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泰吉

更新时间:2024-09-23 14:21

“撮泰吉”(cuō tài jí)系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彝语的音译,现在见到的文字音译名称有撮衬姐、撮寸几、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吉等十余种。其中,撮屯姐比较接近彝语的译音,现在用撮泰吉的名称,是借吉利的谐音汉字做译名。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但也有学者认为,撮泰吉反映的是变成鬼神的祖先当初迁徙、垦荒的艰难场面,并借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因此,撮泰吉的含义理解为请变成鬼神的老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游戏或人变鬼神的游戏更恰当一些。

生长环境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该村地处海拔2800多米的芦虹山区,这里山高箐密,气候寒冷,霜冻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荞麦等,单产很低,当地人民生活十分清苦。全村61户,住的都是低矮的草房,没有一间瓦房。由于医药卫生和科学文化落后,加之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村民遇上天灾人祸时习惯用祭山神、打粉火、滚鸡蛋文道华,彝族,从父亲上溯五代都是毕摩

历史来源

彝族“变人戏”,彝语称为“撮泰吉” ,是彝族重要的信仰民俗。它深藏于贵州莽莽乌蒙山深处一个叫裸戛的村寨。每当春节期间正月初三至十五,裸戛村一带的彝族同胞就会演出“撮泰吉”,举行“扫火星”的驱邪纳吉活动,祈求火灾、瘟疫远离人们,让平安幸福永远伴随彝家。演出的内容有祭祀祖先、民族迁徙、拓荒耕种、买卖牲畜、交媾繁殖后代等,最后才逐户为全寨扫除火星。这与古代中原地区流行驱鬼逐疫的大傩有大致相同的内涵。

“撮泰吉”的角色是老祖宗的化身,人们称为“神鬼”,主要已未完成进化成人类的猿猴特征来进行装扮,充满神秘感;面具为突额大鼻,身穿黑衣,缠绕白布带,表示初民为裸体,头饰包缠成尖顶状,行走为罗圈腿步态,言语为抽气发音含混不清。演出的全过程相互只能以角色名称称呼,如叫真名,怕被勾走灵魂。过去演出都在夜间举行,场地在村后的平地上,以灯笼及火把照明,面具存放在村边的山洞中。

演出目的

“撮泰吉”的演出旨在驱邪崇、迎吉祥、祈丰收,正月十五的“扫火星”将整个“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惹戛阿布和“撮泰”老人在寨边岔路口埋下三个鸡蛋,并在上面燃起大火,所有的灾难、病祸在这熊熊火焰中被烧掉。隔一些日子,由“撮泰”老人取出埋下的蛋,视其好坏以判断当年的收成和祸福。

“撮泰吉”是一种古老的戏,其面具浸透了一种原始的积淀;前额突起,鼻子直长,以明显的猿猴相勾勒了先民的印记。没有眼珠和牙齿,只在相应的部位剜出孔穴以表示眼睛和嘴巴;没有眼珠的空洞,似乎能穿透千年的岁月,人与神、生与死都变得模糊。单纯、稚拙、懑憨、怪诞是“撮泰吉”面具的整体风格。

演出道具

撮泰吉面具雕刻不分男女貌相,靠戴胡须和用粉笔画不同形状的线条来区分角色的性别与老少。图为阿布摩,意为“老爷爷”,传说有1700岁,是智慧长者。在戏中充当民族迁徙、生产劳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德高望重。面具有飘逸的白胡须,再用粉笔画上横的波浪线条,作为长寿及智慧的印记。

面具雕刻不分男女貌相,靠戴胡须和用粉笔画不同形状的线条来区分角色的性别与老少。意为“老奶奶”,传说有1500岁,是阿布摩的配偶。

每个面具的白线纹饰都不相同,或横或竖、或粗或细,有的做放射状,有的呈波浪形。意为“苗族老人”,传说有1200岁,面部皱纹为斜竖状,胡须黑色。

每个面具的白线纹饰都不相同,或横或竖、或粗或细,有的做放射状,有的呈波浪形。意为“汉族老人”,传说有1000岁,面具为兔唇,画竖状白波浪“撮泰吉”的亲密接触线条纹饰,表示年纪较轻。每个面具的白线纹饰都不相同,或横或竖、或粗或细,有的做放射状,有的呈波浪形。

