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9 16:34
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故乡”一词,赐予许多雅称。
《乐府诗集·木兰诗》:“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桑梓 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后用作对故乡的代称。柳宗元《闻黄鹏》诗:“乡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家山 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梓里 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诗:“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
故国 杜甫《上白帝城二道》:“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乡井 崔桐《酬李补阙雨中寄赠》诗:“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
乡关 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国 苏轼《游寒山寺》诗:“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客人多。”
乡邦 鲍照《还都口号》:“君主迟京国,游子思乡邦。”
乡曲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千古绝唱一直流传,不只是因为这是刘邦的作品,而是表达了无数人心中的故乡情结。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故乡的云》(小轩作词,1984年)是一首传唱至今的台湾歌曲:“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踏著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芳香。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飘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故乡情结也扎根于飘泊异乡他国的商人中,如1934年初,南洋实业家陈嘉庚毅然宣布企业全部停闭,由银行公举收盘员,核结清理,毁家兴学。之后陈嘉庚把自己在新加坡的3座大厦卖了,继续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由此得来。 故乡情结也存在那些一丝不苟的技术人员身上。如有人评价聂文涛的技术演讲说,完美的人格需要修身、齐家来成就。家乡人,知根知底,只有真诚才能面对。归故乡,成为所有中国人最高的人格满足。
在建国之初,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邹承鲁、梁思礼、胡济民、卢肇钧,等等大批科学家依然返回祖国,必将永远激励后世莘莘学子。
故乡情结,根源于童年时代对一生的影响。与爱国精神具有相同的心理根源。因此,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