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变质矿床

更新时间:2023-01-08 06:10

接触变质矿床是指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由于岩浆侵入引起围岩温度增高而使其中的矿物发生重结晶、组分重组合而形成的矿床。这类矿床一般环绕侵入体呈带状分布,距离侵入体几十至几百米,而且围绕侵入体的围岩中往往形成接触变质晕,一般表现出显著重结晶带、过渡带和原岩带。

成矿作用

接触变质成矿作用(contact metamorphicore-forming process)主要是由于岩浆侵位而引起围岩温度增高而产生的变质成矿作用。压力对其影响很小,以热力作用为主,主要是交代作用,重结晶和重组合作用。接触变质矿床主要为非金属,如:石墨、大理岩、高铝矿物原料等,也可形成一些金属矿床;较贫的沉积赤铁矿经接触变质后可成为较富的磁铁矿矿床。

接触变质成矿作用过程中几乎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和原有物质带出,挥发分的影响也很微弱,在某情况下,局部地段可发生一定的交代作用。在交代作用比较剧烈时,接触变质成矿作用就过渡为接触交代成矿作用,形成矽卡岩型矿床。

围岩性质

围岩性质对接触变质矿床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围岩成分直接决定接触变质的产物,如煤经接触变质后形成石墨,石灰岩则形成大理岩;

②围岩物理性质对接触变质强度和规模有一定影响,钙质岩石较泥质岩石导热性强,重结晶范围较泥质岩石大,常出现大面积的接触变质。

侵入体的岩性和规模对接触变质矿床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通常讲,同等规模的岩体中,中酸性侵入体的热容量较大;侵入体规模大其含热量也越大,故规模大的中酸性侵入体会使围岩重结晶和重组合更强烈,波及范围也更广泛。统计显示大部分接触变质矿床都分布在规模较大的中酸性岩体周围。

接触变质成矿作用主要形成于中深或浅成条件。接触带特征对接触变质发育程度有一定影响。侵入接触面和围岩层理面斜交时,有利于热的扩散和传导,可形成较宽的接触变质晕。

特征

①矿床分布于较大侵入体周围的接触变质晕圈中。

②矿体受原岩建造和变质程度控制,产于特定层位,并且由于变质温度的差异随远离接触带矿物组合及结构等常有明显的分带。

③矿床规模取决于富矿质原岩建造、变质范围和变质程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