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5 14:39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心理学上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必然的情绪反应,会给人带来实质性伤害,表现为失望 痛苦 沮丧不安等。挫折易使人消极妥协。挫折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挫折情境,二是挫折认知,三是挫折反应。有关挫折的系统的心理学阐释,包括挫折的含义、内容、形式、原因以及解决挫折的方法等。
1、 [knock]: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
2、 [jolt]:遭到失败。
例:主张进化的论点遭到严重的挫折。
3、 [frustration;setback]:失利。
例:残酷的挫折使他逐渐丧失了信心。
汉桓宽《盐铁论·诛秦》:“控弦之民,旃裘之长,莫不沮胆,挫折远遁。”
1. 失利,失败困难。
①汉桓宽《盐铁论·诛秦》:“控弦之民,旃裘之长,莫不沮胆,挫折远遁。”
②《东观汉记·耿弇传》:“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
③《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
⑤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却说犬戎自到镐京扰乱一番,识熟了中国的道路,虽则被诸侯驱逐出城,其锋未曾挫折,又自谓劳而无功,心怀怨恨。遂大起戎兵,侵占周疆,岐、丰之地,半为戎有。”
⑥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2. 折断,摧折,损伤。
②明康海《香罗带·离思》套曲:“便做挫折金针,也解不得我愁肠千万结。”
③《杨家将》第三十回:“被吾打破三阵,已挫折其锐气矣!”
④茅盾《子夜》十七:“在公债方面,他们尚未挫折锐气。”。
3. 屈服。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 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终不挫折。”
4. 凌辱。
①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古者大臣……有大罪北面跪而自裁,上不使人挫折而刑之。”
③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秋菱正因金桂近日每每地挫折他,不知何意,百般竭力挽回。”
挫折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挫折情境,即指对人们的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
二是挫折认知,即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三是挫折反应,即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一般来说,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轻微。但是,只有当挫折情境被主体所感知时,才会在个体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如果出现了挫折情境,而个体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并不认为很严重,那么,也不会产生挫折反应,或者只产生轻微的挫折反应。因此,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
挫折反应和感受是形成挫折的重要方面,个体受挫与否,是由当事人对自己的动机、目标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认识、评价和感受来判断的。对某人构成挫折的情境和事件,对另一人不一定构成挫折,这就是个体感受的差异。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