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祭祀

更新时间:2023-06-14 11:40

数百年来,当地牧民始终敬仰、供奉着本家族或部落传承的敖包。草原上每年都要举行多层面的敖包社祭活动。

起源

旅游中心所祭祀的“格根查干敖包”,原本属于本土牧民祭祀的古老部落扎萨克敖包,曾经由博教(萨满教)大师开光,后来的佛教高僧对这座敖包又融入了符咒,实属拥有“灵性”的正宗敖包。旅游中心为了充分展示远古敖包文化的魅力,按照蒙元时期形成的敖包规则予以拓展,即以故有的敖包为核心,由12座统一的小敖包,分布于规则的圆周线上,簇拥着主体敖包。蒙古族历来崇尚数字的“13”,认为这个数字既是成功的起点,又是万事大吉的象征。这种由“13”组合而成的敖包寓意深刻,“10”是一个整数,有整合之意,“3”是一个全数,即代表着天、地、人的统一体,象征着完美无缺的苍天之力。源于远古时期的博教,根据其长生天学说“上苍有99重天,下有人间轮相属年和谐共存”之理念,主体敖包的石壁上制有祭典长生天的99盏灯座,体现着其三元结构的完美与蒙元时期正宗敖包的风采和神威。

祭祀过程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这座敖包传承已久的大型祭日,整个祭祀仪式依然按照传统礼仪进行。头一天,要对敖包进行全面装饰,将象征敖包魂魄的苏鲁锭的古格力(蒙古语马鬃)、敖包顶上的鲜树枝、五彩拉链等装饰全部更新。祭日这天,世代祭祀这座敖包的牧民穿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涌来,把从家带来煮熟的全羊和奶制食品摆在祭祀台上,然后每家的户主焚香举灯,并在彩色拉链上拴上憧憬美好吉祥的哈达,意味着向敖包神灵报道。

祭祀仪式开始后,一边由博教大师击鼓跳跃出场,吟唱博教传承的祭天诗文,祈求长生天恩泽于大地富庶生机、远离邪恶,一边由喇嘛们奏乐诵其藏经“纳木达格桑”,祈祷天下安泰、福满人间。此刻,牧民们无比虔诚地向天地万物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而且频频举起手中的招福桶或替代食品,顺时针方向摇晃着,齐声高呼“呼瑞艾”(天赐吉祥福禄惠顾于你我他和天下万物生灵)。 祭祀仪式结束时,所有民众举着招福桶,继续呼喊“呼瑞艾”,按顺时针方向绕敖包转三圈,意思是敖包神灵使他们与天地取得了心灵上的沟通,再次亲近了大自然,示意感激之情。

精神内涵

被称为“马背民族”的蒙古族,祖祖辈辈与马相依为命,神奇的骏马曾使蒙古民族名扬四海,走向辉煌。骏马是蒙古民族的精神寄托,那格根查干敖包有一匹皈依神性的白云骏马,平时独来独往于草原深处。曾有传说故事:被敖包神灵呵护的那匹神驹,拥有腾云驾雾、万里行空的本领。祭祀敖包那天,要把“天马”请到敖包山上来,广大牧民向敖包神灵祈祷祥和安泰的同时,还要向心目中的神马进行顶礼膜拜,希冀神马给草原和民族带来吉祥好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