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远嫁

更新时间:2024-04-04 16:03

探春远嫁,是《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探春是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在贾府女儿中排行第三。正册判词和红楼梦曲都预示她将来的命运是远嫁他乡。后四十回写她因南海戡乱而嫁给了海南岛镇海总制周琼家的公子。探佚学者不认同这一写法,转而提出了和番说、王妃说、海外说等说法。

原著叙述

56回正当探春改革时,江南甄家太太奉旨带了三姑娘进宫请安,以甄家事预演贾家事,伏探春奉旨成婚。77回“有官媒婆来求说探春”,60回“昨日有广东的官儿来拜”,71回提到粤海将军邬家的围屏,此广东邬家正是探春婆家。

探春因何远嫁粤海?后四十回正好能释疑。原文不见粤海将军,取而代之的是镇海总制周琼,“琼”字暗示他任职海南。75回贾政道“把我海南带来的扇子取来给两把与宝玉”,接上了周琼、海南、贾政一条线索。

71回南安太妃“身上不快”,来贾府阅人,又特写甄家的围屏。114回在海疆上征剿贼寇、安抚民生的正是安国公、周琼、甄应嘉。证南安之“南”对应南海,“安”对应安国公,“身上不快”对应“海啸”,暗示南海戡乱:原来探春远嫁与南海戡乱有关。

70回“奉旨就着贾政顺路查看赈济回来”,104回因“海疆办理不善”,由江西粮道任上被参回京,证贾政曾负责海疆戡乱的军需及赈济物资供应。镇海总制周琼又是江西节度的亲戚,由此将南安王、安国公、甄应嘉、王子腾、贾政、江西节度、镇海总制(粤海将军)、神武将军冯唐串联起来,组成全书最最重要的政治、军事主线——南海戡乱。

南海戡乱前期局限于海南、越南,后期扩大至岭南闽南。与此相应,镇海总制升级为粤海将军,南海戡乱升级为潢海铁网山起义,格局异常宏大,文思异常精巧。这样一条重中之重的关键线索,若不是曹雪芹亲为,谁能写得来?

粤海将军,从一品,是旗兵的最高长官,称为封疆大臣,独揽粤海军政大权,富贵已极。赵姨娘道:“姑娘,你是要高飞的人了。到了姑爷那边,自然比家里还好,想来你也是愿意的。”(100回)正应了63回“必得贵婿”之谶。

100回贾母洒泪道:“三丫头这一去了,不知三年两年那边可能回家?若再迟了,恐怕我赶不上再见她一面了。”照应“恐哭损残年”;102回“上轿登程,水舟陆车而去”,“于某日到了任所,择了某日吉时,送了你妹子到了海疆,路上风平浪静”,照应“清明涕送江边望”“一帆风雨路三千”。此后贾府蒙难,周琼又在海疆戡乱,音信不通。

114回甄应嘉奉旨安抚海疆,临行前来拜,贾政便托他去周府看望探春。119回探春回京探亲,“见了王夫人形同枯槁,众人眼肿腮红,便也大哭起来……看见惜春道姑打扮,心里很不舒服。又听见宝玉心迷走失,家中多少不顺的事,大家又哭起来”,仍归于悲剧。

探佚观点

在《红楼梦》里,探春远嫁海外做王妃,有多处伏笔和暗示,简述如下:

一、《红楼梦曲·分骨肉》隐探春之结局。起首曰:“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明写水路三千。再细味曲子,字字血、声声泪,分明是探春与家人永诀的口吻。

二、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探春抽了一支签,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这段伏笔,暗示探春将来远嫁海外当王妃。

三、七十回“放风筝”。探春所放的风筝是“软翅子大凤凰”,这无疑暗喻探春将来做王妃。更明显的暗示是这个软翅子大凤凰,被天上另一个“凤凰”绞住,正不可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的风筝绞在一处,随着三家风筝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遥遥都去了”。这一大段描写,暗示探春将来去海外做王妃。

四、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之七“青冢怀古”,是以王昭君出塞比附贾探春远嫁。因为在金陵十二钗中,只有探春的遭际和王昭君最接近。

以上四条,虽说简略,但已能充分证明探春将来远嫁海外做王妃。除《红楼梦》本身证据外,还有一条佐证:舒坤《批本随园诗话》有记:“乾隆五十五、六年间,见有钞本“红楼梦”一书。书中内有皇后,外有王妃……”这段记载,早在1790年左右,此是探春远嫁海外当王妃的有力佐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