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0 18:00
教育消费是对经济增长实具重大意义,尤其在内需
教育消费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一样将成为每个人必要的消费,而且比衣食住行用的消费增长更快。最近5年,在上海的消费中,教育支出比重每年递增45%。对教育消费这样巨大的需求量,使教育必然成为最
大的培养人才的产业。但教育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以商品交换、追求利润为目的的产业,而是生产知识、物化知识的部门,是生产力再生产的特殊部门,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民族的素质,决不能高收费、乱收费。
某些中学的招生情况却令人堪忧。不但收费极高,而且在学生选录方式上也很不规范。举我比较了解情况的北京一所中学为例。这个学校今年共招初中一年级学生600多名,其招生简章所示:其中免学费和赞助费的占10%左右,其余均为交费,交费中分为半免部分,分别为免学费(每年8000元,三年24000元),但要交赞助15000元或30000元,或者免去赞助费、交学费三年共24000元;不少是全费,即赞助费3万元,学费24000元,如果是户口在外地的学生(即所谓“借读生”。这种称谓和有关借读生的某些措施、规定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小孩心理的成长,有利于民族亲和力的增强和民族的团结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尚待以后商榷),不管素质及学习成绩如何,一律要求在以上基础上再交1万元借读费,还有的学校收费更加多,赞助费动辄喊价5万、6万,甚至10万元。以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学校为例,加上另外两个班一律收费6.3万元,平均每个入校的学生得交费4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生活费和其他各种开支。这种费用在目前95%的家庭难以承受。我国夫妇月收入3000左右的并不多,即便达到3000元的水平,这也是相当大的压力,这还仅仅是初中,还有高中、大学,家长还要面对住房改革、医疗制度改革,从终身教育的高度来看,还有自身的教育费问题等一系列社会转型时期的问题。这种状况,即使家长承受巨大压力,也不利于那些进入这种学校的小孩的心理素质培养。此外小孩的教育支出如果太高,超出了家庭的收入的50%,实际上,按这种学校的收费情况与学生家庭平均收入相比,已达60%以上。那么势必减少家庭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教育改革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个别学校在教育体制方式的改革上先行也是对的,但任何事情都得适度,都得全面考虑。比如,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教育条件好一点的学校适当收取比一般学校高的费用是应该的,对户口在外地的学生适当收取“借读费”也暂时能言之成理(从长远说来,其父母无论在京兴办企业,还是务工,都得承担与北京市民同等的义务,都得根据收入情况纳税,包括教育附加税,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就应该享受与北京市民同等的基本权利),但如果收得过高,或掺杂某些文化歧视,则为法理人情所不容。
特别要指出,某些公有民办学校因其知名度和其他条件的关系,其收费标准比私立学校还高。按理说,公有民办学校其办学基础、场地、设施、无形资产很大部分是属于全民的,是历史的积累,不管是否转为民办,国家是否再投入教育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应该承担部分义务教育的责任,因此,其收费应适当低于私立学校或新起的民办学校。这样才较为合理,较为公平,也比较贴近我国发展教育的基本性质
。其次,录取学员方式的不合理。还是举我上面提到的那个学校为例。其对学员的录用从形式上看来极为严格,不仅要看学生学籍卡、成绩单、各种获奖证书原件,还要亲笔填写申请表,但一些各方面情况均佳的学生,被排在免费或半免费的标准之外,需交纳3万元的赞助费加2.4万元的学费。人总有个比较心理,小孩同样对自己有个基本的评价。比较的结果是大惑不解。若家长去问校方招生办人员,答曰:那就是“活动”没有发挥好。
“活动”也是个新名词。教育部已明确规定任何学校招收初中生不得考试或变相考试,于是“活动”一词出现了。这种活动,不是考试,酷似考试,否则无法解释。而且比起传统的考试更糟糕,短短的一次问答,随意性极强,误差很大,缺乏科学的、明确的标准,况且,即使这种“活动”可以作为选录生员的参数,但也不应是最重要的依据。我个人认为,这种“活动”方式唯一得到的好处可能是校方取得了一个对学生提高收费标准的借口,因而应该缓行,至少应该大力改进。
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因为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对振兴社会经济、科技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消费、教育产业化是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我们不重视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加以纠正,使教育消费逐渐规范,那么,无论是教育消费还是教育产业化的推进,都难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家长的教育消费心理也应调整,孩子不一定要进这种高收费学校才能成才。人才的培育需要社会特别是家庭的配合,况且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伴随人的终身。如果初中时代就耗费了大量的资金,那么到以后又怎么办?望子成龙心太切,往往适得其反。
家庭储蓄教育经费居首对一个家庭来说,在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消费的基础上,教育消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大都把存款用到了培养子女成才上。据中国人民银行第16次城市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家庭存款,除正常生活支出外,用于子女教育的占首位。购买家电、衣着等消费品居其次。 有人算过一笔账,从小学到初中,国家规定是义务教育,学生除生活费用外,仍需部分支出。从初中到高中、中专、技校,则支出更大。总之,从小学算起的这一阶段每名学生需2万元以上的花费。而一名大学生除学费外,每年还需支出3000元至4000元左右的饭费、住宿费等生活费用,这样一名大学生一年至少需要5000至6000元。四年大学生活,费用大约在2万元至3万元左右。如此大的教育经费数目,对一般家庭来说一下子很难支付得起,所以许多家庭从孩子上小学时就开始为孩子存款。家长们除了每月将固定为孩子存的钱数存入银行外,孩子们过年过节时得到的压岁钱,有的也作为教育经费存入了银行。而且许多家庭轻易不舍得动用这笔存款。因为家长们坚信,虽然教育消费是消耗性支出,但另一方面也具有投资性,“付出总会有回报”。
如今随便问起哪个百姓,生活中最大的压力是什么,十之八九都会提到看病与子女上学两大难事。而子女上学之所以成为两大难之一,主要在于学校乱收费一年胜似一年。而学校为什么乱收费,原因固然很多,但在笔者看来,最主要的是以下三条。
一是学校的角色定位问题没有解决好
按说,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应该是列入国家教育编制的事业单位,享受全额经费拨款而运行的。可是在很多地区,教育投入不到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比比皆是,要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就 必须利用自身的资源、通过某些创收手段来实现。而从政府官员、教育主管部门以至社会各界,对这种方式竟也“习惯成自然”地予以认同。久而久之,学校的社会性质,就逐渐演变为事业单位不像事业单位,企业不像企业的“杂交体”,这样的角色是一种尴尬,同时也因为其解释空间、运作弹性都比较大,而为“灰色创收”提供了方便。
二是搭车收费泛滥,收支一条线难填欲壑
