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15:49

支(拼音:zh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此字本义是指脱离竹茎的竹枝,引申指植物的枝茎,后来为此义造专字“枝”;后引申指人的肢体,后来为此义造专字“肢”;又引申指支应、抗拒;还可作量词与姓氏。

字源演变

会意字。《说文》:“从手持半竹。”构件又是手的象形;全竹作字形“A”,半竹即取其一半作字形“B”,以手持半竹会离开竹子的竹枝意。战国古文字有繁简二体。繁体从又持竹,只是被又在中间隔开,上下各半竹,潦草的则下半竹作字形“C”;简体或同小篆,或半竹省作字形“D”。隶变后楷书作支,主要是笔势变化。《说文》本义是“去竹之枝”,即脱离竹茎的竹枝,引申指植物的枝茎,《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后来为此义造专字枝。引申指人的肢体。云梦秦简《法律答问》 : “若折支指、胅𦡊(体)。”马王堆汉墓帛书《十问》:“无以动亓(其)四支而移去其疾。”后来为此义造专字肢。又引申指支应、抗拒。马王堆《战国纵横家书》:“外支秦魏之兵。”又用作量词与姓氏。以上读zhī。支“F”,楚方言,指絮语不清,读zhì。今支,春秋时山戎属国;亦古县名,在今唐山一带。以上读qí。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凡支之属皆从支。𢺶,古文支。章移切

说文解字注

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此於字形得其义也。章移切。十六部。

𢺶,古文支。

上下各分竹之半。手在其中。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音巵。《说文》: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注:徐锴曰:竹叶下垂也。《增韵》:俗作攴,非。

又《韵会》:庶也。《诗·大雅》:本支百世。传:支,支子也。《仪礼·士昏礼》:支子则称其宗。注:支子,庶昆弟也。

又《广韵》:持也。《左传·定元年》:天之所坏,不可支也。

又《周语》:武王克殷,作诗以为飮歌,名之日支。注:支,拄也。

又《广韵》:度也。《晋书·职官志》:有度支尚书。

又《韵府》:支,券也。《魏书·卢仝传》:一支付勋人,一支付行台。韩愈《寄崔立之》诗:当如合分支。注:今时人谓析产符契为分支帐。

又《大戴礼》:燕支地计众,不与齐均也。注:支,犹计也。

又《玉篇》:支离自异。《类篇》:一曰分也。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支离分赴。注:支离,分散也。

又《玉篇》:载充也。

又《韵会》:十二支,辰名。《史记·天官书注》:尔雅释天云:岁阳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岁隂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又《後汉·王符传》:明帝时,以反支日,不受章奏。注:凡反支日,用月朔为正,十二支终戌亥,反还於子丑。如朔日遇戌亥,卽初一为反支也。见隂阳书。

又国名。《书·禹贡》:崑仑,析支,渠搜,西戎卽叙。注:马云:析支在河关西。《前汉·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注:应劭曰:黄支在日南之南。

又《西域传》:条支国临西海。

又山名。《史记·匈奴传》:出陇西,过焉支山。注:焉支山,在丹州。

又荔支,果名。《后汉·和帝纪》:旧南海献荔支。

又姓。《庄子·列御》:朱泙曼学屠龙於支离益。《何氏姓苑》:支氏,琅邪人。《後赵录》:司空支雄。

又与胑肢通。《易·坤卦》: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疏:四支,犹人手足。

又与枝通。《诗·衞风》:芄兰之支。《前汉·扬雄传》:支叶扶疎。

又与栀通。《前汉·司马相如传》:鲜支黄砾。注:鲜支,卽今栀子树也。

又《集韵》:翘移切,音只。令支,县名。《齐语》:刜令支。注:今为县在辽西。

又《集韵》:支义切,音寘。扬子《方言》:南楚谓謰謱为支注。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音韵集汇

(音韵资料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