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1:54
改(拼音:gǎ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是指更改、变换、交替。特指纠正错误,引申指修正。金文用作人名。
会意兼形声字。从攴,从己(己亦声)。形旁攴为手持器械治事状,表示改字本义与治事有关,形旁兼声旁己,像弓箭上的细绳,含约束意,表示改字本义与此有关且表声,改与己同为见纽之韵。改字见于西周(字形2),初时借用攺(yǐ)字为之,与攺同作“A”,为同形字。战国之时,绝大多数改字承袭西周以来从攴从巳的借用字形,稍有变化的侯马盟书中的构件巳作“B”、“C”、“D”,由蛇形变成近似于跪跽的人形,攴旁也有“又”下加饰笔者。当时最主要的变化还是声旁巳改作己(同为之部),这样改就正式从攺字中分离出来,不再具有同形字关系。《古文四声韵》所载从己声的改在当时是罕见的,但取得主流地位,为《说文》肯定而行用至今。楷书作改,是小篆的笔势变化。或从殳作“E”,俗体。《说文》本义是“更”,更改、变换、交替。《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金文用作人名。又通“戒”,禁戒。
更也。从攴己。李阳冰曰:“已有过,攴之卽改。”古亥切
更也。
双声。
从攴。已声。
或无声,误。古亥切。一部。
《唐韵》古亥切《集韵》《韵会》已亥切《正韵》居亥切,𠀤音輆。《说文》:更也。注:李阳冰曰:已有过,攴之卽𢻰。《五经文字》:𢻰从戊己之已。《易·益卦》:有过则改。
又《井卦》:改邑不改井。
又姓。《广韵》:秦有大夫攺产。
又《韵补》:叶荀起切。张衡《思𤣥赋》:私湛忧而深怀兮,思缤纷而不理。愿竭力以守谊兮,虽贫穷而不改。《说文》:从攴作𢻰。攺、𢻰。
(书法来源:)
(音韵资料来源:)
◎ 赣语:gai3
◎ 客家话:[梅县腔] goi3 goi5 [海陆腔] goi3 [客英字典] goi3 [陆丰腔] goi3 [东莞腔] goi3 [沙头角腔] goi3 [客语拼音字汇] goi3 [台湾四县腔] goi3 [宝安腔] goi3
◎ 粤语:goi2
◎ 潮州话:goi2
◎ 韩语:KAY 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