向学生家长收取额外费用,确有因“办学经费不足”者,但是,打着这个旗号收费的,混水摸鱼搭车者也确实不在少数。而在办学经费到底足还是不足,多少才算“足”,如何使用才合法,怕是从来就没有个统一标准。如果把教育经费都当奖金发了,都投入到办公舒适、生活享受之中,经费怕是永远不够。此外,资金“体内循环”、收支一条线式的学校财务制度,为乱收之费直接转化为教职员工的福利创造了条件。
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
客观上形成学校与家长在乱收费问题上存在着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及发展不平衡是个历史现象,改变这个现状决非一朝一夕。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竞争心态可以理解,将权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关系资本等引入这些竞争,是这种“默契”的存在基础。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些资本的介入,乱收费的势头也会小很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无论从个人、社会还是国家的角度来看,学校违规收费的黑洞现象,都是贻害无穷的。教育消费黑洞的存在,从一方面透射出我国教育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深入改革教育机制,仍然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因此,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还学生一个合理平等的教育权,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教育乱收费
近年来,中小学教育乱收费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不仅败坏了教育声誉,损害了教育形象,在经济落后地区更成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最主要的障碍。从更深层次上说,教育乱收费还成为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以及导致教育不公平的诱引。正因为如此,国家多次下大力气整治教育乱收费,各种治理 措施虽初见成效但效果并不明显,往往是某项措施刚一实施时乱收费现象稍有收敛,但很快就会恢复原状甚至变本加厉。由此可见,教育乱收费已经成为一个“顽症”。“顽症”之“顽”主要在于病因复杂。归结起来,教育乱收费的病因主要在政府、学校、家长、制度、执法等五个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当政府无力投入或不愿投入或投入不均导致学校经费不足或不均衡时,学校便自然要另辟它径筹资。学校的利益驱动:学校热衷于收费自然有经费不足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和利益有关,在教师福利并不算高的情况下通过收费积累福利基金是重要的动机。家长监督不力:家长监督学校的收费本是天经地义,然而现实中家长监督的约束力却几乎为零。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家长对收费制度规定并不知晓,不知究竟哪些费用是该收的哪些费用是不该收的;另一方面即便知道收费制度规定也出于担心日后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的“手心里”遭到“报复”而敢怒不敢言。制度不完善:如一些省试图通过“一费制”彻底根治乱收费,然而由于制度设计不完善,在“一费制”之外又通过“其它项”开了另收费的口子,大大降低了治理的效果。执法不严: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乱收费只重检查不重处理,这实际上是对学校乱收费的纵容,也是导致家长不敢监督的原因。
教育就是通过学习获得或发展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资本论》第1卷第195页)教育可以看成是无形的产品,而且是一个特殊的消费品,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其双重的特性上,即投入与产出。 投入,是指受教育必须要进行各种投入。这种投入所包含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因为受教育的主体是人,一个人要想获得能够从事社会生活的某种技能,广义上讲,应包括各种消费,如吃、穿、住、用、行等。因为这些方面的消费是受教育主体获得技能的前提。从狭义上讲,应包括各种正规教育、培训、自学、实践及其他途径获得知识、技能的消费。这种投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购买,即通过支付一定的货币,受教育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教育。所以,这种教育消费,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产出,是指投入后形成的结果。受教育主体通过教育消费,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这种结果构成一定的人力资本。换句话说,受教育主体获得了自身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技能。
针对教育这一特殊消费品,我们从父母自身及父母对孩子两个方面来看消费者的教育消费心理。
消费动机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动机是推动并维持人们活动的内在心理因素,是使人去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动力。动机产生于需要,甚至可以说动机的本质就是需要,而需要的产生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刺激,一是生理上的刺激,二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随着社会的发展,后一种刺激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刺激将显得愈来愈重要,消费动机的社会性就体现在其中。通过教育消费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多地是为适应社会的需要。综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上大学热,出国热,以及考研热,就反映出社会需要对人们教育消费的影响。
消费者个性心理的多样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消费者有其不同的个性心理和行为差异。从教育 消费的角度讲,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具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就父母来说,其教育消费心理,既表现在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上,也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就其自身来说,成就需要是其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科学技术不仅进入生产领域,也不断渗透到消费领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个人,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然要求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孩子的教育,由于我国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家庭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很高。但是,由于受到父母本身个性的影响,其心理表现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这种心理在城市表现尤为明显。孩子多才多艺或有一技之长是望子成龙家长们最大的心愿。据调查,90%的父母期望子女将来能走进大学的殿堂。而在农村,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能够光宗耀祖。②尽义务的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家长,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认为子女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心理。③正确培养孩子的心理。这种心理能够从子女的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
