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娃娃

更新时间:2024-10-11 14:35

拴娃娃又称抢娃娃,是中国北方古老的传统生育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乡“泥娃娃庙会”的日子,周边的农民每年这天都会到庙会买对泥娃娃带回家,这在当地叫“拴娃娃”,有“祈福、纳祥、求子”的美好寓意。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地的手工制作泥娃娃的历史悠久,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北方许多地区都在这一天举行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其中尤以庙会最盛行。庙会最突出的特色便是摆满集市的各种泥娃娃。一般制作泥娃娃的人家都是祖辈传下的手艺,为了准备大量在庙会上出售的泥娃娃,他们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准备。先是用泥作模,捏成各种形态的娃娃,接着是烧制,最后是上色描绘,有的非常讲究的泥娃娃头上还有头发,梳成各种发型。这一天来赶集的人们一般都要买几个泥娃娃回家。这在当地叫“拴娃娃”,有“祈福、纳祥、求子”的美好寓意。

起源探讨

一般观点多认为拴娃娃的观念之源是泥土造人的远古神话,所谓送子娘娘即民间信仰中的生育之神——女娲。掌握了种植技术的初民视人类来源为极神秘的事,有时会想像人与庄稼一样,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因此人身上含有“土质”。这能够从人出汗时可以搓汗成“泥”的生活经验中得到印证,也是人们在对泥土易于成形的特性的认识中得到的启发,于是就有了女娲用泥土造人的神话。唐李白《上云乐》诗云:“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蒙蒙如沙尘。”正是这种原始的人类生成观的艺术概括。据调查,有些地方的拴娃娃习俗中,还有一项行为未曾形诸笔墨记载,就是求孕妇女还得偷偷地以水吞服泥娃娃生殖器上的粉末,足以说明泥土造人的人类生成观念正是拴娃娃风俗的源头。但也有不少人对此说法表示不敢苟同: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早在先秦就已经广泛流传,隋唐以前的风俗史料上却完全不见类似捏塑泥偶以求生育的记载。从考古发现的大量汉代的“泥车瓦狗”之类的儿童玩具的实物看,当时的泥塑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为什么迄今所能见到的泥人实物的产出时代,却没有超过唐朝以前的呢?这也可以说明,拴娃娃之俗应该别有源头。

有人指出,拴娃娃的原型应是始于唐代的“化生”之俗。唐薛能《三体诗语》引《唐岁时纪事》:“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喉罗’。”可知这种用来求子的男偶原先是用蜡制,其行事方式则是于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把它放在盛有清水的器皿中,谓之“化生”。揣摩“化生”之义,既有期望这个蜡偶能变化孳生为求孕者肚里的男婴之寄托,也是因为蜡有易熔化的特性。至于非得要在七夕行事,又该联系唐人拜月的风俗来考察,唐人拜月多为女子,所拜目的亦多为求偶、乞巧、乞子、盼团圆之类,而在古代神话中,生下十二个月儿的月神常羲(一说就是嫦娥的原型)兼有生殖女神的职司,所以在七夕弄“化生”也就有了托庇月神保佑生男的意味。这种始于唐代的乞子方式,到宋朝时已演变为七夕的岁时风俗事象之一,用来“化生”的男偶也从蜡制改为泥塑,于农历七月初七前便大量上市,如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七夕》记:“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喉罗’。小大甚不一,价亦不廉。”也有叫“磨喝乐”或“巧儿”的,如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称:“磨喝乐,南人目为‘巧儿’,今行在中瓦子后市街、众安桥卖磨喝乐最为旺盛,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据《东京梦华录》卷八等宋代风俗史料称,士庶人家购买这种塑制精美、“价亦不廉”的名叫“摩喉罗”的土偶,并非供小孩当玩具,而是作为“时物”赠送,可知它的用途还是借助月神的赐福而祈生男孩,后世的拴娃娃或送娃娃的风情,自然又是这种“时物追陪”习俗的进一步演变了。

