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3 17:22
斑竹山起义指的是1928年1月16日发生在萍乡上栗地区的一次革命起义,此次起义建立了斑竹山革命根据地。
“一九二七年四月,国民党反动派叛变了革命,中国轰动一时的北伐大革命失败了。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和黑暗统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于是全国各地武装起义频繁爆发,萍乡上栗斑竹山起义就是其中之一。
铁血慧历寺
一九零五年,孙中山创立同盟会,一方面深入开展革命宣传,启发人民群众的斗争觉悟,一方面积极发动武装起义,武力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的新国家。
❂ 一九零六年
一九零六年夏天,同盟会会员刘道一和蔡绍南在同盟会首领黄兴的指示下,决定发动萍浏醴起义。蔡是上栗鸡冠山高田人,他回到上栗从事革命宣传工作,遇到了朋友魏宗铨,魏是上栗榉溪人,从小在长沙读书的时候认识黄兴,并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两人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当时,上栗一带会党人数众多,但派别也多,为利用好会党的力量,蔡绍南、魏宗铨与洪江会首领龚春台等召集各派会党首领一百多人在蕉源院霞洞举行开山堂大典,成立统一机构——六龙山洪江会,推举龚春台为“大哥” ,建立领导机构,设置八路码头官,总机关设在麻石街。
❂蕉源会议
蕉源会议后,“洪江会” 迅速扩大势力,起义提上日程。当年七月,蔡绍南、龚春台、魏宗铨等人又在上栗斑竹山弹子坑慧历寺召开会议,重点讨论有关武装起义的问题。
会议决定除在本地秘密赶制武器军械外,同时到外地去购买一批军火,并派人联系浏阳普迹市的哥老会大头目,争取他率众配合起义。革命党人负责去联络上海、广州、香港等地革命机关,并将此起义的准备工作向孙中山汇报。会议还确定暂时以慧历寺作为活动总机关,从此,僻静冷清的弹子坑热闹了起来,每天晚上都有几千会友聚在这里,交流各地情况,讨论革命形势,一直要到东方泛白才会散去。
❂“丙午起义”
为宣传革命,壮大势力,慧历寺的僧侣、道士向上山求神的人宣扬“洪家自有天神保佑,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昌盛发达。” 这种宣传在当时相对迷信落后的上栗很有效果,大家纷纷加入“洪江会”。
随着“洪江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地的土豪劣绅坐立不安,纷纷出逃,这引起了清政府的警觉,不但袭击了麻石总部,打死第三路码头官李金奇,而且查抄了慧历寺总机关。形势的突变令武装起义变得迫在眉睫。
在这种形势下,十二月四日,萍浏醴起义匆匆忙忙爆发了, 因为这一年是丙午年,所以也称为“丙午起义”。
起义历时一个多月,参加者将近十万数,波及萍浏醴附近十几个县,与清军交战二十多次,最后由于领导力量薄弱、敌我力量悬殊而悲壮地失败了。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展开疯狂报复,进行了将近三个月的大清洗,被杀害的会党及家属多达近万人,但这次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也是南部中国自太平天国以后范围最广的一次革命,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一九二七年
革命的火种并没有因为这次起义的失败而被浇灭,而是悄悄蛰伏了下来,一转眼便到了一九二七年。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在这白色恐怖下,上栗人却反而更坚定了与敌人斗争的决心。
