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2 13:32
政治营销是营销方式与宏观营销模式思维。政治营销的出发点是政治服务于人民和企业,企业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响应政府的号召力而产生的一种营销行为。
“政治营销”一词是美国学者斯坦利·凯里在1956年出版的《专业公关与政治权利》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在凯里看来,民主化浪潮在二战后的蓬勃兴起促进了一种新型社会权利关系的形成,政治家必须采用劝说和说服的方式,借助营销的理念和工具,才能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1994年,布鲁斯·纽曼在《营销总统》一书中,以1992年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为例,阐述了政治营销的相关概念,并建立了一个较全面反映总统竞选全过程的模型。为了与营销战略相吻合,纽曼沿用了营销学的“4P”划分法,并提出了政治营销选举的“4P”概念,即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传播(promotion)、民意(polling)。但迄今为止,政治营销学仍未确立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独立的学科特征,对于我国学者来说,“政治营销”更是一个新鲜的概念。
政治营销师是特定政治行为主体(政治候选人、政党、政府、利益集团、说客等)在全面调查和评估政治和社会环境基础上,明确价值,定位目标,选择战略,并运用有效的营销手段与众多社会行为体进行信息沟通、理念交流和产品服务交换,以获取民众的认同和合法性支持,最终改变社会行为体的行为,进而实现其政治目标并取得政治权力或权利的活动、形式、关系过程。
政治营销是一系列的政治关系的交换程序。这些程序包括候选人、政党、政府、政治游说者及利益团体,通过分析、研发、执行和管理政治战略,来影响公众观点、推广政治理想、赢得选举、颁发律法及公投认可等,以满足人民和社会团体的需求。
(1)狭义的政治营销就是指政治候选人和政党开展的竞选策略和选战过程。
(2)广义的政治营销则不仅包括政治候选人和政党开展的竞选活动,而且包括政府获取民众支持行为、利益集团游说政府改变决策行为,以及大众传媒操纵公众舆论对政府施加影响进而左右政治家行为的活动。
1、目标的政治性。品牌政治营销的公益化即借助于政治法规、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的发言而策划和实施的公益活动。比如,2003年非典期间,很多企业和团体捐款、捐物。政治营销的公益化其落脚点是执行公益活动,但实施公益活动的原因是响应某个政治人物的讲话,或顺应某个政治事件。如长虹电器的“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海信的“海信,中国芯”等。
2、手段的商业性。诸如联塑市政管道、三元牛奶标榜的政府报告特需专用等,都是为宣传本企业品牌、树立好口碑的手段。
3、行为的活动性。政治营销往往以公益活动的方式开展,如佳洁士的“爱牙”免费咨询。
4、运行的法治性。政治营销相应国家号召或是政治人物讲话,本身就是依法、护法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