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

更新时间:2023-11-27 17:03

放射性炎是由于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轻者无症状,炎症可自行消散;重者肺脏发生广泛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致呼吸衰竭。

病因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严重程度与放射方法、放射量、放射面积、放射速度均有密切关系。放射野越大发生率越高;大面积放射的肺组织损伤较局部放射为严重,照射速度越快,越易产生肺损伤。其他影响因素如个体对放射线耐受性差,肺部原有病变如肺炎、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再次放射治疗等均易促进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某些化疗药物亦可能加重肺部的放射治疗反应。老年和儿童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差。

临床表现

轻者无症状,多于放射治疗后2~3周出现症状,常有刺激性、干性咳嗽、伴气急、心悸胸痛,不发热低热、偶有高热。气急随肺纤维化加重呈进行性加剧、容易产生呼吸道感染而加重呼吸道症状。并发放射性食管炎时出现吞咽困难。若放射损伤肋骨,产生肋骨骨折,局部有明显压痛。体检见放射部位皮肤萎缩、变硬,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摩擦音。肺部广泛、严重纤维化,最后导致肺功能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出现相应征象

检查

1.肺功能改变

肺放射性肺炎和纤维化都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顺应性减低,伴通气/血流比例降低和弥散功能减低,导致缺氧。有时胸片尚未发现异常,而肺功能检查已显示变化。

2.X线表现

多数于停止放疗一月后,肺部出阴影。急性期在照射的肺野上出现弥漫性片状模糊阴影,其间隐约可见网状影,酷似支气管肺炎或肺水肿。病变的范围与胸廓表面照射野一致。慢性发生肺纤维化,呈条索状或团块状收缩或局限性肺不张纵隔胸膜心包有大量粘连,纵隔向患侧移位,同侧横膈升高和胸廓塌陷。

诊断

必需根据照射史、受照剂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x射线等辅助检查所见,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肺部疾患,方能做出正确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放射性肺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要点是结合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多项检查等综合判断

1.非放射性肺炎

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球菌性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以及某些抗癌药物如博来霉素等所致药物性间质性肺炎等。

2.肺结核

3.肺部肿瘤

包括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和肺部转移性肿瘤。

治疗

为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应严格掌握放射总剂量及其单次剂量分配、照射野大小。乳腺癌作放射治疗,最好作切线投射,尽量避免肺部的损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呼吸道症状及体温升高。X线检查发现肺炎,应立即停止放射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肺部继发感染给予抗生素。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效,一般采用泼尼松治疗。抗凝疗法治疗小血管栓塞无效。给予氧气吸入能改善低氧血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