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0 12:53
教(拼音:jiào、jiāo)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由表示手持器械施教的“攴(pū)”和表音的“爻”组成;后增添表示儿童的“子”。合起来表示督促、引导学习。“教”的本义是教导、教育,特指传授某种知识或技能,读作jiāo。教又有使、命令之义。又可以写作“叫”,读jiào。引申指某种学说或学术派别,又引申为宗教。
“教”字在早期甲骨文中写作图1,右部是攴,左部是爻(yáo),“爻”有时少写一个“ㄨ”(图4)。稍晚的甲骨文在下部增添“子”字(图2、3、4)。“攴”的古字形像一只手拿着一根小木棒之类的东西,在此可以理解为教师手中拿着教鞭。“子”表示孩子、儿童。“爻”在这里表音的声旁,说明“教”字的读音与“爻”相同或相近。合起来表示一人手持戒具督促(孩子)学习。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爻”是被教鞭轻轻抽打的象征性符号。也有人认为:“教”甲骨文形体左上是筹码,左下是孩子,左右合起来表示孩子学习筹算的意思。右边的“攴”,是手持戒具,监督孩子学习。这几说虽有分歧,但用戒具施教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确定“教”的本义就是“教育”“教导”的意思。甲骨文的“教”字也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特征:教育开始于孩子、儿童,而这种教育又是严格的带有强制性的棍棒教育,它充分体现了棍棒底下出人材的“上施下效”的传统教育思想,当然,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实行的往往是最严厉的刑罚。从“攴”、从“爻”的“教”字体现了古代教育对象扩大,它将教育由过去的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扩展开去,包括对所有的人(主要是奴隶)的教育。
金文字形分三个方向发展,一是沿袭早期甲骨文(图1),《说文》古文字形就由此字形演变而来;这一字形延续到战国后就失传了。另一个分支沿袭后期甲骨文(图2、3、4),小篆由此演变而来(图13);少写一个“ㄨ”的“教”的异体(图4)到战国后失传。隶书(图14-16)由小篆演变而来,但左上部的“爻”变化出了多种写法,其中一种是将其写作“耂”,与下面的“子”结合成“孝”,就是新字形楷书的“教”。
任何教育总要拿出一套思想、理论、知识,技能来叫人学习。一些系统化的超自然的思想,比如上帝造人、灵魂不死、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等,但由于它们也有一套学说叫人信奉,所以就把这类思想学说统称为“宗教”,简称“教”。信教的人就叫“教徒”。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是一种政治理论,并不是宗教思想,但由于在封建社会时代的中国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就被称为“儒教”或“孔教”。由于这一学说以“礼”为核心,所以又叫“礼教”。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卷三】【教部】古孝切(jiào)
(敎)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凡教之属皆从教。
𧧿,古文教,
𤕝,亦古文教。
“(敎)上所施,下所效也”注:教、效叠韵。
“从攴,𡥈”注:𡥈见子部,效也。上施故从攵,下效故从𡥈。古孝切,二部。
“𧧿,古文教”注:右从古文言。
“𤕝,亦古文教”注:從攴,從爻。
古肴切,平肴見 ‖ 爻聲宵1部(jiāo)
敎,效也。又古孝切。
古孝切,去效見 ‖ 爻聲宵1部(jiào)
敎,敎訓也。又法也,語也。《元命包》云:“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謂之敎。敎之爲言傚也。”古孝切。十一。
【卯集下】【攴部】教(敎)
古文:𤕝、𧧿
(jiào)《广韵》古孝切。《集韵》《韵会》《正韵》居效切。並音较。《说文》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释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广韵》:敎,训也。《玉篇》:敎,令也。《易·观卦》:圣人以神道设敎。《书·舜典》:敬敷五敎在宽。传:布五常之敎。
又《礼·王制》:明七敎,以兴民德。注:七敎,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賔客,朋友也。《周礼·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敎。注:敎所以亲百姓,训五品,有虞氏五,而周十有二焉。《礼·曲礼》:敎训正俗,非礼不备。《荀子·脩身篇》:以善先人谓之敎。
又蔡邕《独断》:诸侯言曰敎。《正字通》:谕告之词,其义与令同也。
(jiāo)又《广韵》古肴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肴切。並音交。义同。敎字从𡥈从攴。
【规范提示】“子”的横改提。
【写法】“孝”“攵”大致等宽,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攵”高。“孝”,“土”在左上格,下横在横中线上侧;长撇从右上格竖中线起笔,穿过长横撇向左下格;“子”,㇇(横撇)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末笔提收笔于竖中线。“攵”,首笔撇的撇尖抵田字格中心;第三笔撇的撇尖伸向“孝”下侧;捺从首笔撇尖起笔,捺脚略低于撇尖。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