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文昌公仔戏)

更新时间:2024-09-30 18:16

木偶戏(文昌公仔戏),流传于海南省文昌市地方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文昌公仔戏属仗头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木偶戏或手托木头戏。中国较早的木偶戏,在《列子·汤问篇》中曾有记载:西周穆王时,艺人偃师带了倡优来朝见穆王,倡优能歌善舞,但解剖一看,原来是用木头和皮革制成的木偶人。据《乐府杂录》记载,汉代时,木偶曾起到过退兵的妙用。之后就有艺人用木偶作为戏具进行表演,古时称为“傀儡”。民国十九年(1930年)陈铭枢撰写的《海南岛志》记载:“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戏班之演出,来自潮州。”可知,公仔戏在元代就已传入海南,比海南大戏剧种琼剧的产生还早。老艺人相传,手托木头戏源于河南开封的仗头傀儡戏,后因中原战乱,辗转流徙,经山东、安徽两省,又来到潮州,最后传入海南岛。明《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南木偶剧是由梨园剧演变过来的。因琼北地区与闽、潮语言接近,它的艺术形式较快被琼人接受并吸收,以海南方言、民歌、民间器乐曲演化成唱腔,融入了本地土剧,演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逐步成为较具琼北地区特色的艺术品种,为区别内地的各类木偶戏,民间另命其名为“公仔戏”。

早期的公仔戏只演武打“科白戏”,由一人挑担演出,只有对白没有唱腔。明《正德琼台志》记载:年岁元宵“装僧道、狮鹤、鲍老等剧,又装番鬼舞象”,“鲍老”即指公仔戏。说明公仔戏在当时已相当盛行。清初,公仔戏发展为生、旦、净、丑四个角色,出现了四人戏班,二人操纵木偶,一人吹唢呐,一人打锣鼓。清康乾年间公仔戏已有生、旦、净、末、丑角色,三至四人操纵木偶,四至七人用海南八音乐器伴奏。此时的公仔戏吸收了土剧唱腔,全用海南方言演唱,形成“板腔板为主,并有少量曲牌”的唱腔体系。这种成熟的体制形成后不断发展完善,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和解放后。文昌公仔戏在20世纪50年代十分兴盛,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作“四旧”禁演,致使精通公仔戏的老艺人们被迫改行,精通公仔戏的老艺人廖廖无几。文革后又逐渐恢复活动,发展到当下。

文化特征

表演形式

文昌公仔戏班比较稳定的形制一般为7人,前台撑公2人,后台伴奏5人,根据需要可多可少。戏班的名称大多以班主姓名、地名或承传字号命名,如XX公仔戏班、XX木偶剧团等。戏班人员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平时务农,班主接到演出活动后,根据需要召集不同乐手和撑公组班演出。在文昌,有父子班、夫妻班、兄弟班、散搭班等,后者较为常见。

前台主要的撑公一般为公仔戏班的班主。后台伴奏为海南八音,通常由5人组成。司鼓师傅(又称掌板)1人,坐在后台左侧,既能看到前台表演动作,又能把握整个乐队的音乐情绪。他除了打鼓(通常有京班鼓、高音鼓等)、梆子外,还兼打小锣,有时又兼角色道白,是后台的总指挥。正吹(又称掌调)1人,负责吹奏唢呐、拉吊胡,为后台次要位置。吹奏喉管和打钹由1人兼任。扬琴乐师1人,只负责敲奏扬琴。敲锣、拉椰胡由另1人兼任。公仔戏班的艺人往往集“唱”“念”“做”“打”“表”等才艺于一身,通常一名撑公在一场戏中不可能只担任一种角色,为了不浪费人力。有时需要包下所有角色的表演和说唱,甚至担任后台伴奏,比较灵活。

表演时,撑公一手撑公仔的主棒(主要操纵杆),一手握公仔双棒(两支细杆),手与曲肘并用操纵,公仔头部与撑公处于同一水平线。撑公表演的程式有手势左右摇摆、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跑马、射箭、上下步、扇花、晃牛耳、打虎架、滚翻、跳跃、舞步、眼睛转动、拂动胡须、嘴巴张合、舍伸缩、手抓拿等约20种,根据剧情需要灵活运用。

演奏音乐

文昌公仔戏是由梨园剧演变过来的,具有福建、潮州木偶音乐的传统特质。同时,文昌公仔戏吸收了海南土戏(后来的琼剧)的音乐形式和海南传统八音乐曲的音乐曲调,从而构成了其独特的音乐特色。公仔戏的曲牌素无文字记载。经过专家分析,其常用的唱腔可分为三类,即板类、腔类、曲类。板类以中板为主,有数字板、叠板、急板、煞板、哭板、叹板等;腔类有高腔、教子腔、古腔、陈诉腔、争辩腔、太和腔、五更腔、江浪腔、醒叹腔、走神腔、乞吃腔等;曲类有程途、五回头、单滚尾、哭流水等。

