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楼

更新时间:2021-04-01 17:19

拱北楼建于唐朝,历经宋、明、清朝几代几经重修,因楼上有唯一存世的元代“铜壶滴漏”计时器而著称,1918年因扩建马路而拆除。

简介

拱北楼最早建于906年(唐天佑3年),当时取名“象阙”,俗称清海军楼。宋淳佑四年时被改为“双门”,“双门底”由此得名。明洪武七年,“双门底”重建,改名“拱北楼”。 拱北楼有双门拱,故在清代街名唤“双门底”。据史书的记载,从唐宋以后,该楼一直作为军事岗哨作用,从元代起增加了一个功能,安放着一座“铜壶滴漏”计时器,有专人负责打更报时,从此拱北楼的报更钟声陪伴城内居民数百年。此漏壶是中国现存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计时器,于1316年(元延祐三年)铸造,1857年(清咸丰七年)英法联军侵略广州,拱北楼失火,漏壶失落。1860年(咸丰十年),两广总督劳崇光悬赏购得,但“夜天壶”已略有损坏,其盖与“日天壶”、“平水壶”两盖均补铸,“夜天壶”盖上铸有“大清咸丰十年冬月吉日,两广总督劳崇光重修”字样。重修后漏壶置于抚署退思轩。1864年(同治三年),拱北楼重建完成,复置拱北楼原处。1918年,广州拆城筑马路时,又移置于越秀山镇海楼上。1959年,原件调给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广州博物馆陈列的是复制件。

溯源

唐代,广州城区范围很狭小,后来的中山四、五路交界处稍南一点就是南城墙,而大南路口则原是广州旧城的大南门。当时刘隐坐镇广州,嫌广州城狭隘,于是扩建城南,称为新南城。又在旧城前叠石建了一座城楼,取名“象阙”,俗称“清海军楼”。后来刘隐之弟刘龑继位,挖西湖作御花园,将湖石垒至楼下改建成双阙,乃是“双门底”前身。 到了宋代,城区扩大,城墙外移,这座城楼就孤零零地留在城内。后来,清海军楼进行大规模改造,下为门,上为楼,俗称双门,出现“双门底”之称。 元代,一个用铜壶造出的刻漏,是当时中国之最。刻漏摆放在清海军楼上,俗称“铜壶滴漏”(古代的计时器)。楼下挂有牌子用于报时辰,晚上则敲声报更,全城都以此作为标准时间,所以清海军楼亦称“准楼”或“更楼”。

明代,双门底清海军楼重建,改名“拱北楼”。到了1676年(清朝康熙15年),巡抚李士祯再一次重修拱北楼,并亲自为楼题字,牌匾挂于楼上。拱北楼雄伟高耸,巍然屹立于城南,可以把羊城景物尽收眼底。清末时,广州商业大发展,城墙令交通不便,于是拆城墙筑马路。

明清以来,双门北段大街称“双门底上街”,南段则称“双门底下街”,双门底后来不断易名成了后来的北京路。当时,这里已经是广州繁华的商业区与文化区,楼馆、书坊、文具和古董店林立,故骚客诗人,文坛学子多驻足在这里。双门底不但日市兴旺,夜市也是灯火辉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兵临珠江之上,在断断续续的炮击中,北京路上的很多商铺受到破坏,拱北楼更是被击毁。1861年(咸丰十一年),拱北楼修复,1864年(同治三年)再重修。1918年,民国拆城墙筑马路时,拱北楼最终还是被拆掉了。

2002年北京路步行街改造过程中,意外地在路面下挖掘出南汉、唐、宋、明、清五朝11层古代路面遗迹和宋代“双阙”楼遗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