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河灯

更新时间:2022-07-30 23:46

撒河灯是一种别具特色的中国民俗活动,起源于山东省东阿县的刘集镇位山村。在历史上,撒河灯是当时船上商人和船工的一种祈求平安的方式,这种习惯被当地居民效仿并逐渐流传普及开来,慢慢就演变成今天具有欣赏性、喜庆性、娱乐性、参与性较强的一种民间庆典活动。这一活动主要分布于东阿县境内黄河岸边,流传于泰安、阳谷、河南等地。

简介

刘集镇位山村位于东阿县的西南端黄河岸边,“山东位山引黄闸”、“南水北调穿黄工程”都座落于位山村,聊位公路直通位山大型浮桥,是鲁西平原上的水旱交通主要枢纽,交通便利。

作为一种中国民俗文化,位山村民撒河灯的习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古济水古道)(山东黄河志记载)由位山村穿过,黄河改道以来,淳朴勤劳的位山村民由于长期生活在黄河岸边,并在水上经营着摆渡运输的行业,所以对黄河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视河水中的稀奇动物为神灵。为祈求河神保佑平安,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幸福。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要在船上摆香案,在黄河里撒彩灯祭奠河神,以表达对河神的敬仰。

据《东阿县志》、《解氏族谱》、《山东黄河志》记载,撒河灯习俗源于清咸丰10年,后延续于同治、光绪、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撒河灯民俗作为社会的传承文化,始终处在变迁的过程中。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更新而不断地消失演进,始终适应并引导着人们的生活需要。撒河灯这一古老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状

1896年至1906年这10年中,位山村民撒河灯祭河神的习俗非常盛行,吸引了四里八乡的人们前来观灯,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民国时期由于黄河水泥沙较多,河床不断增高,堤堰低水势大,黄河水如野马咆哮狂奔,水上运输不断发生事故,沉船、翻船,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害,岸边的房屋也受到严重的威胁,但由于是战乱年代,人们无心观灯祭神,撒河灯的习俗曾一度低落,成为了只有部分船工和商人参加的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和政府加强了对黄河的治理,黄河堤坝不断加高加固,昔日的危险堤段得到了根治,水上的交通工具也由过去的小木船换成了大帆船,位山渡口由10几只增加到了20多只,摆渡运输的危险一步步离人们而去。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也逐步消除,但位山人撒河灯的习俗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勤劳诚实的位山村民并没有忘记他们要在这条大河上求生存、求发展,所以撒河灯的习俗也发展壮大起来,不但河灯的数量多了,而且撒河灯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通过这种习俗活动来表达对母亲河的热爱,对新中国成立后给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从此撒河灯的习俗由敬河神变成了一种平安吉祥的喜庆活动。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位山村党支部、村委会更加认识到发展水上运输的重要性。为了搞活本村经济,村集资购买了机动大铁船,载重量越来越大,由十几吨增加到百余吨,人们收入富裕了,生活提高了,撒河灯的习俗活动也搞的更加红火了。位山村的舞狮队、秧歌队也加入进来,撒河灯的场面极为壮观,人们也更加欢乐,喜庆的气氛更加浓厚了。

近几年来,位山村又铺建了特大黄河浮桥,天堑变通途,经济收入连年提高,对撒河灯的习俗也更舍得花钱,制作的河灯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美观,大者近米,小者约10厘米,大小不一。其作品有《鱼跃龙门灯》、《夫妻恩爱灯》、《三阳开泰灯》、《六业兴旺灯》等,这些作品构思巧妙,形状各异。灯纸的颜色也有过去的色种单调发展到有深蓝、草绿、杏黄、大红、茄紫等多种颜色,五光十色,应有尽有。每到元宵节“撒河灯”时,来自四面八方,观灯的人们成千上万,黄河两岸人山人海,数千只彩灯在礼炮、烟花的伴随下顺水向远方飘流,黄河上空炮声震耳、烟花满天,河面上彩灯辉煌,甚为壮观。黄河与彩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观灯的恋人们,两人相依相偎祈求婚姻美满幸福,像河灯一样美丽多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