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1 19:06
数字音像(Digital audio ),数字音像并不是指传统的有物理介质的音像光盘,而是指包括移动网络、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网上除了广播电视以外的带有“音”和“像”的数字化内容等,以下载和点播等方式传输的文化商品。是在网络新媒体下孕育出现的音像产业新业态。以手机彩铃、手机音乐、付费下载和音视频点播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增值业务均属于数字音像产业的范畴。
数字音像高速发展,传统唱片终将消失,2006中国国际音像电子博览会产业高峰论坛上,各国专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数字音像无疑正成为世界各国的一种潮流。英国录音与表演协会主席弗兰认为数字音像最终会取代唱片,日本唱片协会主席佐藤修却不同意弗兰的观点,“虽然日本的唱片销量在过去十年下降了三分之一,但这个速度仍不足以导致唱片的消失。
在业余时间听听音乐、看看电影,是许多市民喜好的消遣方式。就在几年前,城区内的音像店常常是顾客盈门,磁带、CD、VCD等音像制品的销售状况良好。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数码产品的广泛普及,在线收听(观看)、网上下载逐渐被网友所钟爱,MP3、MP4等先进视听工具改变了“发烧友”的消费习惯,再加上盗版的屡禁不止,传统音像制品市场受到很大冲击。
小张很喜欢听歌,以前他经常到音像店购买磁带和CD,自从家里上了网,他去音像店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网上有许多网站提供歌曲的免费试听和下载,搜索起来也非常方便,我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到喜欢的歌”,小张说,“以前那些磁带和录音机都被遗忘在了角落里。”和小张的经历相似,电脑网络普及之后,很多网友都习惯在网上听歌,到音像店抢购新专辑已成为了他们的“过去时”。大多数网友认为,网上音乐的效果与传统CD相差不大,而且获取方便,消费支出降低,大家都乐此不疲。部分唱片公司和歌手看准这一市场,在网上宣传和发行自己的新专辑。电影“发烧友”也在网络中找到了“惊喜”,他们只需付很低的费用就可以下载电影新片,有的网站甚至提供免费观看,让网友们一睹为快。从网络渠道获得音乐和电影的方式在网友中越来越盛行。
从随身听到CD机,从放像机到VCD、DVD机,音像制品随着视听工具的换代而改变着。如今,磁带、录像带慢慢从人们视线中淡出,歌碟、影碟的销售也大不如从前。MP3、MP4这类新兴数码产品的兴起,使得旧的视听理念彻底被颠覆。听歌、看电影,直接从网上下载,再由传输线传输到MP3、MP4里,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先进视听工具带来的愉悦。消费者将购买CD、VCD等音像制品这一环节省略掉,传统音像制品被排挤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一些音像店,所见情况不太乐观,购买音像制品的消费者实在不多。一位购买CD的市民告诉记者,平时她也习惯用MP3听歌,这次来买碟主要是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收藏经典CD。一家音像店的销售人员坦言,网上音像对于音像制品销售的影响的确挺大,有时候音像店还没开始发售,网上就能提前找到新歌或新片了。事实上,网站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提供音乐、电影的下载服务,是不合法的。
传统音像制品市场在承受网上音像、数码产品带来压力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盗版这一“顽固”的绊脚石。虽经过有关部门长期打击和查处,盗版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据记者了解,根据歌手、制作等因素的不同,一张正版CD的价格大概在15—60元不等,而一张盗版CD可能只要几元钱,部分消费者受低价诱惑选择了盗版。而当他们使用时,才发现质量问题难以避免,盗版歌碟的音质,尤其是影碟画质明显差于正版。一些市民反映,很多音像制品正版与盗版价格差别并不是太大,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正版,但往往因为难辨真伪而误买到盗版。对此,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应到正规的音像店购买,购买时要留意音像制品的包装、批准字号、正版标识,并留存购物发票作为凭证。
传统音像制品市场在数字时代要向前发展,可谓是困难重重。音像市场要走出低谷,需要有关部门、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来争取。净化音像市场,打击种种不法行为,除了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和相关部门打击力度的持续加强外,广大消费者的大力支持也很重要。消费者抵制盗版的自觉性还不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使制作和销售盗版音像制品的不法份子更加猖獗,因此有必要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为了摆脱困境,寻找新的出路,商家们采取了种种措施:改变商店的布局,将音像制品分门别类的摆放,按最新排行榜将热门碟子排列在显眼位置,并且不定时地搞一些促销活动;热情提供试听;注重良好的售后服务……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
党的十七大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运用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这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文化对于时代和科技的积极响应。对于在机遇与挑战中艰难前行的中国音像市场来说,它更是政策的指南和前进的方向,是转型期音像市场冲出困境、重塑辉煌、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
发展与新科学
