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9 08:27
散乐即中国的百戏和杂戏,它是由周代的民间乐舞发展而成的曲艺、杂耍和音乐结合成的一种节目。唐代年间与唐乐一起传入日本。日本对散乐非常重视,朝廷指定散乐户,以演奏散乐为世业,受国家的保护和奖励。
散乐是隋唐时期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据史书记载,在南北朝以后,散乐与百戏为同义词。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歌舞戏、参军戏等形式在内的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它较大程度上概括了民间表演艺术的所有形式。
辽宋金时期皆有散乐。散乐即百戏,它包含着各种民间音乐的新因素。宋代散乐有“杂手艺”、“歌舞”、“杂剧”之称。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载:“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内容更为繁多,系指筚篥、大鼓、杖鼓、筝、琵琶、方响、拍板、笙、笛、舞旋、杂剧、参军、歌板诸项目。散乐中的歌舞表演图象多有发现。如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散乐图。中间有一女舞者。乐队十人,所奏乐器为笙、筚篥、排箫、琵琶、横笛、拍板、大鼓、腰鼓等。此墓有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地券,墓主人赵大翁是兼营工商业的地主。此画对面壁上绘赵大翁夫妇正对坐观赏散乐表演。
隋代散乐规模之宏大,形式之多样,技艺之高超,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唐代散乐有了新的发展,如傀儡戏、军中拔河、戴竿、险竿、绳伎、杂耍、弄猴等。
散乐与伎乐、舞乐相继从大陆传来。舞乐属于贵族,散乐则是庶民艺能,很早就与中国固有的民俗演艺结合,成为孕育后代能乐、能狂言、木偶净琉璃、歌舞伎的母胎,因此在艺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散乐的故乡是西域。所说的西域包括中亚、安息(伊朗)、挥国(缅甸)或遥远的罗马和亚历山大、希腊地区和中国。散乐的内容主要有惊险杂技、魔术、幻术、质朴的歌舞、滑稽模仿等,因此是一种超越地区和语言,即无须取得语言理解,类似马戏杂技团之类的表演。散乐传入日本后,立即受到上下各阶层的欢迎,充分带有庶民性和国际性。在中国至六朝(五世纪)末为止称百戏或杂技,隋朝以后才称为散乐。但我认为六朝结束前,大约周末至汉代(200年前后)已经有了散乐这个称呼,《史记》也曾记载汉代从西域传来散乐的一种幻术,另外唐、宋(400年前后)似乎已经有窟礧子(傀儡戏)的表演。
散乐的名称相对于正雅之乐即庄重典雅的音乐来说是一种自由通俗之音乐。散乐的散是散位、散官的散,宋王溥的《唐会要》散乐一条中记载:“散乐,历代有之,其名不一,非部伍之声,俳优(模仿)、歌舞、杂奏(歌舞),总谓之百戏,跳铃、掷剑、透梯(爬梯子)、戏绳(跳绳子)、缘杆(爬杆)……窟礧子及幻术等等。”
还不清楚散乐是何时输入中国的,不过从记录上看最早的是《续日本纪》卷十二圣武天皇天平七年(735)五月庚申条中关于“乐挊枪”的记载。挊为弄,弄枪为舞弄枪支,即一人持数环站立,另一人在一定距离之外将十几根枪穗投向圆环,这似乎是一咱骑射表演后作为余兴的散乐。另外,十七年后的天平胜宝四年四月,东大寺大佛开眼法会上散乐也混杂在诸种音乐舞蹈进行了表演,当时的装束如今作为御物保存在正仓院。其中同是御物的弹弓装饰画散乐图也是重要资料,虽然不清楚从何而来,但图中形象地描绘了弄丸、踏肩、戴竿等散乐戏。
从以上资料判断,日本在奈良时代已经很大范围地玩赏散乐,因此正如上述所说的一样,散乐应该与伎乐、舞乐,最晚也是与舞乐同时进入日本的,并同样是受到宫廷保护的曲艺。桓武天皇延历元年(782)有记录显示,在平安迁都之前散乐户被废止,但没有设置散乐户的记载,所以无法得知散乐何时开始受到保护,奈良时代已经存在散乐户。乐户之民身份卑贱,不被视作公民,但受到免除租庸课役政策的保护。
废除散乐户并不意味散乐的衰退,反而暗示着散乐普及度的提高。散乐原是庶民性的表演艺术,后来受到贵族、庶民两个阶层的欢迎,学习散乐的人不断增加,因此即使不特意设置培养机构也不用担心散乐会失传,这也许就是散乐户被废止的原因。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散乐图。这是辽天庆六年(1116)的墓葬。画面上有一男舞者,乐队十一人。前排五人,两人吹筚篥,一人吹笙,一人击腰鼓,一人击大鼓;后排六人,一人击拍板,一人弹琵琶,两人吹横笛,一人击腰鼓,一人吹排箫。
山西大同北郊卧虎湾二号辽墓东壁壁画散乐图。这是辽天庆九年(1119)左右的墓葬。画面上十二人。右上角有一人,右手执一短杖。其余人员所奏乐器为笛、排箫、筚篥、横笛、琵琶、拍板、大鼓、腰鼓、方响。下方有一舞者。据《辽史·乐志》载,辽国燕乐有《国乐》、《大乐》和《散乐》,并载:“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上述两图即为辽国散乐表演图象。
山西繁峙县岩上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的倦睡宫女图(摹本)。所绘为佛传故事“太子出宫”片断。九名宫中女乐,在歌舞表演之后,疲劳不堪,就地休息或酣睡。地上散乱放置着各种乐器。画面生动地反映了女乐被禁锢在宫中,为人作乐的不幸命运,画面所绘虽是古天竺国的佛传故事,但它正是宋、金社会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
河南焦作金墓散乐画像石。这是金承安四年(1199)的墓葬。共十一人,中间两舞者,右面伴奏者四人,两人吹筚篥,两人击杖鼓;左面伴奏者五人,一人击大鼓,一人击拍板,一人吹筚篥,两人各执手鼓一具,举槌敲击。鼓面边缘饰花瓣,整体似葵花状。金代燕乐中有《渤海乐》、《散乐》。《金史·乐志》:“散乐,元日圣诞称贺,曲宴外国使,则教坊奏之”。此图即散乐中的乐舞表演图象。
【读音】:sànyuè
【释义】:
(1).古代乐舞名。原指 周 代民间乐舞。 南北朝 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
(2). 宋 元 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
《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 郑玄 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
《周书·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
《旧唐书·音乐志二》:“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名百戏。”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今人呼路岐乐人为散乐。”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一出:“因迷散乐 王金榜 ,致使爹爹捍离门。”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
元 汤式 《一枝花·子弟每心寄青楼爱人》套曲:“少不得留与青楼做散乐,倒不眊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