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村

更新时间:2024-10-18 14:37

敬德村位于镇海西约13公里,骆驼城镇西边,村委驻地在汶骆路林周停靠站,所辖自然村20个,35个生产队,村常住人口1205户, 2664人,党员总数111名。敬德村村有土地2250亩,其中耕地2150亩,2010年全村可用资金5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4120元。 敬德村位于镇海西约13公里,骆驼城镇西边,村委驻地在汶骆路林周停靠站,所辖自然村20个,35个生产队,村常住人口1205户, 2664人,党员总数111名。敬德村村有土地2250亩,其中耕地2150亩,2010年全村可用资金5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4120元。二、农业生产 近年来经村班子和广大村民的努力,在上级政府大力支持下,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逐步从传统的水稻向草莓、葡萄、桔子、甘蔗、鱼塘、蔬菜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业产值稳步增长。

发展状况

农业以水稻为主,产业结构调整后,原胜光村农民大面积种植雪里烘,腌制咸菜,到邻近市场销售,胜光村有60%农民十几年来从事雪里烘种植——腌制——销售历史,从而使该村村民走上了种菜致富道路,胜光村咸菜从此闻名于各地,很受市民青睐。几年来共投资550万元,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使农用标准化达到95%,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引进“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88家村下属企业,积极引导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目前已有60%以上劳动力从事企业工作,并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兴建了一幢村民服务办公大楼面积1000平方米,建有村老年活动中心1000平方米和村老年活动场所2700平方米。村有党员109个,村固定资产2500万元,村可用收入150万元,07年村工农业总产值8.6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000元。曾先后获得“镇海区级三星级民主法制村”、“镇海区文化建设示范村”、镇海区“新型合作医疗先进集体经”。等荣誉称号。

发展目标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村三套领导班子,同心同德谋发展,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盘活集体资源,发展各项事业,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净化,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优化村容村貌,通过若干年的扎实苦干,把村建设成为人民安居乐业,村级经济不断壮大,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事业

2023年5月27日,镇海区第二家公益老年助餐食堂在敬德村顺利开业。

古迹

杨家垫桥大屋

根据村志资料记载,杨家垫桥大屋最早建于明朝。大屋现存朝南正屋大厅三间,左右两厢楼房五间二弄各一埭。前面都用围墙打起来,各自成为一道小院。门前大厅檐已经被改造,但整体结构比较完整,面积大约有3000平方米。这是中大河边上,自余三村以西到长石桥之间惟一一幢大宅。

大屋的甬道上,有的院子里有正面的木栅栏窗,有的墙角藏着精美的石漏,有的雕花木门保存完好。

风水墩

地方政府兴修水利,在杨家垫桥自然村前开挖一条南北走向的新河,即现在的邵家汇河港。北连中大河,南通邵家汇,而河道北段的出口正好位于村庄的正前方。河道开挖时,村民们在河的出口处保留了一座小岛,将河流一分为二,这样就避免了河水正面流向村庄。当地有句老话是:“河直无风水”。风水墩更像一个河道安全岛,它可以引流水源,灌溉农田,同时保护水闸、桥梁等建筑免受水流冲击,作用极大。

风水墩原来有400多平方米。经过几十年河水冲刷,泥土渐渐流失,现在面积不足300平方米。

颜家桥凉亭

颜家桥凉亭便位于颜家桥旁。这座亭子始建于清代早期,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八根方形亭柱,分上下两层。亭柱用花冈岩制作,内柱圆形,为木结构。从远处望来,近三米高的颜家桥凉亭似是一位饱经风雨的老人。顶上的九条屋脊已经斑驳,瓦楞间的山草绿了又黄。近观亭内,石柱上刻有楹联一对:风雨一亭过客停骖怀陆氏,津梁万古小桥流水忆人家。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