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8 09:14
支芬 女,汉族,1955年2月出生,197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5月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乡)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高级工。是党的十八大代表。 支芬带领下的高碑店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中国(东部)小康建设十佳村”“北京最美的乡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首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她个人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第三届首都“巾帼十杰”,“首都巾帼之星标兵”,全国首届“百姓金口碑功勋新闻人物”,“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领军人物”“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还参加了北京残奥会的火炬传递等荣誉活动。
她让千年古村换新貌
往来船只穿梭于运河之中,两岸商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这是千年之前的高碑店。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经济较快发展,村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这是改革开放后的高碑店。
原有的2300亩耕地,变得只剩下80亩工业用地。高压线、污水管线、铁路、河流穿村而过,村民转居不转工。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高碑店。
而如今的高碑店,又重现繁华盛景。从2002年走马上任,支芬就开始带领村民走胡同、刨村史、寻能人,目的就是要为高碑店村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空间,让村民们尽快富起来。
“富,富不过三代;穷,穷不过三代。高碑店村的穷日子过去了。”支芬笑着说,“组织交给了我任务,我就得踏踏实实地干好,让村里的每家每户都能端上‘金饭碗’。”
支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1年制定的《高碑店村五年发展规划》这样写道:到2016年,高碑店村域经济计划比2011年增加18.8%,总收入计划完成30亿元;总利润计划完成1.37亿元;总税金计划完成5122万元;全村租赁收入计划比2011年增长66%,达到5000万元。
在这些数字背后,每一个高碑店人心里都清楚,那是支芬多少心血的结晶。
她把文化拧成一根绳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信》)
“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村民王培杰说,“学《弟子规》永远都不会过时,能体现咱北京精神,还能促进社会和谐。你看看我们村就知道了。”
在全村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是支芬在2008年提出来的,同时,她还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老三篇”精神。她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是想让村民不忘老祖宗的传统美德,更重要的是要用它把村民和干部们的“神”牢牢拴在一起。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干出大事业。
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远不止此,支芬的发展思路给出了完美的诠释。
2002年,在支芬的带领下,全村人硬生生地在街巷中打造出了明清古典家具一条街和非物质文化产业基地。在狭小的夹缝中营建出文化殿堂,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兴文化产业经济模式——民俗文化村。
10余年的时间里,高碑店村走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未曾动摇。过去的只能代表过去,在支芬的眼里,未来会更辉煌。
“古典家具、文化艺术和中医药三足鼎立,这是高碑店产业的发展格局。文化产业链要延伸,更要丰富文化内涵,我们要用旅游产业将全村的文化产业贯穿起来,使高碑店村成为一个文化旅游村。”支芬自信地说。
她要党员先锋立标杆
刚来高碑店时,这位外村来的女书记并没有立刻得到大家的认可。
初到高碑店几天,支芬走遍了村里的大小胡同,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她挖掘村史,教导村民要铭记传统;她发展文化产业,让高碑店成为小康之家;她整治沟渠,为千年古村换新颜;她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高碑店的村民精神状态为之一振。在高碑店10年,支芬以一个创业者的魄力,勇立新农村建设的潮头,作为一名村支书,她以朴素而务实的态度展现了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支芬的话说:“我人来了,并且是带着心来的。”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支芬说,高碑店有316名党员,在基层,党组织就是主心骨,党员先锋就得树立标杆,就得发挥核心力量。
在高碑店,民主既是制度,也是习惯。
新农村建设期间,村委规定:干部5天、党员和村民代表15天完成自家搬迁。正是有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高碑店西区社区改造才能顺利开展施工。在高碑店,党员干部有着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每月召开例会,总结近期工作,每年年初各自报年度计划,年末见成果。基层工作在于落实,也难在落实,村干部的手机要保持24小时畅通,村民有困难可以随时向包片干部反映,即使不属于分管工作,干部也会及时帮助村民联系到相关人员。每年年三十,万家团圆之际,干部们还要在村里巡视消防安全工作。
班子正,作风实,百姓就信服。
“十年间的风风雨雨,我们同甘共苦在一起。一起分享新农村的果实,一起经受风雪洗礼。你为我的村庄焦虑,你为我的收获欢喜……”
这是高碑店村民自发为支芬写的一首歌。
“十年间,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外地人来了都不相信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只告诉他,这都是沾了支芬书记的光。”高碑店村民刘桂荣说,我们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来回报书记,只能把我们的心声唱给她听。
作为京郊大村高碑店的“当家人”,支芬算不上能说会道。但凭借一股实在劲,她用10年时间,将这个一度发展迟缓的千年古村,发展成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
高碑店村地处北京市东长安街延长线上,距天安门仅8公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全村2300亩耕地只剩下80亩工业用地,成了一个“叫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耕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
2002年5月,支芬调至高碑店村任党总支书记。一开始,村民们没把这位“外村来的”女书记放在眼里。她用自己的实干和真诚打动人,挨家挨户走访,20多个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录了当时村里的窘境:“失去土地的农民无事可做,就业难、病不起,邻里之间纠纷矛盾多,家家门口杂物成堆,死气沉沉。”
位于通惠河畔的高碑店村历史悠久,元朝时便是漕运码头,商贾云集。支芬不忍看着这样一个千年古村就这么“破败”下去。她先从村里的环境治起,带领村民用两个冬天清理了污水横流的通惠灌渠,迁走坟头392座,并制定了定时定点倒垃圾等制度,在村内做到白天12小时无垃圾,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惯。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对这个敢想、敢干的女书记刮目相看。
“环境好了,还得让村民的生活有出路。”支芬告诉记者,一天,在村子里发现几家零散的古家具企业,她突然心头一亮:咱村没有农业、工业,但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何不尝试走出一条“文化兴村”之路?
说干就干,她领着党员干部在村内建成了古典家具一条街,吸纳家具商户聚集。如今,这条远近闻名的古典家具一条街有了400多家商户,占地27万平方米,2011年全村古典家具总收入达到3.6亿元。
这两年,支芬又着手在村里建设占地47万平方米的“文化新大街”,引进了科举匾额博物馆、两壶博物馆和中国油画院等一批知名文化企业,村里的文化特色更加凸显。
文化产业的成长带来村民生活的改善。“我家住在村西区,当年的农家小院,新农村改造后,变成了两栋三层楼,每栋楼有330多平方米。我们把一楼的店面出租后,一家9口一年收益有几十万元。”今年79岁的村民司德顺心满意足地说。
在支芬的带领下,高碑店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北京最美的乡村”等荣誉称号,她个人也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还参加了北京残奥会的火炬传递。2012年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
支芬在参加党的十八大的小组讨论会上提出了高碑店未来的宏伟设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已经有了根基。
支书记在发言中提出:我们计算了一下,高碑店的新农村建设,刚完成了3成,还有7成没干完。这7成如果要干完了,我们高碑店村1580个院儿的农民,自有资产每户每年10万没问题。产业发展呢?古家具产业一年收入,纯的啊,3000万没问题;油画苑和老北京民俗文化这一块,一年收入3000万没问题;中医药厂建起来后一年3000多万没问题。
中国就是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农村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不能丢。北方就应该是青砖灰瓦的风貌,南方就是水乡的样儿,什么地区就该是什么样儿,建成各种特色,体现本地区文化。我们高碑店是明清时代的风格,古香古色。在千年古村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历史文化,提升古典家具档次,占领中国和世界的高端家具市场,促进高碑店经济的稳步协调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