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8 15:30
支脉河,渤海水系小清河水系人工河道。原名支脉沟(淄脉沟),1965年扩大治理后改名为支脉河,是黄河与小清河之间的主 要排洪和灌溉河道。支脉河最初开挖于1473年(明成化九年),治理后的支脉河,发源于高青县西部黄河南大堤下,水流呈扇状辐聚于吉池沟, 曲折东流,在高青县前池村附近始有堤防约束,因此亦称支脉河源于前池村。支脉河 东流经高青、博兴、东营区、广饶3县1区注入渤海。全长134.55公里,流域面积在防潮闸以上为2423平方公里,与广利河汇流后至海口为3356平方公里。
支脉河原名支脉沟,1965年扩大治理后改名为支脉河。该河位于黄河与小清河之间。治理后的支脉河,发源于淄博市高青县西部黄河南大堤下,水流呈扇状辐聚于吉池沟,曲折东流,在高青县前池村附近始有堤防约束,因此亦称支脉河源于前池村。支脉河东流经高青县、博兴县、东营区、广饶县3县1区注入渤海。全长134.55公里,流域面积在防潮闸以上为2423平方公里,与广利河汇流后至海口为3356平方公里。
干流西起自源流吉池沟东流,至高城西南靠小清河分洪道北堤行,东经博兴县城南,然后折转东北,在博兴县王文村东,北新支河西来由左岸注入。在东营区西范村南转向东,又经广北农场,在防潮闸以东与广利河汇流入海。
在广饶县境内,支脉河自流经广饶县花官乡司田村西北入境,再经陈官、丁庄两镇于县盐场北入渤海,境内长48.2公里,流域面积1388平方公里,行洪能力649立方米每秒。
自明成化九年(1473年)开挖至1977年,支脉河经过多次治理,不仅能行洪排涝灌溉农田,下游还可通航20吨左右的船只。入海口盛产鱼虾,是广饶县的水产基地。
支脉沟最初开挖于1473年(明成化九年),用以分减小清河水势,至明万历间淤废。1718~1719年(清康熙五十七~五十八年),大规模治理小清河,又重开支脉沟。后经多次疏浚,如现代从1942年到1979年,先后治理16次,其中以1977~1979年的治理规模最大,形成了现代的支脉河河系。
除北支新河外,支脉河主要支流还有干二排、杜姚沟、东干排、胜利河、三号沟、工农河、打渔张河、群众沟、武家大沟、新广蒲沟、广北新河等。除广北新河外,其余支流均分布于干流左岸,形成“半羽毛”状。
北支新河,系1977年人工开挖而成,自高青县青城镇五里村东周(村)、呈(口)公路起,东经龙沟、田镇、唐坊、旧镇等乡、镇进入博兴县境,又东经庞家、陈户乡,在王文村东汇入支脉河。
广北新河,系人工河,1979年4月施工。西起陈官乡斜里村南,东至丁庄乡郭王村北入群众沟向北入支脉河,全长12.4公里,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总投资248.4万元,主要解决打渔张三干至支脉河南的农田排水。
广利河,源自垦利县黄河南展大堤王营闸,东南流在广饶县注入支脉河,河长47公里,流域面积515平方公里。
小河子,发源于滨州市博兴县境内,总流域面积378平方千米,市境内流域面积199平方千米,长度29.3千米。河底比降均为1/8000,工程设计标准为3年一遇排涝标准,最大设计排涝流量51.7立方米每秒。小河子原系一条弯曲小沟,从广饶县石村公社东经花官、赵嘴(现丁庄镇)两公社入芦清沟。属天然河道。打渔张灌区开发后,河被新的渠道代替,打乱了自然流势,老河道已不起排水作用,造成内涝。为恢复自然流势,1970年开挖小河子新线。上游从博兴县到二干渡槽为小河子段,二干渡槽以下到支脉河为群众沟段,因为是一条线,故统称小河子。
武家大沟,于1969年和1971年分两次两段施工建成,主要是削减支脉河洪水,承泄支脉河和打渔张灌区四干渠之间的积水。起于四干六支,至支脉河,全长31.47千米,流域面积192平方千米。按3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从0+000~16+608,河底比降为1/5000,从16+608~31+470,比降为1/10000。边坡1∶3,设计水深2.5米,最大泄流能力为123立方米每秒。武家大沟原起于牛庄公社武家村南,位于四干和支脉河之间,流经西范、牛庄、赵咀、六户4公社,蜿蜒入支脉河,是一条自然河道。打渔张灌区开发后,河道被灌区渠系工程打乱,不能起排水作用。1962年灌区停灌后,当地群众又恢复了自然流势,老沟又被利用。为了排水畅通和防止支脉河汛期洪水顶托,决定开挖新排水河道,解决四干以南的独立排水问题。新排水河道的开挖以东西斗排为主,部分利用了老武家大沟段,线路弯曲,取名仍为武家大沟。