演出时间

演出角色

撮泰吉表演演员共有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狮子,2人扮牛,2人敲锣打钹。6个人物是:山林老人惹戛阿布,做巫师装扮,不戴面具;阿布摩,彝族老爷爷,1700岁,戴白胡须面具;阿达姆,彝族老奶奶,1500岁,戴无须面具;麻洪摩,苗族老人,1200岁,戴黑胡须面具;嘿布,汉族老人,1000岁,戴兔唇额头和脸部勾出各种线条,黑白相间,极显粗犷、神秘、森严、古朴。表演中不戴面具者为山林老人或山神(2000岁),是自然与智慧的化身。

表演内容

撮泰吉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正月十五的扫寨即“扫火星”活动将整个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表演者走村串寨,扫除灾难和瘟疫,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每到一家,他们都要坐在火塘边念一段吉祥祝辞,并向主人索要鸡蛋和麻,走时再从柴房四角扯一把草。之后来到寨边路口,把三个鸡蛋埋入土中,点燃茅草,将其余鸡蛋煮熟分食,口中念“火星走了,火星走了”。

亲密接触

翻开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曙光村裸戛院子的彝族戏剧“撮泰吉”名列其中。闭上眼,那些头戴尖尖帽、脸戴古老面具、手拄木棍的舞者一路缓缓行来,那动作是挖地、放牧或者是虔诚的向神祈求庇护……号称千岁老人的若戛阿布、阿布摩、阿达姆、麻洪摩、哈布等人的嘴里发出低沉而富于穿透力的叫声……

来到板底乡曙光村裸戛院子时,艳阳高照,那成片的草地上,放牧着彝人们的梦想,几头或一群牛、羊或走或卧,咀嚼着它们自己的快乐,那些放牧的孩子额上、脸上被汗珠紧紧的咬着,呈酱紫色。他们用手在额前遮挡阳光,左顾右盼地注视着善意撞入他们领域的陌生人。小山丘上,夏日的风弯下腰来,树梢就不再犹豫,犹如古老的民族一样翩翩起舞。偶有粘虫、蜜蜂或者蝴蝶等光顾小花小草,与那些叫不出名儿的花或草抱成一团,害羞地低下头弯下腰躲进草丛里去了……这里只有60多户人家,清一色的彝族,也正是这60多户彝家的10多名汉子支撑着这流传了千年的最古老、最原始、最粗犷豪迈的彝人戏剧——“撮泰吉”。那正在表演的千岁老人、狮子、牛以及锣声鼓声,仿佛缓缓入梦,在梦中一梦千年。

撮泰吉“撮泰吉”是彝人语言的音译,“撮”表示人变成鬼神,是使动用法,表示一个过程;“泰”是庇护、保佑之意;“吉”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三个字连起来表示的意思很复杂,有人认为是“人类刚刚活动起来的时代”或者是“人类刚刚进化时的游戏”;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是“反映死去的彝人祖先由人变成鬼神后迁徙、垦荒种地的艰苦场面”,演这个戏的目的就是在于“借助祖先的威力或是灵光来庇佑子孙后代”,以此来驱除邪魔、疾病、瘟疫以及一切害人虫。所以,把“撮泰吉”理解为“请已经由人变成了鬼神的祖先来保佑子孙后代吉祥如意的古老仪式或活动”就很恰当了。

仪式流程

阵容

这种仪式或者说是活动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旨在为新的一年驱邪迎吉祥、祈求丰收平安。一般举行这种仪式或游戏需要12人以上:5人扮演人物(一人为山林老人,巫师打扮,不戴面具的若戛阿布,年纪为1800岁以上;一人扮演1700岁以上的彝族老爷爷阿布摩,戴白胡须面具;一人戴无须面具,是1600岁以上的彝族老奶奶阿达姆;另一人戴黑胡子面具,饰演1200多岁能征善战、带兵打仗的麻洪摩;最后一人则扮演1000岁以上戴兔嘴面具的老人哈布),3人扮演猴子,2人演牛,2人伴奏(敲锣打鼓)。

