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7 21:58
通常,拜师者要有引荐人和担保人,师徒双方签词相应的契约后举行拜师仪式,由新从业者行拜师礼,再由师傅引领拜行业祖师并一一介绍给师兄等。各行各业的拜师礼仪程序大同小异,但也各具行业特点,甚至有入行拜师的行规。
中国拜师习俗的形成主要受儒家传授学术的规制影响,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并由其演化而来。至现代,中国的中医药、传统艺术等行当仍采取拜师从业、传授技能的方式。
收徒和拜师是为了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使学者确有所成。师徒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大都由各行业的行规及特定的契约加以规范、限定。如一般不准各门师傅争带投师学艺者,亦不准学生在从师学习过程中另投他师,以免造成前师费力而后师享其成的情况。有的行业规定,出徒一个才能再招一个,不得同时招收两徒。对学徒有许多规定。如典当业学徒名为“学生”,每日不仅要例行早挂当幌、晚摘当幌、倒便桶尿壶等杂务,还要学习典当行特定的《当字谱》和《当谱》,并不得随意外出和省亲,违规者要受相应惩罚。这种学徒规约制度在封建社会受法律保护。日本等国的有些传统行当也存在类似的拜师学艺习俗。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手工业、商业行会组织的规约中,也往往对收学徒、拜师授徒以及师徒义务等规定出相应的制度。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三个程序。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明朝,孟津县出了个姓陈的都堂,关于他居官拜师的传说,流传至今。
陈都堂原名小黑,家住老城西北陈河村。他自幼丧父,依母打柴为生,很想读书。这一天,他在县城卖完柴往回走时,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不由自主地走进去扒着窗台往里张望。只见一位银须飘然的老先生正给十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孩讲书,听着听着入了迷。突然,从里面冲出几个富家子弟,把他团团围住,幸亏那位老先生赶来制止,他才得以脱身。
老先生把他带到屋里,他诉说了自己的家世及想读书的心愿。老先生很是感动,便收他作学生,不仅免了学费还资助笔墨纸砚,又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陈栋才。陈栋才心疼他母亲有病,自己就在鸡叫时起床,亲自做些稀粥吃,怀里塞上两个中午吃的菜团,便匆匆赶到学堂读书。课余时间仍打柴卖柴。他非常敬重先生,常常抽空帮先生挑水、推磨,先生见他勤快好学,尽心尽意教他。
转眼四年过去,他母亲的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只好回家侍奉。夜里,待母亲安歇之后,自己挑灯苦读。有了疑难问题,就找先生请教。又过了几年,恰逢大比之年,他背着干粮上京赶考了。不久,便传来消息:“孟津县的陈栋才考中头名状元啦!”接着又是一个消息:“状元爷被皇上封为都堂,即日就要归乡省亲”。
这下把县官忙坏了,一面下令全城百姓一律到大街迎接都堂大人,一面派人四处打听都堂的亲属。不久公差回话说,都堂的老母亲去年才病逝,现在家中无人,县官不由纳闷:这可“省”哪们子“亲”呀!
再说老先生一听到这个消息,不由暗自欢喜。可他转念一想:慢!万一他身居高位,忘了昔日,那岂不讨个没趣?待我试他一试!主意一定,便关上大门,装起病来。
不一会儿,两个公差骂骂咧咧地闯进来赶他到大街上迎都堂。他推说有病起不了床,两个公差正要发作,忽听门外一声喊:“都堂大人到!”
公差闻声跑了出去,老人不慌不忙地下了床。一手掂只袜子,一手拄根拐棍。刚一出门,只见陈栋才身着官服,头戴乌纱,被一群人簇拥着,好不威风!老人探身说道:“不知大人光临,有失远迎,望大人恕罪……”
“恩师,快别这样说了!”陈都堂打断老人的话,迎上前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下。县官及周围的人一看势头不对,也都扑扑腾腾跪了一地。
老人急忙拉住说道:“都堂请起!都堂请起!”陈都堂则说:“恩师不唤学生名字,学生实不敢起。”
老人呵呵一笑说:“好啦!栋才请起,各位都起来吧。栋才,看来你还没忘记昔日,这就对了!这样才能身居高官,时时体恤黎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