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13 09:33
“数字论坛”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网络文化启蒙、倡导和推动的最重要群体。十多年来,数字论坛成员以专栏、图书、主编杂志、论坛、活动、学术研究、海外联络等各种方式促进中国网络社会的进程。主要成员包括王俊秀、胡泳、姜奇平、方兴东、刘韧、段永朝、吴伯凡、郭良等人,以及众多外围支持和参与的各领域专家学者。
数字论坛成员的活动全方位融合IT产业评论、网络文化、网络思想、数字新知等,强调思想性、责任感,追求有容乃大,关注热点问题,关注重大事件,在中国网络界和整个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数字论坛的源起(王俊秀)
如果我们说80年代谈的是“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话,而90年代则更多的是“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比较,在80年代,谁都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文化人,侃一通“中国人的劣根性”;在90年代,面对悄悄变化着的文明底色,你必须默默地不断调整自己。很明显,一个大于我们存在的事物已悄悄降临,我们已感觉到它的冲击,但却无法为它命名。
“数字论坛”有幸成为这种新文明的阐释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因为极偶然机缘而诞生的“以计算网络为手段联结的圆桌会议形式和沙龙”会越发呈现出它对这个时代的独特影响。
1998年8月的一个周末,我代表《信息产业报》邀请几位关注信息产业的分析家和思想家在京郊举办了一次简朴聚会。可以说那次会议正式达成了IT媒体由“新闻时代”向“分析时代”过渡的共识。“新闻时代”只是简单的信息堆砌,“分析时代”才是真正把信息当成是一种资源来经营。为推动分析时代的到来,首先呼唤的是一批新的分析家。
会议结束后,我提议参会的每一个人回去都就自己对信息文明的看法写一点东西。将近一个月之后,我在《信息产业报》上为这些人做了一个专题──封面文章的题目叫《分析家时代的来临》。
应该说,我当时对所邀请的人员名单是动过一番脑子的。我之所以看重来自社科院的郭良与吴伯凡,是因为他们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少有的对电脑文化有研究的纯正知识分子,参与了中国第一套《网络文化丛书》的编写。在基督教神学和社会理论方面颇有建树的吴伯凡为人们构筑了许多信息时代的“大理论”框架,而哲学家郭良在《南方周末》上的返璞归真的小品文,则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接受了一种新文明洗礼。从《农民日报》到《互联网周刊》,睿智的姜奇平似乎永远沉湎于对未来的幻想之中,这种幻想常常会突破其文字的外表,表现为一种雄辩的激情。在中国IT界,姜奇平以“直接经济”理论闻名,他是中国网络经济理论的重要发言人。
在会上,来自山西的段永朝对发言权提出了质疑。段永朝提出:“作为用户的过滤器,我们该如何说话?”,我深信,伴随着这一问题,段永朝已深深陷于后现代社会关于权力与知识的思考之中。来自清华的博士方兴东的一系列文章可谓给中国IT业写就了一部大型的抒情史诗,读方兴东的文章,就如同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风暴。刘韧则以一种“慢吞吞的激情”完成了对“知识英雄”的素描。不知怎么,面对刘韧,总让人想起围棋世界的少年天才李昌镐。而中国网络事业先行者之一的陆群,作为《网络文化丛书》的主要创意者,多年一直致
力于网络文化与产业发展的研究,在业界颇具影响力。可以说,正是这些人构成了未来“数字论坛”的主干。
认识胡泳是在奥林匹克饭店。那一天海洋出版社的主任编辑齐海峰约请大家出一套关于电脑文化与产业评述方面的书──就是 “数字论坛”丛书。也就是在那一次聚会上,大家提出,应该有一个类似编委会的组织,为中国社会的信息化做一些事情。因为当时张朝阳要邀请尼葛洛庞帝访华,我提出能不能请尼葛洛庞帝做我们的顾问。后来,这件事情在姜奇平、胡泳的努力下成为现实。
这就是“数字论坛”的由来。
“数字论坛”只是一个以数字媒介为基础的沙龙。由于采用彻底扁平化结构,“数字论坛”即使对身处其中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关于数字论坛详细深入的介绍,姜奇平写于2003年的文章《数字论坛人眼中的互联网十年》是比较全面的参考。
1999年1月8日,《数字化生存》译者胡泳正式代表“数字论坛”向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递交了顾问聘书。标志着“数字论坛”正式诞生。
那一时期大红大紫的“数字英雄”,多已沉沦;但“数字论坛”却在默默耕耘中,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至今未失本色。仅举一端,在网上流传的经典中,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数字化名著,几乎全是数字论坛成员的果实:《数字化生存》、《21世纪网络生存术》、《数字财富》、《数字时代的人与商业》、《孤独的狂欢》、《网络创世纪》……等。而其它噪音,早已“尔曹身与名俱灭”。数字论坛这种数字化启蒙中独特的群星灿烂现象,是一种历史现象。
许多人都在问我们,数字论坛到底是谁(或什么),而对我们自己来说,最大的困惑也正在这里。
前些天在万圣书园聚会,负责新浪“数字论坛”专栏的刘书,又提出这个问题。谁来写一写数字论坛?大家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愿接这“脏活”、“累活”。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凡问是“谁”或“什么”,都属哲学上最不好回答的问题。
我这里说“数字论坛”是谁或什么,只是我个人的视点,并不算数,大家公认或历史说的,才算数。
