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毛草

更新时间:2023-02-07 16:20

掉毛草,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Levl.) Hutch的根皮或全草。分布于我国湖南、广西及西南各省区。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续筋接骨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半身不遂,腰肌劳损,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

入药部位

根皮或全草。

性味

味苦、涩,性温。有大毒。

归经

归肝、脾、肾经。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续筋接骨。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半身不遂,腰肌劳损,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根:15g,全草:50g,泡酒1斤,每服5ml,每日2次。

相关配伍

1、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掉毛草根皮36g,酒500g。泡,每次5毫升,每日2次。(《新编中兽医学》)

2、治骨折:掉毛草根皮,泡酒1500g。每次5毫升,每日2次。(《新编中兽医学》)

使用注意

本品有剧毒,不可多服,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备用。

生理特性

藤本灌木,高1-4米,小枝常具4-5棱,密被棕红色毡毛状毛,老枝无毛。叶薄革质,长方卵形、阔椭圆形或窄卵形,长6-11厘米,宽3-7厘米,大小变化较大,先端长渐尖,短渐尖,偶为急尖而钝,基部圆形、平截或微心形,边缘具极浅疏锯齿,稀具密齿,侧脉5-7对,疏离,在近叶缘处结网,三生脉常与侧脉近垂直,小脉网状,叶面绿色偶被厚粉,叶背常被白粉呈灰白色,偶为绿色;叶柄长1-1.5厘米,常被棕红色密生短毛。圆锥聚伞花序生于小枝上部,呈蝎尾状多次分枝,顶生者最大,有花50朵以上,侧生者较小,花序梗、分枝及小花梗均密被锈色毛;苞片及小苞片细小,被锈色毛;花绿色,直径4-5毫米;萼片近卵圆形;花瓣长圆形或窄卵形;花盘微4裂,雄蕊着生近边缘处,花丝细长,长2-3毫米,花药侧裂;子房具三棱,花柱圆柱状,柱头膨大,椭圆状。翅果多为长方形或近圆形,果翅宽大,长1.2-1.8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平截,内凹或近圆形,基部心形,果体长仅为总长的1/2,宽近占翅的1/4或1/6,窄椭圆线状,直径3-4毫米,中脉明显,侧脉稍短,与中脉密接。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向阳沟边灌木丛或疏林中。分布于我国湖南、广西及西南各省区。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有分枝,略弯曲,粗细不等。栓皮橙黄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纹及横裂隙,易剥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棕灰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棕色或淡黄白色。气微,味涩苦。

药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

2、抗炎作用。

3、免疫抑制作用。

4、抗肿瘤作用。

5、镇静作用。

相关论述

《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湿气流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