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

更新时间:2024-06-27 11:37

择校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选择上一所好的学校。这种现象在小升初中显得尤其突出。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加电脑排位在本区上高中,都希望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这样就造成了北京的海淀西城等区教育水平比较高的重点初中校成为择校的热门,例如人大附、清华附、北大附、实验中学、四中、七中、三帆等。

择校由来

自1993年以来,大中城市的“择校”潮 一浪高过一浪。愈演愈烈的择校潮甚至培育了一个很不规范的“地下教育市场”,从而对义务教育阶段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了冲击,甚至被人称为义务教育的虚无化。目前的择校,实质上是教育消费价格双轨制的市场价, 择校现象属社会越轨行为。造成这一行为的社会根源在于沉重的就业压力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促使人们竞相追逐优质教育机会。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和社会收入差距的明显拉大,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使择校、高收费成为可能和必然,而城市公用事业的改善,为择校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概念解释

招收一百多人,来报名的就两三千的情况在这些重点中学非常常见,有的家长在小升初期间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重点中学的测试地点。还有的家长甚至花费巨额择校费或者不惜通过买房调户口等非常规手段让孩子上到心仪的学校,并且每天花费很长时间来回接送。

择校原因

就在我们周围,一场小学升初中的择校大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围绕择校开办的奥数班、特长班等各类“培优班”也照旧红火。更令人惊讶的是,择校风甚至波及到了幼儿园,使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

如此择校热的背后,有家庭和社会教育观念、成才标准的问题,而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毋庸讳言,在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一些地方,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多年来采取的“效率优先”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造成的。

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原因:

1、家长的角度: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和孩子对高质量教育需求增长,每位家长都希望子女通过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日后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境地。

2、社会的角度:优质基础教育与高中后教育的供给规模和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差距过大,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期望值普遍提高,且对一些学校还不满意、不信任,致使家长把视点放在办学条件好、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另外,在办学机制上,由于国家从师资到生源,都向重点学校倾斜,致使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中考、高考升学率和办学条件差距明显拉大。这种由师资和生源导致的不平衡,是“择校”现象日趋严重的另一个因素。

3、学校的角度:目前有的城区中学办学条件和水平差距过大,而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一些中学希望收取“择校”费来补充办学经费,这也是“择校”经久不衰的一个原因。

择校标准

择校: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选择上一所好的学校。这种现象在小升初中显得尤其突出。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加电脑派位在本区上初(高)中,都希望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这样就造成了北京的海淀西城等区教育水平比较高的重点初中校成为择校的热门,例如人大附、清华附、北大附、实验中学、四中、八中、三帆等。对于有些重点校,会出现学校只招收一百多人 ,来报名的就两三千的情况,而且很多重点校之间报名测试的时间会冲突,就出现了家长在小升初期间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重点中学的测试地点。

那么北京众多重点中学,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学校,什么的学校是好学校,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我们将中学分为五档:

A类名校:人大附中、西城实验中学、北京四中

B类市重点:海淀区——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01中。首师大附中、十一学校

西城区——三帆中学、八中、十三中分校

东城区——五中、二中、景山学校

朝阳区——八十中、陈经纶中学分校(陈经纶中学初中所在)、朝阳外国语学校

宣武区——师大附中

崇文区——文汇中学(汇文中学初中所在)

丰台区——北京十二中分校(十二中初中所在)

顺义区——牛栏山一中分校(牛栏山一中初中所在)

C类区重点:海淀区——人大附中分校、理工附中、八一中学、交大附中

西城区——三十五中、铁二中、161中、西城外国语学校

东城区——171中学、166中学

D类较好中学(民办公助及派位校):海淀区——中关村中学、北达资源、师达中学、教师进修学校育英中学理工附中分校,北航附中。北医附中。

E类中学——派位校

其次,必须依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跨两个批次选择。

再次,同等情况下考虑离家的远近,如果路途遥远,那么在路上将浪费极多的时间。

解决办法

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消除人为扩大学校差距的做法,才能真正从源头上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

