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7 19:36
明代隶属永泰南黎都。
清沿袭明,设南黎一都、南黎二都、南黎正都。
民国初期,属澄二区北雁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因国民党将军王毅,字“任之”其原籍为此地,北雁乡改名为任之乡,属澄二区。
1950年5月,澄二区任之乡复名北雁乡。
1957年11月,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师长王文宇(儒),北雁乡更名为文儒乡。
1958年9月20日,撤乡建社,加乐、文儒2个乡和红岗农场合并设立加乐公社。
1961年5月,加乐公社划出文儒公社。
1983年10月,改名文儒区公所。
1987年4月,改称文儒乡。
2002年7月,撤乡并镇,与石浮乡合并,设立文儒镇。
2002年7月,辖13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
2011年末,辖村头、山心、文丰、土腰、坡尾、文儒、桂根、石浮、槟榔根、大边、加月、珠宝岭、昌文13个村,72个自然村。境内有红岗农场(辖7个科室、1个派出所、38个橡胶生产队)。
截至2020年6月,文儒镇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文儒墟。
文儒镇位于澄迈县南端,东与定安县新竹镇交界,南与屯昌县新兴镇、西昌镇接壤,西邻仁兴镇,北接瑞溪镇、金江镇、加乐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金江镇28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4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4.3千米米,总面积204.2平方千米。
2011年末,文儒镇有耕地面积30640亩,人均1.07亩;水田17273亩,人均0.60亩;林地面积8183亩。
2011年末,文儒镇辖区总人口41276人,其中红岗农场12600人,城镇常住人口12761人。另有流动人口260人。总人口中,男性22685人,占55%;女性18591人,占45%;14岁以下8758人,占21.2%;15~64岁27575人,占66.8%;65岁以上4943人,占1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0598人,占98.4%;黎族678人,占总人口的1.6%。2011年,人口出生率15.7‰,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12.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0人。
截至2008年末,文儒镇户籍人口44292人。
2022年,文儒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379万元,同比增长2.1%;橡胶种植面积达12.03万亩,产量3940吨,年产值达1.61亿元;槟榔种植面积达5.1万亩,产量8525吨,同比上升0.5%,年产值达3.1亿元;山茶油树种植面积4268亩,年产量约32.5吨,年产值达2470万元。生猪出栏22385头,牛出栏1257头,羊出栏2733头,家禽(鸡鸭鹅)出栏137.3万只。
2011年,文儒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37亿元,比上年增长42.3%。
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24万吨,其中水稻1.19万吨,人均288.3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橡胶、槟榔。2011年,橡胶种植面积11.9万亩,其中红岗农场5万亩,产量7623吨,干胶生产3523吨。槟榔种植面积1.85万亩,产量3500吨。
畜牧业以饲养山寮鸡等家禽为主。2011年,家禽年饲养量28万羽;有海南茂源农牧业有限公司的国家级优质肉牛养殖基地1个。特色饲养业有养山猪、养蛇、养山鸡、养蜂等;其中山猪场1个,年养山猪达805头。沉香为特色经济作物。
文儒镇以橡胶加工为主。2011年,文儒镇有工业企业2家,职工58人。2011年,工业总产值1853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2011年末,文儒镇有商业网点421个,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7821万元,比上年增长10.6%。
2011年末,文儒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0.89亿元,比上年增长0.2%。
2011年,文儒镇邮政业务总量21.5万元,其中纯收入4.9万元。
2011年,文儒镇电信业务收入98万元。
文儒镇有省道金屯线过境,境内长13千米,双向2车道,北向通往海口、南向通往屯昌;省道云文线过境,境内长16千米,双向2车道,北向通往海口。2011年末,文儒镇镇区道路总长度3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16米;道路铺装面积9.2平方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0.31平方千米。2011年末,文儒镇镇区有客运站1个,日发客运汽车24班次,日均客运量500余人次。另有海口至红岗班线,日发客运汽车8班次,日均客运量200余人次。
2011年末,文儒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370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19所,在校生4112人,专任教师29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48人,专任教师6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28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2%,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2011年末,文儒镇有镇文化站1个,各类图书室13个,藏书21.2万册。有线电视用户2311户,入户率38%。.