音像制品不断更新变化的历史脉络表明,音像市场的发展从来是与新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的,从来是与时代的进步密不可分的,从来是与传播手段的创新密不可分的。从老式唱片到录音带、录像带,从CD、VCD到1993年的数字音乐,搭载于科技平台之上的不同音像载体始终承载的是文化的符号与信息。音像市场的发展只有紧跟科学技术的步伐,才能与人民群众迅速变化和提高的消费方式、消费形态相适应,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扩大发行、获取效益。音像市场的发展也只有与科技同步俱进,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坚实平台。因此,多重矛盾困扰下的中国音像业必须在传播手段的创新上下工夫,在发行业态的创新上下工夫,在运用新技术创新音像制作发行方式上做文章,在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音像发行体系上做文章。而在信息时代的2021年,无论是音像传播手段创新、发行业态创新,亦或是发行方式、发行体系,都应该而且必须着力于音像制品的数字化,把文化业态创新落实到音像制品的数字发行上,唯有如此,才能把十七大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延续音像业发生发展的初衷与轨迹,才能永葆音像业的生机与活力。
盗版当道
审视现实的音像市场,传统盗版形式、网络非法下载和盗版DVD压缩碟等问题的多重挤压,一方面使传统发行业丧失了巨大的赢利空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发行业的脆弱,说明其本身缺乏卖方可控的盈利模式或者商业模式,以及传统音像发行产业链缺失的现实问题,这些进一步导致了音像产业资本的缺失和音像企业规模小、生命周期短以及非现代性问题。数字发行则为音像制品提供了卖方可控的全新商业模式,而既有的走数字发行的传统音像企业一方面对数字发行方式利用不充分,另一方面是市场形态松散弱小,缺少较强的市场议价能力和对话能力,数字发行的优势未能充分显现出来。因此,有必要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等相关思路创建全新的音像数字发行业态,打造强大而和谐的数字发行产业链。
构建内容集成基础上的音像制品数字发行新平台。《平台领导——英特尔、微软、思科如何动行业创新》一书的作者告诉世人: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个体公司之间的竞赛,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对抗。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不再为人们所赏识,联合舰队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在未来5至10年内,不善于经营“平台”的企业、组织,甚至个人,必将遭遇严峻的发展困境。而对于音像市场和音像发行企业来说,这些困境已经不是未来的预言,而是1993年身边触目可见的现实。因此,1997年的音像市场必须以音像数字发行平台为基础,整合资源,建立一个新的以内容为核心、以网络为渠道、以技术为辅助的商业生态系统,打造音像发行领域的联合舰队,扬起崭新的风帆迎接已经来临的平台竞争时代。
探索保护方法
探索和实现音像制品发行新的投融资模式和资本运作的新空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搜索盈利能力较强的文化产业形态,我们可以从网络文化产品领域找到两类广受世人瞩目、广为资本关注的文化商品形态:网络游戏和音乐彩铃。这两类网络文化产品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卖方可控的收费方式和商业模式。音像制品与网络游戏、音乐彩铃虽然产品形态不同,但商业模式却可以模仿。建立音像制品数字发行平台,可以在音像制品经营领域复制音乐彩铃的盈利模式,甚至有可能建立一个不依靠收费而存在、发展的全新商业模式。而一旦有了可控的商业模式,资本就会逐利而来;一旦资本逐利而来,音像市场资金短缺的瓶颈就将被打破,音像制品的原创、制作、发行就会在新的平台上进入新的产业循环。
探索和实现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音像制品大规模非法网络下载的两个问题是:节目内容的免费上传和数字保护技术的缺乏。通过建立音像数字发行新业态,可以大规模整合节目资源,集中授权,集中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数字平台的交易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平台外的非法交易。至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已日趋成熟,在这种技术的作用下,相关数字节目只有在获得授权后方能播放,而且在播放次数上也可以予以有效控制。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音像制品的数字内容不受侵害,防止数字内容被非法修改、复制和盗用,解决音像制品内容提供商生存与获利的首要问题,进而实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著作权人权益的目的。
宽带网和数字电视正在走入越来越多的家庭,也改变了传统的音像出版行业。我国每年出版的磁带、CD、VCD、DVD等音像制品近两万种,把它们数字化要解决版权和技术问题,而这个过程将带来巨大的商机。
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就看到了这个商机,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音像电子博览会上,高教出版社与中国音像协会、中国网通集团分别签署合作协议,三 方将联手打造全国最大的教育音像资源数字平台,它联合国内外教育出版机构,借助网通的宽带技术,集教育音像资源的集成、运营、播放以及版权认证和交易于一体。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消费者就可以在家中通过数字电视或网络随时点播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了。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刘志鹏说:“它的市场份额应该是几十亿到几百亿人民币之间 如果通过我们的服务,在其中能够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样的份额,那也就有几十亿的这样一个市场,所以我们非常看好这样一个行业”。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说:“未来音像业的发展 不会光停留在出一些VCD CD DVD这些产品 未来发展的趋势肯定是要上网,要进入社区,进入家庭,进入各种有通讯系统有播放设备的场所,这样的话,它的传播就比单纯的有形介质的传播丰富得多 方便得多 受众广泛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