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 20:29
敏而好学(拼音:mǐn ér hào xué)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公冶长》。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敏而好学”。
孔文子,姓孔名圉,是卫国的大夫。孔文子“文”的来源,是中国古代的谥法,就是一个人死后的定论。这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只有中国历史文化才有,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中国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他死后留下万世的骂名。因此他们为国家做事情,要想争取的是万世之名,不愿死后替子孙留下臭名,更不愿在历史上留个骂名。
皇帝死了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曾国藩,后人称他曾文正公,“文正”两字是清朝给他的谥号。死后的评语够得上称为“文成”“文正”的,上下五千年历史,虽然有几亿的人口,其中却数不出几个人,最多一二十人而已。
孔圉是卫国大夫,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敏”是聪明的意思,而一个人的聪明与先天遗传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要靠好学和不耻下问。仲永五岁能作诗,而最终却“卒之为众人”,因此只有先天的聪明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好学才能不断进步。孔子认为孔圉不论是否存在什么缺点,只要他具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品德素质,就够得上谥以“文”字了。这八个字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一个人如果天资很聪明,往往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不愿再多学习,多进步,而孔圉能做到既聪明敏捷,又喜欢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因此非常难得。一个人如果比别人的地位、成就高的时候,往往会为了保持自己的面子,而不肯向在下者去虚心求教。孔圉能放下架子,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就更为难得了。这两种品质都是提升个人修养中非常难做到的。孔子对孔圉的评价,也正是孔子对于个人修养和教育学生的主张。
“敏而好学”指聪明而又喜欢学习。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汉·刘向《说苑·尊贤》:“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
唐·房玄龄《晋书·列传·第五十八章》:“许孜,字季义,东阳吴宁人也。孝友恭让,敏而好学。年二十,师事豫章太守会稽孔冲。”
唐·令狐德棻《周书·列传·卷四十二》:“萧圆肃字明恭,梁武帝之孙,武陵王纪之子也。风度淹雅,敏而好学。纪称尊号,封宜都郡王,邑三千户,除侍中、宁远将军。”
元·李文蔚《圯桥进履》二折:“圣人道敏而好学我心间也倦怠,不耻下问更忒分外。”
刘绍棠《蛾眉》:“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