消费者的大众心理和竞争心理
大众心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而形成的。大众心理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自发性,在现实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是趋同、赶时髦等。例如文凭热,十多年来我国成人教育一直处于兴旺的状态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状况,从受教育主体来讲,盲目性很大,多数人并不是从自身的实际需要考虑,其结果,教育投入效果较差。从子女的教育上看,进重点班,考大学,上特色班是众多家长的心理,这种心理,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就现实来看,考入大学的毕竟是少数,考不上大学应如何打算,这一问题往往被家长忽略了。竞争心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社会越发展,竞争越激烈,为了实现人生更高的价值,竞争的心理必不可少。在现实生活中,竞争表现在各个方面,如上学,就业。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教育消费是人们重视的一个方面。城市的教育消费高于农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的竞争要高于农村。近些年来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大幅度增长。
不同职业的教育消费心理
不同职业的消费者,认识事物的价值观不同,对自身应受何等教育认识不同,其心理也不同。从事对个人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职业的人,比较注重自身教育的投资,有时甚至会牺牲一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受成就感的驱使,更注重自身的教育。反之,素质较低的人,反而不重视自身的教育,更多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有的甚至追求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对此,需要给予正确引导。
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
这是一种追求高境界的需要。这种需要对教育的需求心理有其特点,即注重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满足。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可以尽自己所有投入到自身的教育上。有这种心理的人,他的人生欲很强,其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令人感叹。
家长自身的教育消费行为
1.从众行为。这是一种人云亦云的典型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的求知欲不断增强。但另一方面,由于其盲目性的特点,会给我国的教育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使我国的教育消费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2.刻意追求行为。这是一种目标明确的行为,其特点是确定一个教育目标后,就会执意追求下去,不在乎教育费用投入的多少,有时甚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牺牲一些物质上的利益。
3.随意行为。这种行为,没有一个具体的教育目标。这种行为的存在,是由于社会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有的人们无法把握而又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为此,适应这种状况,就需要进行投入,以提高自己,否则,就会成为功能性文盲。具有这种行为的人,一种是积极去适应社会变化的人,另一种是被动地去适应社会变化的人。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消费行为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在1996年“百姓关心的经济话题”中,子女教育投资名列第9位,1997年攀升到第7位。由此看出,家长们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关注率呈上升趋势。关于子女的教育,家长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正确引导型。这种行为,能够根据子女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因材施教,比较注重发挥子女的个性特长,绝不人云亦云。
2.管束过严型。这种行为,脱离孩子年龄、身体、心理发展实际,过于严格管束。还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不是严厉训斥,就是拳脚相加。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扭曲了孩子的心灵,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3.过分溺爱型。这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尤为突出。具有这种行为的家长认为,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总是尽自己所能来满足孩子各方面的要求。这种做法,极易使孩子从小养成懒散、任性等不良习惯,由于孩子备受父母的呵护,所以缺乏关心他人和对他人、对自己负责的心理。
4.自由放任型。这种行为,多见于一些工作较忙,或经常出差,或经商在外的家庭。这几类家庭的子女,孩子一般是由他人托管,家庭教育几乎谈不上。由于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有限,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孩子受到不好行为的影响,很容易沾染上恶习。
5.期望过高型。这种行为,期望子女成龙成凤,成名成家。学习要拔尖,考试要百分。平时孩子学习紧张,但节假日仍不放松。这种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超越实际的做法,加重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发育,往往因为拔苗助长,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从上面各种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家长还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行为,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切实际,不能从自身的特点考虑,因需要、因人而施教,特别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教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开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这种状况,与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极不适应。所以,要想使我国的教育上一个新台阶,正确引导人们的教育消费心理和行为,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