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槭

更新时间:2024-09-25 09:13

挪威槭(学名:Acer platanoides L.)是槭树科槭属植物,高大彩叶乔木,株高9-12米,属落叶乔木。叶片5裂,叶形秀丽,是夏季良好的遮荫树。早春开花,花黄绿色,伞状花序,秋季叶色按品种不同可以分为金黄、橙红、酱紫、紫红等色。树冠卵圆形。枝条粗壮,树皮表面有细长的条纹。

形态特征

高大彩叶乔木,株高9-12米,属落叶乔木叶片5裂,叶形秀丽,是夏季良好的遮荫树。早春开花,花黄绿色,伞状花序,秋季叶色按品种不同可以分为金黄、橙红、酱紫、紫红等色。被世界列为优良行道树种。树冠卵圆形。枝条粗壮,树皮表面有细长的条纹。

生长环境

挪威槭在欧洲原产地生长于1400米以下针叶林和混合落叶林中,以小群体或个体生长,很少在纯林中生长。性喜温凉气候,喜酸性土,在肥沃有机土壤、腐殖质丰富、土壤深厚处生长旺盛;较其他槭树更适应干燥、 高温和碱性土壤,且耐寒性强,可耐-40℃低温。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前南斯拉夫共和国、摩尔多瓦、摩纳哥、黑山、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欧洲地区)、圣马力诺、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亚洲地区)、乌克兰。

中国可在北至辽宁南部,南至江苏、安徽、湖北等区域内生长;上海、北京等地均有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种子采集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挪威槭的种子每年在10月果实成熟,采收后可直接播种或干藏。为保存种子,一般干燥种子,其含水量10-12%,0-5℃低温下可保存2-3年。普通干藏不可超过1年。

种子处理

挪威槭种子为翅果,1.1万粒/千克,催芽采用层积催芽法。国内已有相关的报道,即首先剥除挪威槭种子的外壳,再用温度为25℃的水浸种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然后用1-3目的蛭石与种子混合,混合比例为蛭石:种子=3:1,再放入调节剂,调节剂的用量为剥除外壳后种子重量的0.5-1%;将蛭石与种子混合物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并放入2-5℃的冰箱中保存,20天后开始观察种子是否有裂口,每3天观察1次,当种子中的1/3有裂口时,用于播种、发芽。此技术可操作性强、易操作;受外界气候因素影响小,整年都可以进行;发芽周期短,一般为26天,发芽率为58%以上。

播种方法

播种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播种。一般采用直播,也可采用苗床弓棚催芽育苗,后者播种种子发芽早,苗木出苗整齐,年高生长量明显增加。苗床弓棚育苗具体方法是:首先在苗圃附近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用砖砌成1个高25厘米,长2米、宽1米的苗床,中间填充基质,一般蛭石:泥炭土=1:2的混合体为宜,再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种子不宜撒的过厚,以免影响种子呼吸,阻碍发芽。播种后覆土厚2-3厘米,均匀淋水,然后盖膜,做到苗床平整、湿润。棚内放置温度计,注意监测棚内温度,使温度保持在15-25℃。若棚内温度超过30℃就应两端开棚透气。定期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当种子大多数已发芽,且幼苗高度达8-10厘米即可出棚移栽。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移栽苗圃地应该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疏松、 深厚肥沃的地段。苗圃地事先经过精耕细作,整地做床,做到床面平整、土壤细碎。挪威槭宜做深沟高床,结合整地施适量有机肥,以培育优质壮苗。

栽植抚育:栽植行距为40-50厘米、株距为20-30厘米,栽后浇水,并进行常规土壤水肥管理。苗木移植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芽萌动前进行,易成活,大苗移植无需带土球。幼苗移栽后要进行必要的田间管理,松土、除草、 灌溉、追肥、清沟等。挪威槭根系十分发达,在起苗时要注意尽量少伤根系,以免影响移植成活率。

主要价值

挪威槭是良好的园林景观植物,其树干高耸,枝叶浓密,冠如华盖,浓荫覆地,入秋叶黄色,很有观赏价值。宜栽种在城市公园、街头广场、别墅庭院、道路两旁,也可在湖畔、溪边或草坪上种植。很适宜点缀于亭廊、山石间。并且挪威槭耐修剪,还可盆栽或用作绿篱。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