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7 01:45
拜伦龙是一种发现于蒙古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属于较进步的伤齿龙类,其体长约为1.5米左右,其生存年代为晚白垩世。拜伦龙拥有相对于身体较大的脑颅,且其双目视觉具有较大的重叠,是一种机敏的小恐龙。古生物学家曾在葬火龙的蛋与胚胎化石附近发现过拜伦龙的胚胎化石。目前尚不清楚到底是拜伦龙的寄生行为,即把蛋产在了葬火龙的蛋窝中让葬火龙“帮助”照顾(类似于现生杜鹃的寄生行为),还是葬火龙会捕食伤齿龙类的胚胎来喂养自己的宝宝。
拜伦龙的种名和属名来源于蒙古科学院—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考察的资助者拜伦·杰夫。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恐龙意在感谢他对考察的赞助。
目前算上最近被归入到拜伦龙的两件幼体标本,共有4件拜伦龙的标本被发表出来。两件幼体标本的归属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正型标本:IGM 100/983,保存了不完整的头骨和头后骨骼。
归入标本:IGM 100/984,一段吻部化石。
归入标本:IGM 100/972和IGM 100/974,为两件幼体化石的头骨。
拜伦龙具有以下特征组合与其它兽脚类恐龙相区别:上下颌前端具有紧密排列的数量较多的牙齿。上颌骨参与了外鼻孔后缘的构成。脑颅第五脑神经孔下方有一非常发达的脊(otosphenoidal crest)。齿骨的外侧面观基本呈一个三角形,其外表面有一系列排列在沟中的滋养孔。泪骨具有极度加长的前突,位于眶前窝的背侧。牙齿的近中脊和远中脊都缺乏锯齿。上颌孔和眶前窗之间具有一个非常宽的骨质间隔,且该骨质间隔在整个背腹向延伸的过程中没有插入到上颌骨的内侧。鼻腔与眶前窗之间通过上颌孔与眶前窗之间的骨质间隔内的一个通道相连。上颌骨贴近腹缘的位置有一条沟,与齿列几乎平行,里面有很多小滋养孔。
近期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拜伦龙属于较进步的伤齿龙类,其系统发育位置相对于寐龙,金凤鸟,中国猎龙和曲鼻龙更为进步,而较伤齿龙,蜥鸟龙原始。
伤齿龙类普遍具有相对较大的脑部,和较好的双目视觉,这使得很多古生物学家默认它们是天生的猎手。然而,和典型的肉食性恐龙相比,伤齿龙类也具有一些不太相同的特征。如典型的肉食性恐龙的牙具有细密的小锯齿。典型的伤齿龙类的牙齿虽然也有锯齿,但是这些锯齿过大,并且锯齿间隙也非常大。除此之外,如拜伦龙等其它伤齿龙类的牙齿没有锯齿。没有锯齿的牙会降低切割肉类的效率,因此也有一些研究认为伤齿龙类是植食性或者杂食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牙齿没有锯齿的伤齿龙类是植食性,而牙齿有锯齿的伤齿龙类是肉食性或杂食性。
拜伦龙的胚胎化石起初被归类为伶盗龙,经过后期更详细的形态学对比才把它们归入到拜伦龙。这两枚胚胎化石与一件葬火龙的蛋与胚胎关联的标本被一同发现,说明这两种恐龙的蛋胚胎曾经处于同一个蛋窝内。早期的研究提出了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拜伦龙的寄生行为,将蛋产在葬火龙的蛋窝内,等待葬火龙妈妈帮忙照顾幼崽。第二种解释认为葬火龙捕食了拜伦龙的胚胎用于喂养自己的幼崽。近期的研究在发现这两件胚胎的葬火龙蛋窝附近又找到了一个伤齿龙类的蛋窝,因此另外一种解释认为,这两件胚胎头骨化石就是从另一个窝里冲过去的。至于这三种观点哪种正确,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去验证。毕竟,由于化石证据的有限性,很多基于化石本身得到猜想往往存在多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