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31 03:23
摄论师是中国陈隋之际专门弘扬《摄大乘论》的一派学者。创始人是真谛,他的弟子有慧恺等,他们是摄论师的第二代。摄论师的第三代是智恺的弟子智殷等,第四代是僧荣的弟子慧琎等,第五代主要是智凝的弟子灵觉等。
摄论师哲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九识论。除八识之外,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
摄论师是我国陈隋之际专门弘扬《摄大乘论》的一派学者。
无着的《摄大乘论》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著作,在我国有三个汉译本:一、元魏佛陀扇多译本,二、陈真谛译本,三、唐玄奘译本。摄论师依据的是陈真谛译本。这部论有世亲、无性两家释论。世亲是无着的弟弟,又是他的弟子,所以世亲的释论很有权威性。世亲的释论也有三个汉译本:一、《摄大乘释论》十五卷,陈真谛译于天嘉4年(563年);二、《摄大乘论释论》十卷,隋达摩笈多译于大业5年(609年);三、《摄大乘论释》十卷,唐玄奘译于贞观21年至23年(647~649年)。
元魏佛陀扇多翻译的《摄大乘论》虽然早于陈真谛,但由于他没有翻译世亲的释论,所以他的《摄大乘论》影响不大。陈真谛不仅翻译了《摄大乘论》的本论,又翻译了世亲的释论,使这部论得以迅速弘扬,形成一派师说。
摄论师的创始人是真谛(Paramartha),音译波罗末陀,亦称拘那罗陀(Gunarata),西天竺优禅尼人,属婆罗门种姓。为弘佛道而至扶南(今柬埔寨)。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5年)派张记等前去邀请名德,访求大乘经论。真谛应邀来华,从大同12年(546年)8月15日到达南海(今广州市),太清2年(548年)8月至建业(今南京市),「武皇面申顶礼,于宝云殿竭诚供奉。」[1] 本想在此从事佛典翻译,因值侯景之乱而东行。后到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县令陆元哲招集宝琼等二十多名和尚帮助真谛翻译《十七地论》,刚翻五卷,即因世乱而中止。
天保3年(552年)应侯景之请回到建业。梁元帝即位后,真谛迁往正观寺,与愿禅师等二十馀人翻译《金光明经》,三年后返回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又往新吴(今江西省奉新县)、始兴(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康(今江西省赣县西南),沿途进行翻译。陈武帝永定2年(558年)7月返回豫章,又转晋安(今福建省晋江县)。后从晋安来到梁安郡(今广东省惠阳一带),天嘉3年(562年)12月来到广州。刺史欧阳頠请住制旨寺(即今光孝寺)。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正月11日逝于广州,时年七十一岁。据《续高僧传》卷1,真谛共译佛教经典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据《历代三宝记》,共译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开元录》载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太清4年(550年) 译《十七地论》五卷、《中论》一卷、《如实论》一卷、《三世分别论》一卷。
承圣元年~4年(552~553年)译《金光明经》七卷。
承圣3年(554年) 译《弥勒下生经》一卷、《仁王般若经》一卷及《疏》六卷、《中论疏》二卷、《九识义记》二卷、《转法轮义记》一卷。
绍泰2年(556年) 译《随相论十六谛疏》一卷、《求那摩底随相论》一卷。
永定2年(558年) 译《大空论》三卷、《中边分别论》三卷及疏三卷、《正论释文》五卷、《宝行王正论》一卷、《正论道理论》一卷。
永定3年(559年) 译《立世阿毘昙》十卷。
天嘉2年(561年) 译《解节经》一卷、《义疏》四卷。
天嘉3年(562年) 译《金刚经》一卷及疏十卷。
天嘉4年(563年) 译《大乘唯识论》(即《唯识十二论》)一卷、《摄大乘论》十二卷、《广义法门经》一卷。
天嘉5年(公元564年)始译《俱舍论》。
光大2年(公元568年)译《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
不知译时的典籍如下:《三无性论》(相当于《显扬圣教论》的〈成无性品〉)二卷、《显识论》一卷、《金刚般若论》一卷、《转识论》(相当于《唯识三十论》)一卷、《无相思尘论》一卷、《十八空论》一卷、《遗教论》一卷、《决定藏论》(相当于《瑜伽师地论.抉择分》的一部分)、《金七十论》三十卷 、《婆籔盘豆法师传》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