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这种“化生”习俗的源头何在?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云:“七夕节物……泥孩儿号‘摩喉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直不赀……大抵皆中原旧俗也。”这是作者处在南宋临安的方位而言,而《唐岁时纪事》则说这种中原旧俗“本出西域”,所以才会有“摩喉罗”这种带“番”味的名称。有人认为摩喉罗原为佛教神名,称“摩喉罗迦”,亦作“莫呼勒迦”,是梵文Mahoraga的单译,即佛教经义中的“天龙八部”之一,是位人首蛇身的大蟒神,又称“胸行神”。但是大蟒神何以会变成笑容可掬的孩儿形象,与化生求子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很难理解。另一种解释是:摩喉罗乃梵文“罗喉罗”的音译讹传。据《五百弟子本起经》记,罗喉罗是释迦牟尼佛在俗时之子,在母腹中藏了七年,降生于释尊成道之日。释尊成道归来后,罗喉罗跟随出家作沙弥,显示出后来在释尊的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以摩喉罗即罗喉罗的形象作为化生求孕之物,既合结胎母腹之理,又合乞巧七夕之义,大抵可通。但这样一来,拴娃娃的源头就该是佛教传说了。按唐薛能《吴姬》诗云:“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盘弄化生。”略见唐朝时也有在中元节弄化生的行事。查唐人有关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记载,大多将它看作是始于佛教的“释氏兰盆”日;另据明清时人关于拴娃娃习俗的描述,也有从佛寺中“拴”的。凡此均可证明,拴娃娃起始于佛教传说的讲法不无道理。然而,这种观点也有许多不易自圆其说的空白:佛教的原产地区并无化生求孕的风气可供追溯;摩喉罗乃罗喉罗之音译讹传的解释也受到部分佛教研究者的质疑,即使这种解释成立,它的行事时间和方式又怎么会纳入完全是中国本土的七夕拜月乞巧的传统风俗中呢?此外,尽管考古发现的唐宋泥塑玩偶实物已有很多,但迄今还没有一件被确认是“磨喝乐”,这也为辨识其原型究竟是不是神佛造像而带来了困难。为此,也有人推测所谓“摩喉罗”不过是唐朝时从西域传来的一种蜡制玩具的名称,因体质轻巧,可以浮在水上,遂被时人在七夕乞巧中借用,并以浮水时的某种状态作为“宜男之兆”,惟此种俗信当别有观念支配,与佛教传说没有关系。

还有人认为拴娃娃习俗源起于明代中叶崇信道教的热潮,特别是王母娘娘、泰山娘娘(碧霞元君)、金花娘娘、天后娘娘等一系列女神宫观的兴筑和拓建,其形象塑造和事迹神通均从世俗生活中来,遂有“送子”、“保生”等法力附会其身,拴娃娃的习俗就是从这类传说中产生并流传开来的。综观各地方志史料中关于拴娃娃之俗的记载,有时间可考者基本不前于明代,除了早已东土化的“观音娘娘”外,所谓“娘娘庙”多属道教的神祇系统,足资佐证。至于有些佛寺也有拴娃娃的活动,可能与投俗信所好有关,同佛教本身的经义或传说则毫无关系。

从上述诸说可知,拴娃娃的源头何在,的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与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祈子心态乃至时代思潮等,似乎都有牵丝攀藤的关系,惟各家说法所引资料的相互之间是否有传承或演变的联系,尤属欲溯其“源”必先辨其“流”的关键所在。看来这一谜底的解开,还有待作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