数字论坛的逻辑回顾
在理性缺位的启蒙中,技术成为替代:对现代性的一种新的反应立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本性。所谓本性,就是问“是谁”或“是什么”中的“谁”或“什么”。现代性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历史性,是在追究这个时代的“道”,即:什么是这个时代“合理的”,或什么是这个时代“将成为现实的”。其它问题都自然包含在这个问题之中,比如有现代性,才有现代化,才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其它各种派生的问题。
将网络丛书在京原班人马的全部,加上1998年8月《信息产业报》主编王俊秀邀请的全部IT分析家,合成一路人马,作为出书的班底。这就是人员的来历。
1998年11月28日,数字化领域有影响的媒体知名人士聚集在北京奥林匹克饭店,就“数字论坛”进行了创议性的讨论。大家讨论了数字时代媒体精英的地位和作用,一致认为IT技术将对整个社会文化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媒体由中介演变为经济和社会的中心和主要舞台,注意力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主要资源,新的媒体精英拥有影响力这种知识社会的主要财富。整合社会的注意力资源,推动社会向数字化方面转变,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种使命,与会者发起“数字论坛”。
1999年1月8日,《数字化生存》译者胡泳正式代表“数字论坛”向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递交了顾问聘书。数字论坛是一个纯粹的虚拟组织。最奇特的组织方式,是没有领导人。谁倡议个事,大家同意去做,倡议者就是领导人,经过咨询尼葛洛庞帝,我们大家一起决定了论坛的命运和开端
这就是“数字论坛”的由来。
山西人,中国政治大学法律系毕业。诗人。《信息产业报》主编,后任《互联网周刊》执行主编。 他的名言是:“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解放:1949年是革命的解放,1978年是改革的解放,今天则是知识的解放。”其著名有《知本家风暴》(合著)、《起来——挑战微软霸权》(合著)等。
清华大学高电压博士,独立评论家。“他写IT评论,不到两年就名声鹊起。圈子里面,方兴东的文笔无人能敌。”(刘韧语)。“他充满数字和非数字诱惑的浮世侩中,追求独立的个人评论家。”(姜奇平语)。方兴东著作颇丰,计有《还原——改变计算机生命的英雄》、《硅谷时代——创造计算机生命的英雄》、《骚动与喧嚣——IT业随笔》、《起来——挑战微软霸权》、《数字神坛——计算机业批判》及诗集《你让我顺流飘去》等。
中国社科院西方哲学研究学者,电脑与人文的“两栖人”。先后为《人民日报》、中国社科院编写过软件,多次应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的邀请进行学术访问。主编过《网络文化丛书》及在《南方周末》担任电脑专栏作家。“虽然郭良是哲学学者,但IT领域留名,不是靠解释世界的思考,而是对IT技术的先知先觉……。真没想到IT业圈外的一个哲学学者帮忙做了技术启蒙工作。”(刘韧语)。
《计算机报》记者、作家。他的《知识英雄》、《中关村问题》等著述名杨四海。谦为IT忠实的“记录者”。“他没有摆出咄咄逼人的教导,也没有陷入擦皮鞋的误区,而是面对人物、提纲携领,用素描的笔法,记录这些人物的经历、感悟和观点……具备了第一手的真实感,为了解中国IT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留下一份宝贵的参考。”(方兴东语)。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宗教学者,网络文化的启蒙者之一,电脑文化理论大框架的构造者。主要著作有《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电脑咖啡馆里的阿拉伯骆驼》等。“每一代人里,如果缺少了超越所在时代进行思想的人,将是十分遗憾的。吴伯凡对于媒体和人际交住的看法,在商业气息弥慢的市民社会中,难得是将文化趣味提升到国际水准。(姜奇平语)”。“这个行业太感性、太功利,太现实。加点社会科学的智慧,加点人文精神,显然更加可口,有鸡尾酒的味道。”(方兴东语)。
山西一介书生、电脑“自由主义者”。对后现代社会关于权力与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方兴东称他“理想,太理想了!许多东西只能在书本里寻找。但也因此可贵。”刘韧说他是“IT书生。段永朝的文章永远带有独有的思辩和沉重”。而姜奇平说他是“一位充满科学实验精神的人。喜爱大胆假设问题,小心求证真理。”
在IT方面的成就,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个单子,这里就不详述了。关于他的特点,倒是“数字论坛”的同人议论有些特色,不仿引用两段。“文思新颖、慧眼独具,纵横捭 ,宏论天下。文绉绉一介书生,活脱脱IT师爷。”(段永朝语)“作为经济学家,姜奇平的理论能懂的没有几个,赞同他理论的人恐怕也不是很多,但姜奇平的意义在于开拓思路,提出问题。”(刘韧语)
就是这么一批数字文化的思索者,他们思想火花的撞击,那就是出版了一套《数字论坛丛书》。不久,这批青年学者结成扁平化结构的、没有任何领导者存在的“数字论坛”。他们宣称: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媒体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是注意力与影响力的交汇点。作为IT媒体活动家和网络文化研究者,我们希望通过整合媒体的影响力,充分吸引公众对数字化的注意力。为此成立“数字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