1、全面落实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手段。当前,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分,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但毕竟重点学校的优势地位已经形成,教育差距客观存在,要想消除重点与非重点的差别绝非一日之功。当务之急是要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特别注重对薄弱学校的扶持,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做到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

2、加快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努力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择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择师”,因此,加快推进教师交流制度的建立,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是解决“择校”问题的关键环节。随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实,特别是随着教师管理权限上收到县(市、区),为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教师交流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3、积极探索招生方式改革,有效发挥政策调节与导向功能。为体现义务教育公平、公正原则,缓解“择校”压力,在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招生原则的基础上,改变单纯依靠“电脑派位”的做法,积极探索和完善优质初中的招生方式改革。鉴于高中招生方式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将会产生直接影响,有必要继续关注高中招生方式的改革试验,鼓励将优质高中的部分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初中学校,淡化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

(1)初中招生指标按比例分配。部分地区设计将办得较好的初中的全部招生指标或部分招生指标,根据小学在校生人数,按比例分配给附近的各个小学,完善选送程序,增加透明度,实行社会监督。

(2)高中招生指标与初中办学水平挂钩。高中通过推行升学指标分配与初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挂钩的办法,逐步减少择优比例,扩大定向分配生的比例,以此改善薄弱学校的生源状况,淡化考试竞争,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随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法制环境和政策背景下,逐步化解义务教育的“择校”矛盾迎来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本解决“择校”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如何刹住择校风

“治理‘择校风’,铜陵市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关键在于树立教育均衡化理念,让每一所学校都均衡发展。百姓无需择校,择校腐败便无空可钻。”铜陵市教育局局长金燕说。

铜陵市主要通过三项措施推进教育均衡化,消除“择校风”。

1、优质高中入学指标平均分配到各初中。

高中是具有选拔性质的教育阶段。铜陵市每年有1万名初中生毕业,优质高中的招生数在2000名左右。

从1997年开始,铜陵市每年将一定比例的优质高中入学指标,按照每所初中的招生量平均分配到各初中。分配比例从40%逐年提高到今年的60%,明年有可能提高到70%。

早在1987年铜陵市就率先在安徽省取消了重点初中、重点小学,取消了全市统一的小学毕业升学考试,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全部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政策,让弱校优质生源不流失。

“这是消除择校风的一项关键措施。指标平均分配意味着每所初中每年都有固定比例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优质高中,从根本上消除了家长的择校心理。”铜陵市教育局局长金燕说。

2、整并学校,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从1994年起,铜陵市抓住教育结构调整和城区改造的有利时机,对全市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先后合并了6所职业中学,建成职业技术学院,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

对普通中学的改革同样大刀阔斧,有65年历史的铜陵市一中被整体搬迁,由原来30个班级的完全中学,拆分整合成为60个班规模的现代化高中,使全市高中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了近一倍。

根据市区居住人口的变化,铜陵市先后撤并了10多所生源少、基础薄弱的学校,在市内人群密集区新建了5所中小学,改造和扩建了17所学校,满足了区域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服务半径内就学的需要,为教育均衡创造了前提条件。

3、扶持弱校:实现教育均衡的关键

10年来,铜陵市坚持教育资金向弱校倾销的教育投入政策。据统计,近年来用于薄弱学校建设投入达1.5亿元,扩大弱校校园面积1150亩;新建教学楼、实验楼等4万多平方米。

择校问题

“择校”热带来的问题和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

其一,公办学校间的“择校”违背了义务教育公平原则,阻碍了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择校”引发的生源不正常流动,使招生计划无法落实。“择校”使热门中学班额过大或扩班,造成教育资源紧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二,“择校”引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规范的办学行为。一些学校为了多收“择校”生或不失去“好生”,将一部分“优生”集中起来编入快班,配备好教师进行“因材施教”,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有一些学校为了“应试”,提高知名度,不执行课程计划,削弱德育和音、体、美、劳等学科,任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其三,“择校”进一步拉大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级生源和经济收入的差距,直接挫伤了非重点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加剧了一批基础薄弱学校的办学困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