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03 23:51
援兵,汉语词语,读音yuán bīng,意思是增援的部队,出自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四。
增援部队。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若使段凝得知大梁之急,便发援兵,兵未到而梁主已在吾阱中矣。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吾已飞檄帅帐,求援兵,不久必至。”
明 唐顺之 《三沙报捷疏》:“臣即驰往杭州,会同宗宪前后计发援兵一万八千馀人。”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虢石父献计曰:‘先王昔年因西戎强盛,恐彼入寇,乃于骊山之下,置烟墩二十余所,又置大鼓数十架。但有贼寇,放起狼烟,直冲霄汉,附近诸侯,发兵相救,又鸣起大鼓,催趱前来。今数年以来,天下太平,烽火皆熄。吾主若要王后启齿,必须同后游玩骊山,夜举烽烟,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矣。’”
清 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下》:“敌势少却,旋复益以精悍并力交攻,我军火器尽,援兵不继,力竭同死。”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他竟敢在成娃娘的面前说公家慌了手脚了,恐怕打榆林的野战军败下来,支不住援兵的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