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1 14:11
挽郎是汉语词语,拼音wǎn láng,意思是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少年人。流行于魏晋至唐期间。
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少年人,一般是指为皇帝、皇后、妃嫔、亲王等级别的人出殡时引柩唱挽的少年人。
《晋书·礼志中》:“ 成帝 咸康 七年,皇后 杜氏 崩……有司又奏,依旧选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为挽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 育长亦在其中。”
宋·苏轼 《艾子杂说》:“挽郎乃死者之导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李娃传》,言荥阳巨族之子溺于长安倡女李娃 ,贫病困顿,至流落为挽郎。”
唐穆宗《景陵优劳德音》:“其挽郎,放出身后,七选许集。”
挽郎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参与治丧活动,却是天赐的入仕当官的机会。
未知出于何种考虑,担当挽郎之人通常要求男性青少年充任,所以叫挽郎,表示了年龄和性别上的限制。至少是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的规矩吧,凡皇帝、皇后或太子、亲王这个级别的人死了,官府都要在六品以上的贵族子弟中,挑选一批人进行做表情、走步子、唱挽歌的培训,大抵以形容哀戚、步履沉重和音调哀远为合格标准。最终经礼部考核遴选出规定的人数,充当挽郎。
《晋书·礼志》记,成帝咸康七年(公元341),皇后杜氏病逝,“有司又奏,依旧(例)选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为挽郎。”这是皇后出殡所需挽郎的人数。皇帝呢,翻个倍,《世说新语·纰漏》记“(南朝宋)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
选上挽郎的实惠,当然不止治丧期间的包吃包住和免费治装,最重要的是由此便算获得了后备干部即“选人”的身份。俟治丧结束,挽郎的档案材料马上由礼部移交负责组织人事的吏部,转入分配工作和提拔当官的程序。换句话讲,被选上挽郎,就可以当官,这是皇帝让人“抬棺材”的代价。
一部二十四史的人物传记长廊中,有的履历是科举起家,有的是军功起家,也有的是挽郎起家,如北魏史上的名人崔巨伦,其出身就是“以世宗(魏宣武帝)挽郎,除(授)翼州镇北府墨曹参军(《魏书·崔巨伦传》)。
这是一个七品官,放在科举取士的唐宋时代,一个人寒窗苦读多年,侥幸考出个进士,也只是授你一个七品官。所以做官的捷径,莫如抬棺材。
与科第或荐举相比,挽郎入仕的年龄大大降低。十八九岁就中进士的历史上罕闻,十三四岁选上挽郎的却不稀罕,因为挽郎的选拔对象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
比如唐代的赠太洲刺史杨志诚,年仅十三,逢上唐太宗李世民逝世,被选为挽郎,治丧结束即授潞王典签,从此就是吃俸禄的“国家干部”了。按这样的年资熬下去,只要不犯大错误,每三年一次考核,加阶提职一次,二十岁出头便可进五品以上的高干行列了,这对科举出身的官员来说是难以想象的鸿运了。
唐代虽然实行科举选士制度,但在非科举入仕途径中,除军功占有较大比例外,第二位是门荫。门荫入仕途径很多,其中较重要的是斋郎与挽郎。挽郎的充任者“岁数不定。最小的有十三岁,大的也有二十余岁”,挽郎得官容易,况且初任年岁既小,每次授官人数比选取进士还多,自然要引起靠科举博官者的不满。
武则天当政时,就有人上疏称:“今贵戚子弟,例早求官。或龆龀之年,已腰银艾;或童卯之岁,已袭朱紫。千牛,辇脚之徒……少仕则废学,轻试则无才,于其一流,良可惜也(《通典》卷十七)。”所谓“辇脚之徒”,就指挽郎。
为此,也有极少数想争气的官僚子弟,不愿意被人说是靠抬棺材起家的,即使选上了挽郎,也宁肯放弃入仕机遇。如武则天的名相姚崇,本名元崇,曾被选为亲王李弘的挽郎,事后未去吏部注册,而是改名姚崇参加科举,获捷后授濮洲司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