过程

整个戏剧长约半个多小时,共分三个部分,其大概过程是这样的:第一部分为祭祀,彝族老爷爷阿布摩带领麻洪摩、哈布及其妻子阿达姆,他们拄着棍子,头戴尖尖帽,身着黑衣黑裤,用白布条把胸、腰、腿扎紧,象征裸着身子,迈着罗圈腿,表示远古人类还不能完全直立行走。一行4人从森林中艰难地走出来,边走边发出猿猴般的叫声,来到长满青草的旷野上,阿布摩放下手中的竹棍,向西方、天地、四方神灵祈祷,念念有词;第二部分为农耕,分为两段表演,第一段主要通过若戛阿布与阿布摩的对话,反映彝族祖先们迁徙、繁衍的历史,其中阿布摩与阿达姆生了一个孩子,叫阿安(戏中只用一个小布包代替)。他们背着粮种找了许多地方,均年年灾荒,最后,他们来到了裸戛院子,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盛,于是,他们在这里安顿了下来,开荒、种地,粮食喜获丰收。第二段是丰收后的喜庆:阿布摩把丰收的粮食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粮仓,若戛阿布将酒洒地上,向天地、神灵、祖先及粮食之神祈祷,然后是舞狮以祝贺粮食丰收。这部分是全戏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戏中人以舞蹈动作再现了古老先民们在农耕生产中训牛、犁地、耙土、撒烧制的土灰用作肥料、播种、收获等劳动过程。劳动休息时还穿插了吸叶子烟、给孩子阿安喂奶等动作。第三部分为“扫寨” ,又叫“扫灾星”,彝语读作“咪朵秋”:巫师若戛阿布带领彝族老人阿布摩走村串户,扫除灾难、疾病、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研究

当问及“撮泰吉”的历史及渊源时,跳舞的几个小伙子也说不上来。据民俗学家研究,此戏剧产生于东汉中晚期,当时是一种祭祀祖先、祝愿来年平安、丰收的仪式,成型于唐代,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到清代中叶,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它是由祭祀仪式逐渐演变为戏剧的。

1985年,贵州省威宁县民诉文化研究人员杨光勋、段鸿祥著文介绍了该戏。之后,1987年,撮泰吉研究学者罗德显首次将该戏的演出台本翻译成汉文。

从表演者手中要来神秘的面具仔细端详,其做工比较粗略,原料是用花子头(杜鹃花树)、树、青杠等质地坚硬的杂木,用斧头在尺余长、直径为5-6寸的圆木上砍出毛坯,然后粗略地用小刀刻画出立眉、竖眼,再穿些小洞挂上黑毛或白毛表示胡子就成了。演出时用黑墨水或墨汁、甚至是锅烟墨把面具涂黑,用石灰或粉笔在面具上画出一道又一道的白线。这种面具不分男女老少,只用有无胡子来表示年龄或性别。

艺术特色

千百年呵,仿佛一瞬间,“撮泰吉”在贵州高原的深山树林中自由自在地生长,一尘不染,不受外界文化的影响。当地的许多村民到今天为止仍不会说汉语,更听不懂汉语,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固守着自己民族的语言和自己民族的传统。也正因为如此,“撮泰吉”才保留了它浓厚的原始艺术色彩,才如此的多姿多彩,引人千里以投。

千百年呵,“撮泰吉”以其别具一格的古老民族艺术特色,在我国古老的戏剧剧种中独树一帜,在全国都极为罕见。“撮泰吉”吸引了众多省内外、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不远万里接踵而来,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无论在人类学、民族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甚至是傩戏地方文化史学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研究价值。

离开裸戛时,我问当地的村民:是不是全村人都会这种舞蹈?村民告诉我:其它村寨已经没有人会跳了,本村会跳且能全程表演完的人也不过10来个人……

我一颤,若不加紧保护和抢救,这个“戏剧的活化石”真的就要变成“化石”了。但愿在匆匆岁月中,“撮泰吉”能在人们的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记,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鲜活。

舞蹈活化石

撮泰吉,舞蹈活化石 原始傩戏千年的守望

“嘿布”、“惹戛阿布”、“阿布摩”、“马洪摩”、“阿达摩”,他们都是千岁老人,头戴尖尖帽,立眉,竖眼,手举竹杖,做出挖土、赶牲口的动作,嘴里不停地发出低沉的叫声。

这是多么原始、粗犷的舞蹈!当我们终于在威宁自治县举办的“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初赛赛场上目睹“撮泰吉”的时候,完全被眼前的一幕震撼,我们贪婪地呼吸着从远古、从人类的漫长成长、从智慧和勇气的高空中袅袅飘来的气息,恍惚之中,进退千年。