公仔戏演出的伴奏音乐源于民间的八音乐曲。常用的八音乐有鼓乐、吹奏乐、丝竹乐等100多种。如《大开门》《万岁喜》《叩皇天》《送京娘》《万花灯》《拜堂》《欢宴》《南陵》《玉楼》《迎春》《西梅》《归巢》《春封》《胡广》等,还有伴腔、动作、牌子锣鼓谱50多种。

表演道具

文昌公仔戏的道具包括公仔、服饰、兵器、戏台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其道具和演出工具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新,如添置新的公仔造型、音响设备等。通常7人戏班有3个大木箱,两箱装公仔,一箱装锣、钹等小道具。演出前1至2小时,班主会用小卡车把道具搬到演出点,戏班成员自己动手把戏台结构搭好。台宽约3.5米,前方一块小屏风,撑公站在屏风后操纵木偶,戏班名称一般标于戏台上方的布帘,表演剧目名称写在一块长方形标牌,挂于舞台前方左侧或右侧。携带公仔的数量有18-21身,一般至少18身,及一身小公仔(华光祖师偶像)。

根据角色的不同,公仔被制作出不同的造型、头型、发型、面部、衣服、帽子、头冠等,均有明显区别。普通公仔头围尺寸(绕耳测量)为39cm到45cm不等,头顶到脖颈的高度约为25cm。主棒的长度约为18-24cm,两支小操纵杆长度约为39.5cm左右。公仔偶像用木头雕刻而成,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佛主、龙王、雷公电母及各种动物、各路神仙20多类100多种。公仔偶像眼能动、嘴能张、舌能伸、须能抖、手能拿,制作美观精致,不同角色其功能不同。

代表剧目

文昌公仔戏剧目繁多,剧本主要来源于外来剧目及改编剧目和后来创作的新剧目,常演的剧目有300多个,多为继承历史以来的传奇戏,如《三打白骨精》《白蛇传》《三英战吕布》等。也有改编、移植的古装戏如《拜月记》《梁山伯与祝英台》《三江考才》等,以及少量新创作的时装戏《糟糠之妻》《大义灭亲》等。近两年,文昌市文化馆抢救性采录了林师机、杨许侬、林鸿吾等老艺人,已完整整理出了《三江考才》(又名《乞丐状》)、《书楼投情》、《三孝贤》、《兄弟情》(又名《大嫂新官》)、《五代拜寿》、《仙姬赐福》(文昌木偶神话剧)、《皇姑救嫂》、《锦花香罗锦》、《书楼鸳鸯情》、《三娘教子》、《好哥嫂》等13部经典剧本。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文昌公仔戏是不朽的民间艺术瑰宝,它融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为一体,在海南流行四五百年而不衰,具有艺术、民俗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文昌仅有少数几个商业化运作较好的戏班能够常年演出,其他戏班接演频率较低,甚至依靠文化部门组织的公仔戏展演才会演出,基本处于“少演多休”的半瘫痪状态。不少艺人宁愿到琼剧团表演人戏,也不愿继续表演公仔戏。其整体生存状况堪忧。

在调查中发现,文昌精通公仔戏的老艺人大多已相继去世,只有少数老艺人能够熟练掌握公仔戏,年轻演员除少数学艺较早者大多不精通表演,如《武松打虎》唱段的撑公技法只有少数老艺人掌握。少数的老艺人坚守着传统公仔戏,如林洪梧老艺人指出:现在较多戏班在演古装戏时,梅香称其认为“老爷”是错误的,应称“家老爷”才对。在出演小戏“拜八仙”时,把“居住龙宫院,龙须七尺长,龙头出玉角,龙眼闪金光”这句重要台词忽略了。据了解,公仔偶像的雕刻制作工艺繁杂,对制作技艺要求非常高,文昌市能够制作公仔偶像的艺人仅有2人。文昌公仔戏的传承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困境。

传承人物

潘儒富(1886年—1964年)是文昌的公仔戏艺人,与清代名流潘儒出同乡。他18岁学艺,拜当时著名公仔戏艺人符和诛为师,练就了高超的艺术造诣。不但“撑公”栩栩如生,而且演唱各角色腔调动听。学成后,同其兄创立了溪北木偶剧团。在近60年后演戏生涯中,潘儒富对改革公仔戏“活”的艺术呕心沥血,敢于把前人传下来的公仔偶像与偶像制作艺人研究创新,在剧目方面,将低俗的内容去除,保留其生动活泼、滑稽风趣的特点,赋予频临消亡的公仔戏新的生命。其主演的《三江考才》《白牡丹》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为世人所流传。解放后,潘儒富改革公仔戏题材,开创了演文明戏的先河。他精心收徒传教,先后培养了黄文爱、沈越希、陈玉树等多名徒弟。其徒弟后来创办的公仔戏班,至今还活跃在文昌、海口等地。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文昌市文化馆获得“木偶戏(文昌公仔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木偶戏(文昌公仔戏)项目评估合格,文昌市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7年11月18日上午,2017海南世界休闲旅游博览会开馆,文昌公仔戏在文昌馆展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