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5 14:34
不到两年期间有丰富的收获. 所有行动在日系控制管理下冒险秘密做之. 不幸遭日军大肆劫掠运至东京。 战后1946年张凤举在日本与美日交涉收回。
中英庚款董事会文献保存同志会” 秘密展开整套书藏蒐购善本古籍。 同志会的抢救工作是从一九四〇年二月开始,“近在苏杭,远至北平”, 侄一九四一年结束. 具体时间文档资料不一致. 但是从1940年4月至1941年6月,郑振铎共有九次工作报告发给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 文献保存同志会最重要的启发人无疑是郑振铎,其他几位即供个人之转长... 如张凤举鉴定与采访嘉业堂适园藏书楼. 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此事, 教育部密令18543号侄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主任蒋复璁, 内容简述上海情形特殊,托称「文献保存同志会」名义收购图籍,权准照行。部长陈立夫印章.
郑振铎小故事:前述之郑振铎先生在此次搜购古籍行动中是关键人物。在他的《求书目录》中曾自述其个中甘苦:「有一个时期,我家里堆满了书,连楼梯旁全部堆得满满的。我关上了门,一个客人都不见,竟引起不少人的误会与不满,但我不能对他们说出理由来。……为了保全这些费尽心力搜罗访求而来的民族文献,又有四个年头,我东躲西避著,离开了家,蛰居在友人们的家里,庆吊不问,与人几乎不相往来。我绝早的起来,自己生火,自己烧水烧饭,起初还吃著罐头食物,後来买不起了,只好自己买菜来烧。在这四年里,我养成了一个人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假如有人问我,你这许多年躲避在上海做了些什麼事,我可以不含糊的回答他说:『为了抢救并保存若干民族的文献!』」
经费的顺利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根据国家图书馆(台北)网点, 大部分款项计分三笔汇出,第一笔由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自重庆汇到上海40万;第二笔分别汇给叶恭绰30万及王云五50万,再由两位分批由香港汇至上海,其中6万多因港府下令冻结国币而未汇出;第三笔70万则由重庆直接汇给何炳松购买适园藏书。在美、日环伺拟趁机抢购,而北平、上海两地书肆的推波助澜,增加搜购古籍的难度与挑战.
郑振铎九次工作报告每次有一页列在 国家图书馆(台北)网点:抢救国家文献:1940-41中央图书馆搜购古籍档案展. (见本文参考资料).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1号工作报告书》 说明自二月初以来,购进各书情形,包括购进刘氏玉海堂善本七十五种,杭州胡氏书七百八十种、上元宗氏金石书二百二十馀种、张葱玉所藏松江韩氏旧抄校本书十二种、铁琴铜剑楼所藏元明刊本及抄校本书廿种等。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2号工作报告书》 提及北平某方曾以四十万购李木斋书,又以六十万购某氏书,皆以成交。南方所藏,实万不能再行失去矣。又闻美国哈佛曾以美金六万金,嘱托燕京代购古书,此亦一劲敌也。将来若研究本国古代文化而须赴国外留学,实我民族百世难涤之耻也。政府在抗建时期,百废俱举,於此古文化之精华,必亦万分著意保全。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3号工作报告书》 提及我辈有一私愿,颇想多收四库存目,及未收诸书。於四库所已收者,则凡足以发馆臣删改涂抹之覆者,亦均拟收取之。为避免引人注意,每书之首页,均盖朱文「希古右文」四字章,末页则盖白文「不薄今人爱古人」一章。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4号工作报告书》 提及因近来通信颇感困难。以後通信,拟全用「商业」信札口气。敝处即作为商店,「万」字拟代以「百」元(百字旁加圈),「千元」则代以「十」字,馀类推,以免他人注意。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5号工作报告书》 提及我辈心目中,仍以能获得刘张二「藏」为鹄的。刘张二目,经逐日翻检,愈觉其美备。张氏之书,在「版本」上讲,实瞿杨之同流也,无数重要之宋元本及旧抄本,若以今日市价核计之,其价总须在十万左右。若零星购取,恐尤不止此数。万不能任其零星散失或外流。至刘氏书,则其精华全在明刊本,史籍尤多罕见之孤本,其中清儒手稿,亦多未刊者。实亦不能以市价衡之。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6号工作报告书》 提及近来与徐森森玉商榷决定:购置目标,应以:(一)孤本,(二)未刊稿本,(三)极见罕本,(四)禁毁书,(五)四库存目及未收书为限。其他普通之宋元刊本,及习见易得之明刊本,均当弃之不愿。而对于「史料」书,则尤当著意搜罗,俾成大观。总之,以节省资力为主;以精为贵,不以多为贵;以质为重,不以量为重。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7号工作报告书》 提及目前所购之书,多半从本地各肆及各藏家直接购取,故代价均尚平平。然默察一般市况,书价日趋上涨。今岁之价,较之去岁,已大不同;明日之价,较之今日,恐又将有异。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8号工作报告书》 报告关於嘉业堂藏书收购经过及其特色。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9号工作报告书》 提及零星购置,业已停止。对於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复电表示,拟欲全购瞿、杨、潘、张、刘诸家,钦佩无已!
