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

更新时间:2023-08-31 01:43

《摇落》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摇落”四句谓草木摇落,一年的时光将尽,引起客愁。羁留异乡,心念妻子。“古木”四句写巫峡秋夜摇落清寥之境。“结爱”四句写家室团聚和在朝为官的不可能。“滩激”四句写巫峡之景,抒发羁留之情。这首诗善用起兴,将羁旅、思亲、宦游等种种情感融入萧瑟的秋景之中,使之情景交融,内蕴丰厚。

作品原文

摇落1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2。

水亭吟断续3,月幌梦飞沉4。

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5。

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6。

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7。

未谙沧海路8,何处玉山岑9。

滩激黄牛暮10,云屯白帝阴11。

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12。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白话译文

秋天草木凋落,想到这年即将消逝,自己羁留在异乡,心却怀念京城的家室。

在水边亭子中,断断续续地吟诗;月亮照着门帘,梦中只觉飞升下沉。

古树在秋风中沉默,稀疏的萤火虫因秋露太深而暗淡无光。

人在悠闲无聊中,才知夜有多么长;夜深人静,从远方传来清脆的捣衣声。

互相结合爱恋是这样的困难,至今我老而无成,幕僚生涯的忧患不知不觉延续至今。

一点不熟悉仕途上的求官之道,进身龙门的天梯无处找寻。

黄牛滩上水流湍急,往来船只难行。厚厚的云层堆积,白帝城一片阴森。

羁旅中的相思是这样的孤苦,并不减当年离别之时泪湿衣襟。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三、四月,李商隐离桂,由漓水,经湘江,入长江,达江陵,但没有立即顺陆路北返长安,而是溯江而上,有一段夔州之旅。《摇落》即诗人羁留夔州时悲秋怀远之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点题,写明季节心态时在秋季,萧瑟摇落,为岁月之消逝而悲伤,为思恋家室而悲伤。大中元年(847)秋,李商隐《念远》:“关山正摇落,天地共登临。”景残岁暮,身世飘零,正是心灵需要温暖与慰藉的时刻,故此情此景最能诱发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从对方入手,承“念远心”,遥想对方也因怀念远人而水亭吟诗、月幌寻梦情景。再回到自身,“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渲染了冷落、清寂的现场氛围,以孤独瑟缩之情境加重思念之殷。其中,“古木”二句,描绘深秋景色,补足“摇落”的意境。“人闲”二句,描绘夜人静景色,补足“羁留”意境。“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则直抒感慨,将伉俪深情与坎坷生涯结合在一起。“结爱伤晚”,可见感情之深厚,按理更应珍惜这终相厮守的时光,不分不散,可仕途淹蹇,长安居难,诗人不得不抛妻别子,天涯游幕。辗转至今,帝京宫阙,仍如海上蓬莱、昆仑玉山,寻求无路。“端忧”既有远别相思之忧,更有身世飘零之忧。“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点明当时滞留地点,并以江水湍急,日暮阴云屯积,来衬托诗人处境的阴暗和心情的沉郁。最后两句诗人再将笔触转到对方作结,遥想妻子此时因伤离怀远而洒泪沾巾,其哀伤当不减去年临别之际,进一步点明念远思内之意。写对方也即是写自己,写自己的伤感、思念与孤凄。

全诗以草木摇落起兴,将羁旅伤独、怀思亲人和宦途失意种种心事融入萧瑟秋景中,情景交融。

名家点评

清代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引何焯:蕴藉之至。

清代姚培谦《李义山诗集谿注》:首四句,因摇落而伤旧谿。“古木”四句,正旧游处摇落之况。“结爱”四句,言相合甚难,相违甚易,不知相聚在何时也。末四句,叙己客游之地,而念故人应同此愁绪耳。

清代屈复《玉谿生诗意》:一段摇落之感,二段摇落之景,三段摇落之情,四段情景合结。

清代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此与《梓州府罢》同时之作。诗中有黄牛峡、白帝城,地近梓州。又有“欲分襟”语,自为府罢也。以“摇落”命篇者,用宋玉《九辩》悲秋之义,以自道其坎谿失职而志不平也。

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此寄内诗也。“结爱伤晚”者,久为属意而成婚迟也。“端忧至今”者,数年闲居愁苦,赴桂又不久,行者居者皆含愁也。“未谙”二句谓未得入仕中朝而家宏聚巾。的是此时(指大中二年秋)途次所寄。味其意态,似小有羁留之况。文集《为李贻孙启》以全力赴之,必故交之深者,诒孙会昌五年为夔州刺史,大中年或尚在夔乎?

清代纪昀《玉谿生诗说》:情调殊佳。格虽不高,而亦不卑。

清代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引纪昀:语极浓至,佳在不靡。

清代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诗多迟暮羁孤之感,必梓府将罢时作,午桥笺良是。结谓定知衰颓之泪,不减别离之苦,泛言之也。谓寄内者误。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文宗开成二年(837)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宣宗大中五年(851)入蜀,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节度判官。在四川的梓州(今四川三台)幕府生活的四年间,曾一度对佛教有着很大的兴趣,与当地的僧人交往,并捐钱刊印佛经,甚至想过出家为僧。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有《李义山诗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