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9 12:42
就是排出尿酸。在野外陆龟将水分储存在肾脏里,代谢形成尿酸。当水分摄取不足时,体内的水分一再被循环利用,久而久之,尿酸形成会过高,它会和钙结合,也会与其他有机物质结合(如草酸),形成尿酸结晶(结石)。因此,过多补充钙粉或其他矿物质与尿酸结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水分和蛋白质的摄取量。
排酸与结石的关系:如果你常发现它的排泄物中带有白色或乳白色稠状的尿酸,那就表示它的代谢功能正常,值得高兴。可是一旦发现尿酸已经呈块状或颗粒状时,则得注意它的水分和蛋白质的摄取,预防形成尿酸结石造成尿道堵塞的危险发生。假如你的饲养方法、环境和食物均正常,而它没有排出白色或乳白色稠状的尿酸,也没有其它不良的症状,那就说明尿酸(尿酸盐)通过液态的形式随尿排出,使你无法轻易察觉到。大可不必紧张。
一般结石的初期看不太出来,正常排泄、尿酸呈颗粒状、可能食欲会下降;到了中期,排泄减少、尿酸变少、并且会排出微粒结石或较大结石、食欲会有所减退;到了晚期就会无尿酸、无排泄,食欲明显下降或停食,后肢拖地爬行或少动,严重者死亡。
但有些结石,即使环境、排酸和排便都正常也是无法避免和防范的。不能说这样就不正常,因为毕竟是生命,就和每个人体质都不太相同的关系一样。即便养龟再有规可循,每只龟的状态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但就怕结石排不出来,彻底堵住尿路和泄殖腔,那就糟糕了。所以我们一直建议常泡澡,增强体内的水合作用和低蛋白质的摄取量以及食物的多纤维和多元化,尽量减少结石在体内的逗留时间。
人工饲养下,结石几率的高低跟其生理结构和原生地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易结石的陆龟有:苏卡达、印度星龟、欧洲地区陆龟和地鼠龟类。其它陆龟的结石几率则相对较小。
综合以上观点个人认为,只要正确得当的养龟和看待一些客观上的问题,就用不着“谈石色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