同志会成员与该藏书楼之周旋展出蒐购复杂性。刘氏嘉业堂书12,400部,16万多册,其珍贵尤在明代史料之丰富完整,单以明刊本而言,即有1,900多部,均占全部藏书六分之一。最先是1940年5、6月间传出刘氏有出售之意,但索价高至80万元,8月间忽有日人委由书商出面洽购,刘氏虽尚深明大义,但应付极为困难,日人甚至还价至60万,大有非得不可之势,同志会诸人只有与刘氏恳商一两全之计,如日方必欲购买,即将全部藏书析为三份,上品售归国家,下品应付日本人,中品则向重庆方面请求经费续购,至1940年年底刘氏书目印出后,又多一些竞争者,书贾蠢蠢欲动,美方也想染指,幸而此时行政院增拨60万购书费,与刘氏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至1940年4月终于大功告成,以25万元选取明刊1,200多部,抄校本36部。 同志会竟得最精之书部.(见苏精〈抗战时秘密搜购沦陷区古籍始末〉一文)
数量
江南著名藏书家如吴兴张氏适园、刘氏嘉业堂、江宁邓氏群碧楼、嘉兴沈氏海日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等私藏珍本大都被购得收归中央图书馆。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事爆发,搜购古书的行动不得不停止。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两年时闻,却适时购得善本4864部,48,000多册。
购书数量
同志会」所蒐集的善本古籍计130箱运至香港为中转站或暂存地. 不幸日本对英国宣战后,遭日军大肆劫掠,后转存东京文部省上野帝国图书馆内。
1945年日战胜利, 民国政府召集上海愚园路会议 关于古籍文物从日本追回归国。 1946年三月教育部派张凤举为驻日本代表. 1946四月一日驻日代表团初达东京. 张凤举为教育部团员. 当时朱家驊任部长蒋复璁馆长(中央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1940-41年张先生居上海是文献保存同志会员早期参与收购该藏书, 并且精通日英语便于东京盟国会议与美日官员直接交涉不需要翻译员; 也认识日古籍人物如长泽规矩也田中长子. 至东京次日与美军首谈归还日军自香港掠来中央图书馆善本百三十箱书与其他文物事. 很快取得驻日美军总部的支持 四月八日帝国图书馆地下室目睹该善本书绩. 十日左右与美军下令日方 六月一日什三万五千余册归还代表团处. 后陆续运回沪纳入中央图书馆. 这批古籍绕个戏剧性的大圈子计六年后终于归回到中央图书馆. 张凤举有私人日记细述这段历史. (见参考资料... 该日记存于台北国家图书馆未见载於其他史文,因此罕为人知.)
其前身是原来中央图书馆. 文献保存同志会搜购之善本古籍现在该馆特藏书库, 成为其核心古籍书藏 至今是世界领先的中华古籍其中包含 敦煌写卷,宋本、金本、元本、明本、钞本、稿本,校本,等等.
前卢锦堂特藏主任提: 「遗编万卷不寻常、狼烟起处偷搜藏、同志有心齐戮力、指掌满溢是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