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6 17:08
“探测器”计划是为苏联的载人绕月飞行提供技术基础而实施的,主要解决从月球返回地球以及宇航员能否在近月空间生存等问题。
1967年至1970年,苏联实施了与载人绕月系统相关技术的试验,并且在1968年达到了高峰。实际上,在美国阿波罗8号于1968年12月执行载人绕月飞行任务之前,苏联就承认,苏联的载人航天系统即将具有把一名宇航员送入绕月飞行的大椭圆轨道、绕过月球后返回地球的能力。有分析认为,苏联已经着手制造由联盟号飞船衍生的、具有绕月或在月球上着陆能力的月球探测系统——“探测器”号。探测器”计划最早可追溯到1964年苏联实施金星和火星的探测计划。探测器1号直接飞往金星,探测器2号和探测器3号飞往火星。当苏联决定开展具有载人能力的航天器系统的无人飞行实验时,选择了执行“探测器”计划的设计机构。
探测器3号是最早一代的探测器,并且与后来的“探测器”计划相关,它在飞往火星的途中送回了关于月球的有价值的数据。
探测器3号:1965年7月18日发射,拍摄月球图片,重950千克,掠月飞行,传回了月球背面照片,最后进入日心轨道,飞往火星。
宇宙146号:1967年3月10日发射,重约5000千克,飞离地球失败,难以确定是否成功。
宇宙154号:1967年4月8日发射,重约5000千克,飞离地球失败,难以确定是否成功。
探测器4号:1968年3月2日发射,进行绕过月球后返回地球的飞行试验,重5600千克,最后进入了日心轨道。
探测器5号:1968年9月14日发射,进行绕过月球后返回地球的飞行试验,重5800千克,首次绕过月球后返回地球,拍摄地球黑白图片。探测器5号是苏联首次进行的绕过月球后返回地球的实验,不过探测器5号没有采用预定的跳跃式返回方式,而是采用弹道式再入大气层,并溅落在印度洋上。这种弹道式再入方式产生了高过载(10~16 g),这种高过载是宇航员所无法承受的。
探测器6号:1968年11月10日,重5,800千克,绕过月球后返回地球,拍摄地球和月球黑白图片,采用跳跃式方式再入大气层,在苏联本土回收。这种重返方式通过控制,能够以低过载进入大气层并在苏联境内进行回收。但是,探测器6号在再入大气层时产生了舱内失压,这一缺陷直接导致了联盟11号事故的发生。
未知有效载荷:1969年1月8日发射,重5,800千克,可能发射失败,有效载荷未入轨。
探测器7号:1969年8月8日发射,重5,800千克,首次送回彩色照片。
探测器8号:1970年10月20日发射,重5,800千克,绕过月球后返回地球,弹道载入,进入北极,第二次水面回收。
宇宙382号:1970年12月2日发射,19,000千克,使用D段(N1火箭第五级)进行测试,实行大范围的地球轨道机动,据一些西方专家的分析,该飞行试验与苏联的载人登月有关。
苏联在进行一系列“探测器”飞行试验的活动中, 进行了大量的从月球返回地球并再入大气层的技术试验和地球软着陆技术试验。由于从月球返回地球时的飞行速度非常高,因此该技术比从地球轨道上返回大气层要困难得多。虽然苏联后来终止了“探测器”计划,但这些以载人探月为目的的计划,证实了苏联至少曾决定将宇航员送进绕月飞行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