拉场戏

更新时间:2024-03-08 01:43

拉场戏是由扮成小旦、小生、小丑等行当表演的传统民间小戏。虽然它固定角色,但仍保持了浓郁的说唱特点和秧歌痕迹。

简介

拉场戏,东北地方剧种,俗称“小落子”,俗名拉场玩艺儿、蹦蹦戏。又叫秧歌戏、人物戏和东北地方戏,它是用二人转曲调演唱的民间小戏。多由一男一女说唱演出,习惯上也称二人转。由于更具有戏曲艺术特色,故称拉场戏。有传统剧目五十多出。

特点介绍

拉场是指三人以上用二人转曲调演唱的民间小戏。人物上场可自报家门、时间、环境都可以随着剧中人物的唱词来变化的,同样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拉场戏和中国其它地方戏曲一样,在艺术手法上是写意的,人物上场可以自报家门,明间、环境都可以随着剧中人物的唱词来变换。如《冯奎卖妻》中从冯家湾到卖人市一路景物都是通过人物的唱词介绍出来的。

种类

拉场戏的种类,从题材内容上划分,有正剧(如《杀江》、故事同京剧《打渔杀家》)、悲剧(旧称“苦戏”,如《冯奎卖妻》)、喜剧(如《拣棉花》、 《小护青员》)和闹剧(如《双拐》)。

从表演上划分,主要有唱功歌舞小戏两大类。前者都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作品以感人肺腑的唱段取胜,唱词是民间抒情诗。后者一般都没有复杂的情节,甚至没有什么戏剧冲突,类似小演唱,如《光荣灯》。

拉场戏与其它民间小戏一样,先是从“两小戏”(小旦、小丑)发展成“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后来也出现了其它行当,象老生(如《杀江》中的肖恩)、老旦(如《三贤》中的婆婆)、武旦(如《寒江关》中的樊梨花)、武丑(如《燕青卖线》中的时迁)、花脸(如《包公赔情》中的包拯)等等。

传统剧目

拉场戏传统剧目有四、五十出,有的来自二人转;有的来自莲花落或十不闲;有的来自民歌、小曲;还有的是从评剧、梆子中移植来的。曲调有板腔全和曲联体两种。前者如《罗裙记》、《回杯记》;后者如《寒江关》、《二大妈探病》等。解放以来,东北三省编演了许多新拉场戏,如《光荣灯》、《全家光荣》、《父女进城》、《新拜年》、《表兄弟》、《要家当》、《新婆媳》、《闹碾房》、《三张彩礼单》、《红杏花开》等等。

经典曲目

回杯记

《回杯记》

改编:王悦恒

编曲:金士贵

导演:王悦恒

首演:韩子平、郑淑云杨丽

1981年获吉林省第二届二人转新剧目评奖推广会剧目综合一等奖。 1982年首次被吉林省电视台拍成电视戏曲片。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排演。

梁祝下山

改编:张震

编曲:金士贵

导演:刘富英

首演:韩子平董玮

1985年获吉林省第六届二人转新剧目评奖推广会剧目综合一等奖。

1986年参加东北三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获表演奖,音乐二等奖。

1990年参加全国曲艺鼓曲唱曲大赛获表演二等奖。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排演。

离婚夫妻

编剧:郭中束

编曲:金士贵

导演:尹兴军

首演:韩子平、董玮

1992年获吉林省第十一届二人转新剧目评奖推广会剧目综合一等奖、编剧一等奖、音乐一等奖、导演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乐队优秀伴奏奖、舞台美术优秀设计奖(张家齐)。

1993年全国首届二人转观摩演出剧目综合一等奖、编剧一等奖、音乐一等奖、导演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乐队伴奏一等奖、灯光优秀设计奖(齐仕明)。

1995年获全国“重钢杯”百优小品电视大赛剧目综合二等奖、优秀创作奖、优秀表演奖。

1992年获全国“文华新节目奖”。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排演。

骂鸭

编剧:段昆伦

编曲:那炳晨、金士贵

导演:刘丰

首演:董连海、周春燕

1992年获全国戏剧小品比赛剧目综合一等奖、剧本一等奖、音乐一等奖、导演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乐队优秀伴奏奖。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排演。

生财有道

编剧:马金萍

编曲:李敏杰

首演:董连海、岳春生、张建华

2000年获吉林省第十五届二人转新剧目评奖推广会剧目综合一等奖、剧本一等奖、音乐一等奖、导演一等奖、表演一等奖、舞台美术优秀设计奖(张家齐)、优秀服装设计奖(王丽娟)。

董连海获四大明丑称号。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排演。

同桌的你

编剧:张庆东

编曲:李敏杰

首演:盛哲、尹维民、徐振武、孙晓丽

2002年获吉林省首届二人转艺术节剧目综合一等奖。

盛哲获吉林省首届二人转“四大名丑”称号。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排演。

县官与太监

编剧:王福义

编曲:李敏杰

首演:董玮、董连海、孙忠宏、张秀娟、闫平、柴宝玉

2002年获吉林省首届二人转艺术节剧目综合一等奖、剧本一等奖、音乐一等奖、导演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优秀服装设计奖(王丽娟)。

董连海获四大明丑称号。。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排演。

村长醉酒

编剧:隋成雁

编曲:金士贵

导演:尹兴军

首演:韩子平、关长荣、李雷

1990年获吉林省第十届二人转新剧目评奖推广会剧目综合一等奖。

1992年参加全国戏剧小品比赛获优秀表演奖(韩子平)。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排演。

相关评价

主要在兴安突泉县境内流行。突泉拉场戏是在东北二人转单出头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以独幕或多幕的形式出现。其所反映的内容多是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事情,以正剧、悲剧、喜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故而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突泉县的老百姓,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几句拉场戏。

多年来,突泉县文工团始终坚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拉场戏的创作和演出活动。1985年以来,这个团足迹踏遍全县的各个村屯乃至全盟的各个旗县市,行程数万公里,

为兴安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99年,由该团创作演出的五场现代拉场戏《荒草滩》,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为兴安盟填补了自治区“五个一”工程戏剧奖的空白。2000年8月,该团代表兴安盟参加全区优秀剧(节)目展演,获二等奖。2001年3—8月间,县文工团又组织了一台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题的拉场戏演出,其中《两枚戒指》、《门当户对》、《四姐妹说多》等剧目受到观众好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