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1 07:17
拔萃女书院建于1860年,由香港圣公会创办。该校是香港一所视野面向国际的女子文法中学。拔萃女书院创校后,一直以政府津贴模式办学,2005年9月后,转为直接资助的模式办学。该校培育具有崇高理想,能够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和民主信念,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生,其办学理念为“ 追求卓越”,力图让学生高效能学习,发挥潜能并乐于终身学习。
英文名称: Diocesan Girls' School
学校
拔萃女书院是中国香港的一所具有国际视野发展的文法学校。在1860年,由香港圣公会创办,成为香港一所提供优质全人教育的女子中学。位於香港九龙佐敦道1号。以补助学校模式运作,英文为教学语言。学校被视为香港最顶尖的学校之一,学生在学术、音乐、体育方面均有成就。学校是G20学校(G20 Schools)之一。拔萃女书院是拔萃女小学的一条龙中学。此外,拔萃女书院是由学校的校董会管理,当中包括不少有才干的行政人士,使该校运作完善,坚守办学宗旨。自创校以来,该校一直是以政府津贴的模式办学,从二零零五年九月开始,以中学一年级为起点,转为直接资助模式办学。
战前
女拔前身为曰字楼女馆,位於港岛般咸道及东边街,由施美夫会督夫人创於1860年。施美夫是维多利亚教区首任会督,被伦敦会属下组织远东女子教育改善协会(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Female Education in the Far East)派往香港。学校起初只收女童。1866年,更名「Diocesan Female School」。1869年,因财困,学校改为华籍女童收容所。同年,改为「曰字楼孤子院」(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男女兼收。
1913年,学校终於迁入九龙现址,之前为一片稻田 。20世纪20年代,学校采用Daily Giving Service的校训。二次大战期间,学校被日军占用,改为宪兵总部。1945年9月,学校重开,Ms. Gibbins任战後首任校长(沦陷期间她被关押於赤柱监狱)。Gibbins一获释,随即渡海,回到校舍,校舍逃过遭洗劫的下场。
20世纪50年代,随著近学校的煤气站的关闭,学校能够扩大校舍。建於爱德华时代的建筑被拆除,新建了三栋校舍,以容纳更多学生。1993年,学校启动了一个大型扩建计划,两栋新校舍分别於1993年与1996年落成。此後,一个新阶段的扩建计划完成,於2007年1月12日正式揭幕。
2005年,学校庆祝其145周年校庆,有关其历史的音乐作品「The DGS Girl」亦於沙田大会堂上演。
为纪念前校长Joyce Symons博士,拔萃女小学以「Daily Giving Joyful Service」为校训。此乃「Daily Giving Service」之变体。
2006年,学校参加直接资助计划。2009年,因旧址工程,学校临时迁到深水埗青山道101号。2011年9月,因工程完成,学校迁回原址。同月,学校附属小学 - 拔萃女小学,迁回佐敦道1号旧址。
1976年,学校为其小学向政府提交一份申请表,及港币1000元「自愿募捐」,以兴建新小学校舍。此举找来不少公众批评,更加大了有关名校收生的争议。时任校长Joyce Symons回应,廉政公署已调查过募捐,而募捐是「无意间」提交的。
争议也促成立法局要求扩充立法局教育界议员席位(Joyce Symons是立法局唯一教育界议员)。
拔萃女书院创办于公元1860年,最初命名为“拔萃女子训练学校”,由首位维多利亚主教史密夫的夫人向多个欧洲团体筹措经费建立,校址位于般咸道及东边街 附近。六年后改名为“拔萃女子学校”。1869年,由于经济困难,学校局限其服务范围,只为孤儿及贫困华籍女子提供教育,直至1878年始获得政府资助。 1913年正式迁往佐敦道校址(佐敦道1号),并于1920年订定“励志扬善”(Daily Giving Service)为校训。
日军占领香港期间,学校曾成为日军宪兵队总部,直至1945年九月始重新开放。五十年代学校相继兴建三座大楼以容纳人数不断增加之学生。
鉴于有提升小学及中学设施的需要,校董会决定作大型的扩建计划,分别于1993年及1996年落成两座新翼校舍,使学校设施更趋完善。
拔萃女书院於2008年实施校园重建计划,暂搬到位于深水埗青山道101号的临时校舍,待2011年9月,新校舍建成後菜。
拔萃女书院目前共有五个社堂,分别以历任校长命名。
社堂制度於1946年由当时的校长Ms. Hurrell引进,当时设有四个社堂,分别为Skipton、Sawyer、Gibbins和Smith(纪念施美夫会督夫人Lydia Smith)。
1951年,Mr. Hurrell辞职返英,Smith House不久易名Hurrell House。
1985年,校长西门士夫人退休後,校方设立第五个社堂,作为纪念。
自1899年以来的英国及混血裔校长中,只有Ms. Ferguson尚未有命名的社堂。Ms. Ferguson在任四年,定下校训,1925年病逝於任上。
由於重建前拔萃女书院及拔萃女小学位於佐敦的校园不敷应用,校方於2007年决定全面重建佐敦校园,以提供更多的教室、活动室及教学设施,容纳因中小学结龙後增加的班别。
整个重建项目最终在2009年4月、即学校复活节假期後开始,经过2年时间後,并於2011年9月1日启用,作为该校150周年校庆的其中一项庆祝活动。在重建期间,拔萃女书院和拔萃女小学的师生分别迁往位於深水埗及将军澳的临时校舍上课。校方把整个耗资近6亿港元的重建计划命名为「卓越菁莪」,当中中学部造价3.8亿元,政府资助2亿元,小学的造价则为2.1亿元,政府资助1.6亿元。因应整个重建计划耗资庞大,校方启动了一名为「DGS任务」的筹款计划,举办抽奖销售、校庆晚宴、步行筹款等各式活动筹款以支持重建所需的费用。