❂ 一九二八年
一九二八年一月十五日,上栗区党部召开会议,决定夺枪起义,将驻扎在上栗的靖卫团诱入圈套,顺利缴获六十多支枪。武装起来了的赤卫队决定在斑竹山建立革命根据地,部队番号“萍乡县工农义勇军第二团”,打土豪、分田地,并在斑竹山周边建农会,很快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当时民谣称:“人有三千三,扎在斑竹山。白天冒一个,晚上万万千。”
一九二八年二月间,一支国民党部队驻扎在上栗,红二团想夺取这支部队的武器,便设计引诱他们一个头目带领一个排驻扎在弹子坑慧历寺。晚上,红二团发动突袭,不料敌人早有防范,落下几支枪后落荒而逃,红二团能与正规部队交锋并取胜,令当地的国民党地方武装感到震惊和恐惧。
三月,萍乡靖卫团加强对红二团的防范,将一个中队驻扎在清溪,红二团为了抜掉这颗钉子,冒然进攻清溪,结果不但战斗失利,而且还暴露了自己的弱点。
三月十七日,敌人分两路进攻斑竹山,起义军猝不及防,无法组织有效抵抗,最终失败。起义失败后,反动派展开疯狂的大屠杀,斑竹山上尸横遍野,满目疮痍。
斑竹山起义是在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影响下的武装暴动,为以后的上栗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零一七年,是斑竹山起义九十周年,九十年的时光不算太久远,但是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九十年的时间却有太多改变。
❂ 慧历寺
慧历寺位于斑竹山脚下的弹子坑,五月的一天,我走进这片神圣的热土,在那片绿色的海洋里静静聆听历史的回音,听当地老人说起历史,那些鲜活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谈笑风生。
老人们说起了慧历寺,这座曾经气势磅礴的庙宇在经历萍浏醴起义后,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来不及躲避的僧侣被抓住杀害,尸体任意抛弃,血雨腥风弥漫着整个弹子坑。慧历寺经历了此大劫后,一直到清政府被推翻才开始慢慢恢复元气。
萍浏醴起义相隔大久远,老人们也只是根据前人的讲述勉强知道一些情况。而对于其后的斑竹山起义,老人们却有更清晰的记忆。哪家的后生头天跟着部队上了钟鼓岭,第二天便叫家人去收尸,哪家门前曾堆过七八具尸体,一家人全部被杀,他们都能够清楚地说出名字。反动派不但残忍而且狡猾,一旦活捉了赤卫队员,便是各种刑罚折磨至死。
老人说到一个例子,一位被活捉的赤卫队员被绑在固定的木柱子上,反动派用勺子将一瓢瓢开水从其头上浇下,令其活活烫死。他们动用熟悉情况的地方武装调查赤卫队员的情况,一旦发现哪家有参加赤卫队,便要求家属限期交人,不交出者杀全家,以此来瓦解赤卫队。
革命,远比我们想像的还艰难得多,当我们重新翻开这段历史时,我们仍无法感受到当时那种残酷与惨烈。
本世纪四十年代,慧历寺经历了一场大火,损毁严重。解放后,偌大的慧历寺被当地政府作为公有财产分给了无房的老百姓作为住房。
后来,占据慧历寺的住户们干脆拆解利用慧历寺的木材和砖头,就地盖起了自己的房子。慧历寺,这座香火旺盛时有过一百多僧众的寺庙,渐渐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站在慧历寺的断壁残垣之间,我心中隐隐作痛:这座在近代革命中充当过重要角色的庙宇,再也见不到它的雄伟壮丽了。
弹子坑,一如既往地平静,我在杂草中辩析着历史的脚印,慧历寺的路基还在,残垣断壁已被农户改造成菜园的围栏,偶尔看到造型考究的大殿柱子基石或莲花形墓垛,似乎在诉说着其辉煌大气的历史。
一阵风吹过,草木咽呜,耳边仿佛响起万千喊杀声,斑竹山群峰绵亘,那遍山竹海,又仿似整装待发的万千英雄。
英雄千古!斑竹山千古!慧历寺千古!