广蒲河,源于龙居镇黄河南展区大孙排水闸,流经龙居、史口、六户3镇,下游同武家大沟汇流后入支脉河,全长43.3千米,流域面积280平方千米。设计标准为3年一遇,设计最大排涝能力67.4立方米每秒,河底比降为1/5000~1/15000。该河是打渔张灌区四、五干之间的主要排水工程,属于人工河道。1956年开挖,1963年进行第一次疏浚,1965年进行全面疏浚和六户西裁弯取直,1971年新挖王岗到防潮闸段。五干排,西起张许闸,沿干渠向东,于胜利电厂东侧入广蒲河,全长21.52千米,流域面积89.1平方千米。设计除涝标准为3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为35立方米每秒。原为干渠截渗沟,现为城区骨干排水河道。
支脉河自清康熙年间为分泄小清河洪水而开挖后,清代在治理小清河的同时,多次加以治理。
1893-1899年(光绪十九年至二十五年),黄河在历城、章丘、高青、博兴等县多次决口,造成支脉沟严重淤塞,高苑县境和博兴县韩家桥以上几乎淤平,仅存河形。1937年黄河决口蒲台县麻湾,洪水直冲东南,将博兴、广饶之间的杨家枣行、官庄桥、陈家桥一带支脉河淤塞,丁家屋子附近将近淤平,支脉沟完全失去了排水作用。为此,中共清河区委和清河专员公署于1942年派员会同博兴县领导疏浚支脉沟。动员5万人,在淤积严重段挖了一条18里长的沟。因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战事繁忙,未完全挖通。且由于河床土质松散,所开之沟边坡亦陡,坍塌较重,不足二年即完全淤塞。1946年,博兴县人民政府再度组织民工开挖原泥沙淤积段,平地以下挖深1.5米。但因弃土靠近河口,坍塌严重,一年后又淤高0.8米,排水能力仍然不大,1947年流域内发生涝灾,高苑、博兴、蒲台、广饶4县淹地156万亩。同时因排水纠纷,造成了县与县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支脉沟流域的涝灾,解放区渤海行政公署于1948年春决定疏浚支脉沟,并指派渤海行署河务局负责勘查测量、规划设计。同年农历四月,渤海行署第三地委、第三专署会同渤海行署河务局召集广饶、博兴、蒲台、高苑4县负责人和当地群众共41人开会,研究支脉沟疏浚工程计划。会议决定,支脉沟疏浚西起高苑杨家桥东至广饶马家楼,河底挖宽5米,深1至3米,计土方150万立方米。同时,下游新挖芦清沟、小清河支河及支脉沟支流,由4县动员民工1.5万人施工,民主政府拨粮100万公斤,以工代赈。为加强对施工的领导,中共渤海区党委、行署与第三地委、第三专署共同组成施工总指挥部,各县亦分别建立指挥部。疏浚工程于同年10月26日开工,11月底收工。1949年4月24日继续施工,至5月23日竣工,共疏浚干流117.25公里,7条支沟132.6公里,共挖土方272万立方米,用工日107.5万个,使用补助粮129万公斤。
1949年治理后,从1950年到1959年的10年内没有进行治理。沟内普遍淤积,而且汇入干流的支流逐年增多,高青、博兴境内的干流泄水不畅,连年发生涝灾。为解决这一矛盾,1960-1963年进行过4次局部治理,总计完成土方197万立方米,用工日157万个,投资138万元。其中1963年治理规模较大,分东西两段施工:西段自高青县杜姚沟以上2公里至打渔张四干排止,全长46.1公里,由高青、博兴、广饶3县调集2.1万民工,是年3月15日动工,4月23日竣工,共完成土方77万立方米,新建和整修桥梁24座;东段自新支脉沟入口至马家楼子,长29.33公里,由广饶县及广北农场调集民工9000人于6月27日动工,7月10日竣工,共完成土方19万立方米。
1964年,支脉沟流域大涝,加之小清河堤防决口,溃水、涝水合而为一,造成100余万亩土地被淹。于是1964年下半年先期进行了一次局部疏通,完成土方154万立方米,用工日72万个,投资213万元。为了全面解决支脉沟流域洪、涝、旱、碱、潮灾害,中共惠民地委、专署于1965年建立支脉沟流域治理规划领导小组,进行全面规划。根据当时投资所限以及地下水位高、施工困难的情况,于1965年治理了上自高苑城西南,下至新支脉沟入口阻水严重的一段,长51公里。同时,裁弯三段:第一段自高苑城西南至博兴城南,长16.55公里;第二段自张东铁路桥至园艺场,长4公里;第三段自打渔张灌区一干渡槽至二干渡槽,长12.5公里。由高青、博兴、广饶3县于当年麦收前竣工,共完成土方385万立方米,用工日205万个,国家补助经费91万元,补助粮食304万斤。治理后,改变了原支脉沟弯曲如钩的旧貌,河道顺直,排水畅通,并改名为支脉河。