2011年末,文儒镇有镇级卫生院3个,卫生室38个,有床位71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7.8张。专业卫生人员93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16人,注册护士2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85万人次。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7%。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2.3岁,其中男性71.6岁,女性72.4岁。
2011年末,文儒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13个村均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2%。
2011年,文儒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3户,人数293人,月支出5.09万元,月人均173.5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85人次,共支出8.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6户,人数738人,支出93.86万元,月人均106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7.73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580人,参保率89%;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2473人,参保率90.9%。
2022年,文儒镇特惠性教育资助发放1141人次,共计发放金额117.63万元;雨露计划发放192人次,共计发放金额33.775万元;完成全镇681户脱贫户和60户监测对象2022年新农合缴纳工作;列入低收入人群危改计划10户,已动工10户,动工率100%,已竣工10户,竣工率100%。
2022年,文儒镇新增城乡低保15户50人、特困2户3人、低收入家庭5户26人,临时救助14户47人共7545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550人97650元、投入70000元帮助残疾人发展产业。开展社区教育公益课堂活动30场次,累计450课时,受益人次近2200人次;农家书屋活动94场次,受益群众2359人次。
2011年末,文儒镇有邮政局代办所1处。报刊累计期发行25.8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200户,电话普及率30%;移动电话用户1.6万户,互联网用户450户。
2011年末,文儒镇镇区居民生活用水由大口径水井及手摇井供给,年生活用水62.9万吨,年人均生活用水70.1吨。
2011年末,文儒镇镇区生活用电由文儒变电站供给,年供电量734万千瓦时。
2011年末,文儒镇镇区有加气站1个,煤气用户2113户,其中工业用户7户,居民用户2106户,燃气普及率为32.6%,月煤气平均用量50700立方米。
2011年末,文儒镇镇区绿化面积0.8公顷。
文儒镇因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师长王文儒烈士而得名。
文儒镇民间文化有雕刻、民间八音吹奏、民间歌谣等。
文儒镇是全省著名的革命老区,以王文儒烈士的名字来命名。境内有王文儒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军革命传统教育根据地、红军司令部旧址、红军列宁学校、红军后方医院、红军哨所石洞等革命史迹,还有旅游风景区——济公山。
王文儒烈士纪念碑坐落在澄迈县文儒村委会加雕村东侧。建于1959年2月15日,面东背西。水泥结构,八方体形,高5米。王文儒于1899年出生在澄迈县文儒乡良田村一个贫农家庭,幼年参加革命,是早期琼崖独立师师长。1925年,王文儒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升任一营副营长兼一连连长,并被派到由叶剑英在广州举办的军事训练班学习。民国十六年(1927年)12月初,在南田村揭竿起义,攻打国民党反动派和各个民团据点,历任红军营长、团长,独立师师长等职务,并建立了“红色娘子军”连队,使琼东(现属琼海)、澄迈等7个县相继恢复和成立苏维埃政权。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7月,在母瑞山战斗中,他指挥红军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激战10多天后,遭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7月间,国民党将他押赴府城刑场处决。临刑前他还向沿途群众点头告别,并高呼口号:“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主义万岁!”为纪念王文儒革命烈士,政府有关部门于1958年建成了王文儒革命烈士纪念碑。1991年,澄迈县政府又对纪念碑进行了重新装修建设。
济公山位于澄迈县南部的红岗农场境内,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片橡胶林、胡椒园,每处都是绿得欲滴。当抬头仰望,于万绿丛中矗立的一座不怎么大的石山上,有块凸凸凹凹巨石简直不二于传说的治恶扬善的半仙活佛济公的形象。这山便得名“济公山”。除惟妙惟肖、堪称一绝的济公石像外,目前还发现有济公椅、济公鞋、济公脚印等奇石景点50多处。
文儒山寮鸡属于土家鸡,但又优质于一般的土家鸡。是海南省著名的禽类产品中名、特、优产品之一,该鸡脚细短且呈扁三梭形,粗食,抗病力强,公鸡肌肉结实,羽毛多为黄褐色斑点尾羽为黑色。母鸡体型中等,羽毛为白色带黑色斑点,尾羽为黑色,鸡肉品质特征:鸡皮黄金色,肉质鲜细、嫩、清甜可口等特色。山寮鸡放养在远离人居的农户橡胶园、槟榔园、果园、山林等自然环境中,因鸡舍为山寮棚,故称为山寮鸡。山寮鸡平时饮山间野泉,觅山里蚱蜢、蚯蚓、蝇蛆、草籽等天然野外物种,辅以玉米、稻谷、木瓜、米糠等农家自产作物喂养,符合现代人对绿色食品的要求。
澄迈福牛是以和牛作为父本、本地黄牛作为母本,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生产出来的杂交牛,具有适应性强、体型大、增重快、产肉率高、脂肪酸含量较低等特点。
2010年,文儒镇被评为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中国生态文化名镇”;
2012年,文儒镇被评为创新中国旅游论坛“中国最佳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名镇”;
2016年,文儒镇成为海南省百个特色小镇之一(海南省生态农牧业特色小镇);
2021年,文儒镇党委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