斑竹山位于萍乡上栗,它是萍乡、浏阳、醴陵三县交界的地方,此地万山绵亘,峻岭环峙,尤其斑竹山巍峨险峻,有利于后来游击战争的开展。由于山多田少,而大多数耕地被地主豪绅所占有,农民终年辛勤劳动,不得温饱。因此,人民革命的愿望就更加迫切了。1906年,萍浏醴起义就曾在这里爆发。大革命时期,这里的农民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又曾呈现过蓬勃之势。“八.七”会议后,当中国共产党发出武装斗争的号召后,这个地区武装组织纷纷建立,革命斗争风起云涌。著名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就是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领导和发动的。作为秋收起义组成部分的斑竹山起义,是在安源市委的具体指导下,由安源工人、上栗教师、醴陵农民联合行动下暴发的。安源市委依据湖南省委指示,特派共产党员贺近仁、张赤诚以农运专员身份来到上栗恢复农村党的组织。不久,成立了中共安源市党部直属上栗区区党支部,党员发展到了80余人。这80余人成为领导和组织斑竹山起义的核心力量。
1928年1月15日,上栗区党部在普庵山荣树立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决定利用腊月二十四日晚靖卫队士兵过小年松懈之际,进行起义。1928年1月16日小年晚上,赤卫队以上栗县栗江小学为联络点,并把它作为指挥起义的总机关,以过小年的名义,由黄征洋以黄埔同学的关系出面,请胡启图、张其昌赴宴(胡启图任靖卫一队队长,张其昌任副队长)。宴后,张道真、蔡锡藩、黄征洋三人不得已陪他展开麻将战。在打牌中,除张、蔡、黄三人和他对席外,江卓坐在胡启图的背后,假装观战,发现胡启图要什么牌,江卓就暗示三人,要他们“放炮”。结果胡启图在两索麻将战中,赢得兴高采烈,真正达到了忘乎所以。等打第三索牌时,将近三更,黄征洋假装回去有事,请江卓代打,并向胡启图讨口令,说是怕路上遇到巡逻麻烦,胡启图也没有怀疑,爽快地告诉了口令“担纸上街卖”。黄征三得到口令后,并立即告诉了赤卫队。赤卫队50余人,分3路由南源向万寿宫进攻,在靖卫队中共党支部的地下组织支援下,经30分钟战斗,靖卫队除10余人逃跑处,其余30余人纷纷倒戈,并缴获步枪五十余支。
夺枪获胜后,曾赤领着赤卫队退出上栗市来到南源,进驻斑竹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后,提出了“土地革命”、“杀尽土豪劣绅”、“武装拥护苏联”等口号。同时引导群众展开了年关斗争,以团长名义贴出告示,勒令地主恶霸停止向农民逼租、逼债,还枪决收税的污吏,并筹建上栗市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斑竹山起义由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采取了符合人民利益的革命措施,因而获得了上栗四千农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于是革命队伍进一步得到壮大。
自从斑竹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反动派深为震动和恐惧。1928年3月,萍乡、浏阳、醴陵三县反动势力联合调集“团防队”对斑竹山进行“围剿”。当时靖卫队四大队驻扎在青溪。3月13日下午,红军直辖第二团,联合四乡赤卫队共约“四五千共农群众”在石枧齐集,下午十六点开始向青溪进发。深夜,赤卫军将靖卫队全部围起来,但没有选择好有利时机,直到天亮才发起进攻,结果被敌军察觉,严密布防,赤卫军不得已冒险派尖兵排突入敌军阵地激战。靖卫队长首先看到四面是红旗,以为是红军主力来了。但他仔细一听,发现只有一面有枪声,其它三面都是喊杀声,知道是农民赤卫军,于是命令应战。因为武器悬殊较大,农民赤卫军无法抵抗,被敌人重重包围,经10多小时的鏖战,尖兵排12人大部分牺牲,团长曾赤负重伤,为保存革命力量,只得后撤,突击青溪宣告失利。
突击青溪失利后,斑竹山赤卫军力量被削弱,而敌军包围形势却日益紧迫,为了留下革命的火种,继续与反动势力斗争,决定将团部番号取消,改为一、二、三个暴动队,转移到萍、浏交界的狮子坡曹家庵一带开展游击战。1928年3月22日,斑竹山赤卫军分两路离山,进驻浏阳、醴陵的泸塘富里等地,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但是,斑竹山赤卫军自从下山以后,四面受敌,斗争极其艰苦,经暴动大队决议,把部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潜回乡村,进行地下斗争,一部分在肖炳裕的率领下,由曹家庵转入萍、宜、万交界的小洞山地继续游击,寻找主力红军。
斑竹山起义是在中共安源市委的具体指导下的一次充满曲折、历尽艰辛而又十分光荣的起义,历经八月之久,这次起义尽管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较大,由于起义领导人缺乏经验和主观上的某些错误,但是,通过斑竹山起义,土地革命的口号更加深入人心,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受到了斗争锻炼。因此,可以说,斑竹山起义如同许许多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发动的起义一样,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曾写下光辉的一页。”
贺庆仁(1906年10月——1983年1月),他是中国海关创始人孔原的入党介绍人。孔原在填写个人履历表时,把“贺庆仁”写成“贺近仁”。贺庆仁系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联星村贺家湾人。萍乡市第一批党员,斑竹山起义中,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直辖第二团政委,化名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