传承

在天津,现设在天后宫内民俗博物馆的民间习俗展室中还陈列着当年的“娃娃大哥”和“娃娃大爷”。它的形成与专以求子、保子为主题的天后崇拜有关。天后宫的道士们准备了大量的泥娃娃,均是手艺人所塑,一个个活泼俊俏,神态各异。凡来求子的妇女在许愿供奉之后,来到“娃娃山”,相中哪个小泥娃,就用一根红绒绳系在脖颈上,偷偷带回家中,据说半夜便可投胎,十分灵验。天津的民间唱本《拴娃娃》中具体描述了刘二姐拴娃娃的过程和心理:“刘家二姐闷坐鼓楼,手托香腮一阵好发愁,思想起来过门六个月,夫妻和和美美度春秋。常言道,草留根,人留后,到老无儿事事忧,听人说送子娘娘有灵验,何不去娘娘宫里把头叩……二姐来到娃娃山里头,有群小孩推牌九,有群小孩打跟头,歪毛、淘气生来俊秀,个个都让二姐爱不够,二姐上前把个娃娃捧在手,先叫儿啊又叫肉,你只管跟妈往家走,吃喝穿戴全济你,甭问咱家底厚不厚,儿呀儿,肉呀肉,你三更半夜把胎投!”如果以后真生了个儿子,这个泥娃就被尊为大哥,生的小孩叫老二,因此天津排行第二的人特别多。随着岁月的流逝,还要到泥人铺里去“洗娃娃”,所谓“洗”,就是由手艺人上泥娃改塑为“娃娃大哥”甚至“娃娃大爷”,给它添个眼镜、毡帽、胡须、长袍马褂等。

山东胶东有的地方到土地庙去抢娃娃,娃娃是纸扎的,更多的地方是拴泥塑的娃娃。山东聊城有娘娘庙、观音庙,案前也有许多泥娃娃,或坐,或爬,或跳舞状。皆男性,有“小鸡儿”(男根)。不育妇女来求子时,选一个“好看”的泥娃娃,以红线拴住脖子,“随即把娃娃的‘小鸡’掐下来,带回家喝口水把它吃下,这便认为把娃娃给拴来了。如果从此怀了孕生下孩子,便说是蒙菩萨奶奶赐给的。”

河南淮阳三月三时,已婚未育妇女要在庙会上买几件泥娃娃,供在人祖奶奶(女娲)像前,或者挂在人祖奶奶身上,称“拴娃娃”。认为这样妇女生的孩子才健康。

河北张家口有一个乞儿山,供有娘娘神,不育妇女在春天求子时,也要从山上讨一两个泥或磁娃娃。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引安徽《寿春岁时纪》云:“三月十五日,烧四顶山香,山在八公山东北,离城厢约七里余,山上有庙宇数十间,塑女神曰碧霞天(元)君,俗呼为泰山奶奶。奶奶殿侧有一殿,亦塑一女神,俗呼曰‘送子娘娘’。庙祝多买泥孩置佛座上,供人抱取,使香火道人守之,凡见抱取泥孩者,必向之索钱,谓之‘喜钱’。抱泥孩者,谓之‘偷子’。若偷子之人果以神助者而子,则须更买泥孩,为之披红挂彩,鼓乐而送之原处,谓之‘还子’。”值得注意的是,民俗中的求子风俗,早已进入了戏曲。

民国《续安阳县志》记载一首题为《拴娃娃》的民歌:“一个大姐三十九,十月十五(嫁期也)有盼头。手拿金缕线,走到娃娃殿,进去娃娃殿,先拴娃娃头。孩儿啦孩儿,随娘走,咱住东庄大西头。高门台,起门楼,门东边狼牙村,门西边流水沟,一个狂犬不下口。你娘住的三间堂楼上,鸳鸯席子鸳鸯炕,你爹枕的兔儿龙吃草,你娘枕的狮子滚绣球。烧饼麻糖尽孩儿吃,羊肉包的顺嘴流;铃儿八仙帽,还有大虎头。”(注48)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山东梆子有传统剧目《拴娃娃》,叙结婚五年没生孩子的于二姐和半百无子的刘庆图,都偷偷到娘娘庙里拴娃娃,两人碰巧拴了同一个娃娃,引起了一场可笑的争执。

演变

拴娃娃的民俗事象如今已经少见,但其变体形式则依然盛行:许多新婚人家往往要在洞房婚床上放一个塑料制作的裸体小男偶,隐藏在其中的求嗣心态则与拴娃娃一脉相承。

据新华社消息:滨州(山东),2011年3月6日 二月二庙会“拴娃娃” 3月6日,人们在“泥娃娃庙会”上选购泥娃娃。当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是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乡“泥娃娃庙会”的日子,周边的农民每年这天都会到庙会买对泥娃娃带回家,这在当地叫“拴娃娃”,有“祈福、纳祥、求子”的美好寓意。当地手工制作泥娃娃的历史悠久,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社发(董乃德 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