贵州威宁县板底乡曙光村裸嘎,最古老的傩戏--撮泰吉。贫穷与封闭保存了古老傩的文化。这是他们和主宰命运之神交流的唯一形式。“板底乡裸戛村,只有61户人家,却保留了流传千年的舞蹈‘撮泰吉’,一种最原始最粗犷的彝族戏剧,被列入去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前从威宁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禄炳军的介绍中,我们要求亲临板底乡裸戛村进行实地采访。但天公不作美,那几天的威宁雨下得很大,通往板底乡的公路全都是黄泥路,没有车子敢去。“40多公里远,总不能走路吧。”禄部长要求我们再等两天。两天以后,终于与“撮泰吉”相逢于梦一般的20分钟里。这天,云南大学有两位教授专程从昆明赶到威宁,采拍“撮泰吉”。撮泰吉的面具使用杜鹃,漆树,等高山硬木制作。祖先留下来的老面具已经被日本人廉价买走……

撮泰吉从介绍中我们得知,一台“撮泰吉”演下来,演员最少也需要12人,其中5人扮人物,3人扮狮子,2人扮牛,2人敲锣打鼓。其中扮人物的5人是最为主要的。

在现场,我们了解到,巫师装扮、不戴面具的山林老人惹戛阿布由30多岁的板底村村主任罗小云扮演;1700岁、戴白胡须面具的彝族老爷爷阿布摩由不到30岁的板底小学校长罗贵华扮演;阿布摩的女人,戴无须面具的1500岁彝族老奶奶阿达姆由20多岁的刘良扮演,刘良是个干部,刚从板底乡借调到威宁县委办;戴黑胡须面具、1200岁的带兵作战苗族老人麻洪摩由30岁的板底小学老师文启扬扮演;1000岁的汉族老人嘿布戴兔唇面具,由板底乡计生站工作人员罗良华扮演。还有一个阿安,是阿布摩和阿达姆之子,阿安在戏中没出场,只用一个布包代替这5名演员全是板底乡裸戛村人。

有关演出

撮泰吉彝族撮泰吉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6月9日晚。贵阳北京路影剧院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场演出现场,一段低沉浑厚、旋律流畅的大筒箫演奏后,第一个上场的节目就是“撮泰吉”。只见一个黑袍黑帽白色长须、手持小树山神样的长者在一阵锣鼓声中出场,身后跟随着5名青色衣服、白色包头戴面具的演员绕场表演。舞台背景黑暗,寓意为夜晚的仪式,追光灯营造出神秘奇幻的氛围;继而是由两个人扮的耕牛和神兽出场,演员们用粗犷的动作和原始的舞蹈模拟叙述出人类驯牛、犁地、撒种,以及劳作休息时交媾、喂奶等场面。演员们用彝语讲述对白和诵词。虽然坐在台下的观众不懂彝语,但大致能明白为首神灵般老者雄浑的嗓音念出来的咒语中祈愿和祝福的语气。5分钟后,观众还沉浸在神秘的剧情之中,作为一个节目的演出却应该戛然而止。

撮泰吉在后台,记者找到了撮泰吉领队,也是这场戏的主演———威宁自治县板底乡裸嘎村民罗晓云。罗晓云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把40多分钟的表演压缩到舞台上的5分钟,实在很难表现出撮泰吉精髓”。他告诉记者,“撮泰吉”是威宁彝族沟奏支系特有的一种古老仪式和传统戏剧形式。“变人戏”内容反映人类从蒙昧状态逐渐进化,解放双手直立行走的神话故事。讲述本民族祖先创业、生产、繁衍、迁徙的历史。描述原始先民烧山林、开土地、刀耕火种、驯牛耕地,然后获得丰收。演出中,对先民如何薅刨、收割、脱粒、翻晒、贮藏等生产过程,都作了粗犷的示意性动作描述。而台词内容主要是驱邪、讲史、祝福。演出中,除山神老人用常人声调讲彝语外,其他几个“撮泰”老人,则用抽气冲击声带发出类似猿猴叫声的答话。

传承意义

撮泰吉因具有民间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而成为当地民众祭祀祖先,祈愿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于彝族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中。这种原始艺术具有戏剧发生学和艺术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其中有关生产、生活的表演活动对于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撮泰吉因在一个偏远的区域流传而一直延续下来,并较少受到外界影响,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只被少数人掌握和传承的艺术显得十分脆弱,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其遭受致命打击,因此有必要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彝族撮泰吉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