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妹

更新时间:2023-05-10 10:09

广东人对外省人的称呼,捞仔指男性,捞妹指女性。广东人称外省人叫“捞妹”、“捞仔”是一种不好的称呼。就这称呼的事宜,外地人可能是不清楚它原本的意思,就连本地人也不太清楚这种叫法的来源,为何有这种叫法?由何年而起,起源地又在哪里?

涵义

即南方会讲广东话的人对部分不遵守秩序、行为不文明的外省人的称呼。是贬义,一般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嘲笑,也常用在广东人之间。初高中学生尤其泛用。例如:某个人穿了一件不太好看的衣服,另一位朋友就会打趣的说:你好“捞”啊。

发展历史

事由应是在1949年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举南下解放湛江(湛江旧称广州湾,曾为法国殖民地)时,当时枪炮响,时局乱,在城里有不少人失业,湛江解放后,在1950年下半年至51年期间,政府组织起饮食业失业工人搞生产自救,在赤坎区南华广场上(原文具店,今天的天马药房)成立了“工人酒店”,开展了生产自救,当时赤坎埠范围不大,人口也不多,往来人员主要是集中在南华广场九二一路及民主路一带,留守在湛江的解放军部队人员比较多,有的搞垦植开发,市民当时称解放军叫“大军”,大多数是北方人,所讲的话,本地老百姓不懂,市民也没几个会讲普通话的,南与北语言对话不是怎么好沟通,有时对讲互有引起笑话。有一天,“大军”来到“工人酒店”找人问路和想到某个商铺买东西,但店里的工人都不会讲普通话,只有当时在酒店搞业务的吴自伟先生,他见识广,接触人多,稍微能听懂几句北方语,要规范地讲北方话就成了难题。当有北方人来,都是他出面勉强应答,当讲到“老兄”的字句,他自己说得不那么准,走了调,讲成了“捞松”,虽然对北方语的“老兄”与“捞松”的谐音相似,但还是被同事取笑,他曾一度有了外号,也被称为“捞松”。

当时在湛江的大军很有纪律,对本地老百姓也很有礼貌,开口先称呼“老兄”,然后再问要办的事,就是这有礼貌“老兄”的叫称,后被人学讲得生硬不顺,发音不准,变了讲成“捞松”,并闹出了不少笑话,“老兄”变成了“捞松”了,从此以后,本地人把外省人统叫成“捞松妹”,“捞松仔”或“捞松佬”。直到文化大革命后,减少一个松字,便叫成“捞妹”“捞仔”了,这样的称呼是本地方言简称,形容年轻的外地男女、小孩,略带贬义。而“捞松”一词后来在粤语区逐渐流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