1966年支脉河流域普降大雨,全流域总降水量2.8亿立方米,产生地面径流1.9亿立方米。支脉河宣泄不及,水位高出地面1-1.5米,各支流排水受到顶托,中、下游发生漫溢,71.5万亩土地被淹,水围村庄200多个,倒塌房屋7000余间。1966年,中共惠民地委、专署决定,本着“先下游后上游,以治理下游为主,达到中、上游相适应”的原则,从吉池沟口至防潮闸长101.5公里,统一按1964年雨型标准的50%治理。并组织高青、博兴、广饶3县民工于1966年冬至1968年春,经四期施工完成,共做土方996万立方米。
1971年春季,根据省水利局对支脉河治理“同意治理标准采取鲁北徒骇河1964年雨型排涝、打渔张河口以下流量加大10%”的意见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治理。惠民地区调集高青、博兴、垦利、邹平、桓台、广饶6县民工6.4万人,自4月1日动工,奋战40多天,完成土方648万立方米,用工日381万个,投资304万元。
从1942年到1971年三十年内,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先后15次对支脉河(沟)进行治理,到1971年,干流排泄能力(防潮闸处)由1949年28.2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40立方米每秒,对减轻支脉河流域水灾效益显著。同时,河深达4~5米,使两岸500-1000米范围内的盐碱地逐渐变成了良田。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支脉河工程标准仍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防潮闸以下入海口段,有史以来一直未进行彻底治理,加之河道淤积,严重影响排涝和改碱。1974年汛期45天降雨474毫米时,涝地达96万亩。同时,流域内引黄灌区兴建后,由于管理不善,大水漫灌,重灌轻排,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上升,盐碱地由1949年的29.4万亩,发展到1974年的61万亩,占流域耕地面积的32%。同时,海潮侵袭也相当严重,1969年最高潮位达3.74米,浸没范围抵六户村东,大片土地被淹。为尽快解决支脉河流域涝、碱、潮等自然灾害,1977-1979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治理。
这次治理,按鲁北1964年雨型加大60%为排涝标准,1961年雨型加大30%为防洪标准,设计防潮闸处防洪流量710立方米每秒。治理工程包括支脉河原河扩大疏浚112.8公里;在博兴县城以西的支脉河与黄河之间开挖北支新河,长60.5公里;将小河子延长21公里,至防潮闸以上汇入支脉河,其下延段命名为广北新河。
整个工程分1977、1978、1979三年施工,至1979年9月,总共完成土方3061万立方米,建筑物71座(包括铁路桥2座、公路桥4座、渡槽5座),用工日1648万个,总投资1534万元,补助粮1325万公斤。
支脉河流域经过这次扩大治理,效果显著,1977年汛期3日降雨230毫米时,王营通过流量488立方米每秒,当时沿河两岸积水面积78万亩,一天时间即排除55万亩积水,充分发挥了排涝作用。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河道又有淤积,至1979年,河底一般淤高1米以上,北支新河在博兴县胜利河入口处淤高2.6米。经对73.5公里的河道测量,共淤积土方达524万立方米,使河道过水断面减小25%,究其原因:一是支脉河、北支新河的18条较大支流中有10条支流为引黄灌溉放入黄河浑水;二是拦河打坝蓄水抗旱;三是在河道中曾有85座建筑物施工坝土方未清除,淤积了河道。
为了防止海潮侵袭,广饶县人民同海潮作了顽强的斗争。1958年,在2.5~3.5米(大沽海平面)等高线上修筑了南起支脉河,北到青坨子以北的新防潮坝,坝顶高程6.7米。同时修建了支脉河防潮闸,闸门净跨25米、4孔、弧形。由于基础处理不合设计要求,建成后沉陷不均,闸孔变形,未及使用便告报废。1980年秋,在支脉河与小清河之间修建了盐场防潮坝。坝高5米(黄海海平面),顶宽5米,全长14.14公里。动用土方68.42万立方米,大坝建有涵闸4座,桥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