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5 17:22
政治风险主要包括政权风险、制度风险、政局风险、政策风险和对外关系风险等。因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更带有根本性,其他方面的风险最终都有可能传导和反映到政治领域,因此政治风险对其他方面风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确保政治安全,才能有效维护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国防和军事等其他领域的安全。
政治风险主要包括政权风险、制度风险、政局风险、政策风险和对外关系风险等。防范政治风险,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党的政权稳定、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政治前提。
政治风险在风险系统中带有根本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构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和军事等各个领域,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出现风险。而在所有的风险系统中,政治风险因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更带有根本性,其他方面的风险最终都有可能传导和反映到政治领域,因此政治风险对其他方面风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确保政治安全,才能有效维护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国防和军事等其他领域的安全。正如有学者所言,“所有的安全事务都属于政治范畴”。
政治风险关系党的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在当代中国,防范政治风险,维护政治安全,就是要坚定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我国宪法的权威和尊严。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
政治风险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当前国际国内风险因素日趋增多、纷繁复杂,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呈现多维度风险交织、多领域风险叠加的趋势。其中,政治风险因素在经济、金融、科技、文化等方面风险因素作用下容易被放大。一方面,敌对势力不愿看到由大向强的中国顺顺当当发展壮大,不断强化对我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还可能反弹,新问题不断出现,“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这些容易诱发政治风险的因素,如处理不当、把控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从国际上一些政治风险的防范和处置的经验教训来看,要有效、快速、精准地防范各类政治风险,关键是要科学认识政治风险的基本特征。
从关系状态看,政治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关联性。政治风险在任何政治系统运行过程中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客观承认、积极面对、理性对待,既不能视而不见、掉以轻心,也不能片面夸大、谈险色变。同时要看到,政治风险是政治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矛盾状态下,政治风险是对立性的一种表现,政治安全则是统一性的一种表现,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会发生相互转化。政治风险往往与特定的政治时机、政治事件、政治形势等紧密相关,特别是在利益重新分配、权力交接、突发事件爆发、国际性政治事件传导时,极易引爆触发。前些年发生的乌克兰“颜色革命”, 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政局突变和持续动荡等,均属于此。
从表现形态看,政治风险具有隐性和显性。马克思指出,危机的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的危机。风险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危机才有可能发展为现实,政治风险同样如此。当矛盾双方对立的关系占主导地位,就可能表现为冲突的状态,政治风险就呈显性;当矛盾双方统一的关系占主导地位,就会表现为安全的状态,政治风险会隐藏在安全背后呈隐性,社会不会发生大的失序状态。当然,政治风险的隐性和显性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从作用方式看,政治风险具有突发性和传导性。政治风险通常是特定时机、背景因某些偶然因素而引发,其成因及演化过程包含较多不确定性,因而具有突发性强、变化快等特点。特别是信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传播发酵快、风险流动性加大、关联性增强,容易诱发境内外互动、跨区域联动、跨群体聚合,一地的政治风险往往与其他地方出现传导效应,一项政治风险有时会引发多项政治风险,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风险也有可能演变成为政治风险。如金融风险会导致资本贬值、通货膨胀,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冲突,最终转变为严重的政治风险,国际上曾发生过许多此类事件。
从影响程度看,政治风险具有整体性和局部性。政治风险本身具有两面性,处理得好,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处理得不好,小风险会演变为大风险,局部性风险会发展成整体性风险,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执政地位的巩固。但无论什么类型的政治风险,作为执政党都必须加以有效防控,否则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给执政地位造成危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深入发展,政治风险一旦触发,极有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连锁反应,容易从局部性风险演变成整体性风险,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和重点防范。
政治风险不等于政治危机,只要应对科学得当,就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当然,防范政治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突出重点、综合施策。
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苏联解体的教训说明,党员数量的增长并不能保证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如果自身不过硬,随着权力增大以及与群众距离的拉远,即使有再好的承诺,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还会导致丧失执政地位的悲剧。因此,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筑牢政治风险“防火墙”。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敌对势力始终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和我们党的长期执政。无论是内部风险还是外部风险、多发风险还是偶发风险,我们都要有预判应对风险挑战的高招、防范化解风险的“防火墙”,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应对有方。尤其是对“网络政治”等新的政治现象,一定要树立“网络边疆”意识,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切实筑牢网络空间“防火墙”。
确保重大决策无偏差。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同时也会带来政治风险。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举措等陆续推出,必须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科学论证、全程监督、责任追究、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决策失误,防止因决策失误导致政治风险,避免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
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和重要优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好传统,为人民群众建立发表意见建议的畅通渠道,尤其是让群众能够及时反映不同意见。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建设的主人翁意识,构筑起防范政治风险坚实的群众基础,真正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