然而,在校方提出重建计划的时候,曾经遭受大批旧生的反对,认为破坏了学校悠久的历史、以及认为旧楼设备精良,足以容纳所有的课堂进行。因而旧生们在重建计划的初段曾成立各种团体,以及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作出抗议。
因为学校土地面积不足,学校的建筑师决定在将大量不需要日光照射的设施迁移至校园14米高的基座,以腾出空间在基座再兴建教学大楼。此外,中小学的教学大楼采用十字架式的布局,一方面争取更多的空间兴建附属设施,另一方面亦让教学大楼课室的景观更加开扬,避免在新校园造成压迫感。
新校园主建筑共有十层,校园总面积由重建前的1.6万平方米增至4.4万平方米。中、小学共设有60个课室、25米游泳训练池、1,400座位大演奏厅、 300人小教堂、田径训练场等一般学校不常见的设施。由於考虑到中、小学部是独立营运的关系,两校的大门分别一如以往地设於佐敦道及加士居道。不过,为了显示两校紧密的关系,新校园的教学大楼中央设一名为「学习的阶梯」的楼梯,楼梯,从校园3楼的教学大楼入口贯穿各层直至8楼。
因应新校舍面积较大,校方将之分开为六部分管理,分别为:
1. 小学部教学大楼(NEW JUNIOR SCHOOL CLASSROOM WING)
2. 小学部礼堂大楼(NEW JUNIOR SCHOOL ASSEMBLY WING)
3. 中学部大楼(NEW SYMONS WING & GIBBINS WING)
4. 中学部礼堂大楼(NEW ASSEMBLY HALL WING)
5. 赛马会楼(JOCKEY CLUB WING)
6. 礼拜堂大楼 (NEW SCHOOL CHAPEL)
重建後的校园设有以下的新设的设施(部分):
拔萃女广场及旧生花园
自从拔萃女书院创校以来,该校位於佐敦道入口的一小片空地一直都是校园举办活动的地方。在重建新大楼的过程中,建筑师将有关的空地加以扩大,禁止车辆驶进,并广植林木。与重建前不同的是,重建後的广场更需担当连接地面佐敦道正门入口至3楼教学大楼入口的角色,因此建筑师在入口兴建了斜台和楼梯到达二楼的广场,并在广场的另一边兴建通往3楼教学大楼入口的楼梯,以提升广场的可达度。而位处广场下层的一楼花园,则被命名为旧生花园(DOGA Place),展出学校的历史文物。
西门氏夫人:前校长及立法局议员
何杨展翘:油麻地小轮公司总监、市政局委任议员,九龙城区议会委任议员,何鸿銮夫人
霍罗兆贞:前卫生福利局局长
黄钱其濂:前卫生福利司、前立法局议员
毛妹 : 芭蕾舞蹈家
蔡洁如:粤港合作统筹小组组长
任咏华 : 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任咏华, 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妇女与科学奖得主
郑汝桦 :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
雷怡晖:雷瑞德家族後人及公关
莫文蔚:艺人
何韵诗:歌手
袁安愉:高伟绅律师行律师
黄丹仪: 作曲人、监制及歌手
孙泳恩:1973年香港小姐
徐咏璇:香港大学发展及校友事务部总监
蔡晓慧:前香港游泳代表
施幸余:香港游泳代表
林学华:金鹰证券董事
孙慧(傅明宪): 前艺人
夏嘉懋:时装设计师
何志恩: 时装设计师
程文辉:社会福利署第一位失明社工(已殁)
谈美琪:无线新闻记者、主播
王迪诗:香港作家
郭妤浅:唐英年配偶
麦明诗:2015年香港小姐冠军
庞卓欣:2015年香港小姐亚军
Verse 1
Our Father, by whose servants
Our house was built of old,
Whose hand hath crowned her children
With blessings manifold,
For thine unfailing mercies
Far-strewn along our way,
With all who passed before us,
We praise thy name to-day.
Verse 2
The changeful years unresting
Their silent course have sped,
New comrades ever bringing
In comrades' steps to tread;
And some are long forgotten,
Long spent their hopes and fears;
Safe rest they in thy keeping,
Who changest not with years.
Verse 3
They reap not where they laboured,
We reap what they have sown;
Our harvest may be garnered
By ages yet unknown.
The days of old have dowered us
With gifts beyond all praise:
Our Father, make us faithful
To serve the coming days.
Verse 4
Before us and beside us,
Still holden in thine hand,
A cloud unseen of witness,
Our elder comrades stand:
One family unbroken,
We join, with one acclaim,
One heart, one voice uplifting,
To glorify thy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