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血莲

更新时间:2024-02-06 19:44

散血莲,中药名。为裸子蕨科植物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 (Thunb.) Diels [Hemionitis japonica Thunb.]的根茎或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台湾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痛,瘀血腹痛,闭经,跌打损伤,目赤肿痛,乳痈及各种肿毒初起。

入药部位

根茎或全草。

性味

味辛、微苦,性凉。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祛风除湿,散血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风湿关节痛,瘀血腹痛,闭经,跌打损伤,目赤肿痛,乳痈及各种肿毒初起。

相关配伍

1、治风湿关节痛:眉风草根茎、凤尾草根各30g。泡酒服。(《贵州草药》)

2、治妇女闭经,瘀血腹痛:(凤丫蕨)根茎15g。水煎,冲红糖服。(江西《草药手册》)

3、治跌打损伤,劳伤筋骨酸痛:凤丫蕨根12g。煎服。或用根30g,酒500ml浸7d。每晚服酒15-30g。(《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

4、治目赤肿痛:鲜(凤丫蕨)根茎(去鳞毛)30g。水煎,加白糖早晚饭前各服一1次。忌食酸辣、芥菜、萝卜菜。(江西《草药手册》)

5、治各种肿毒初起:(凤丫蕨)全草或根茎9-15水煎,冲甜酒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6、治咳血:眉风草根茎一两30g,煨水服。(《贵州草药》)

7、治眉毛风(眉棱骨痛):眉风草根茎磨酒或水,外搽,每日多次。(《贵州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

采集加工

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植株高80-120cm。根茎状横生,连同叶柄基部疏被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40-45cm,禾秆色,向上光滑;叶片草质,无毛,长圆状三角形,长50-70cm,宽2520-30cm,上部为一回羽状,下部为二回羽状;羽片2-5对,互生,基部一对1对最大,柄长2-4cm,卵状长圆形或阔卵形,长达20-28cm,宽10-15cm,一回羽状或三出,侧生小羽片1-2对,近对生,有短柄,狭长披针形,长11-16cm,宽2-2.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楔形或近圆形,顶生小羽片和侧生小羽片同形,但较脚宽大,基部以上的第2对羽片三出或单一,第3对起羽片均为单一;羽片和小羽片边缘有细锯齿;叶脉网状,在中脉两侧各形成2-3行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先端有纺锤形水囊体,不达锯齿基部。孢子囊群线形,沿叶脉延伸,几达叶边;无囊群盖。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1800m的阔叶林下和溪沟阴湿处。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台湾等地。

药材性状

根茎疏生鳞片。叶草质,无毛;叶柄黄棕色,基部有少数披针形鳞片;叶片矩圆三角形,长50-70cm,宽22-30cm,下部二回羽状,向上一回羽状;小羽片或中部以上的羽片狭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脉网状,在主脉两侧各形成2-3行网眼,网眼外的小部分分离,先端有纺缍形水囊,伸到锯齿基部。孢子囊群沿叶脉分布,无盖。气微,味苦。

相关论述

1、《湖南药物志》:“根,散血。治筋骨痛,火眼,经闭。”

2、《贵州草药》:“根茎:祛风除湿,清热止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