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6 08:50
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后人据此提炼为成语“车载斗量”。
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国擒获并杀害。刘备和关羽情同手足,噩耗传来,他悲痛万分,当即率领大军,水陆并进直逼吴国。消息传到吴国,吴王孙权十分惊慌,召集大臣商议,决定派赵咨去魏国求援。
魏王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怎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赵咨听了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话,心中很是气愤。但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当然不能有失国家的尊严,便很有分寸地答道:“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从下层官吏中选拔重用鲁肃,证明了他的聪慧;从士兵中选拔重用吕蒙,证明了他的明智;俘虏于禁而不杀,证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不损一兵一卒,更证明了他的睿智;据三州虎视四方,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求援,证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说到怕不怕,尽管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况我们吴国有雄兵百万,据长江天险,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一番不卑不亢的对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不得不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吴国有多少?”赵咨答道:“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 不下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那简直是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
听到如此得体的外交辞令,魏国朝廷上下都对赵咨肃然起敬。赵咨完成使命回到吴国后,孙权称赞他不辱使命,封他为骑都尉,对他更加赏识重用。
赵咨出使魏国,以车载斗量来形容吴国人才之盛,对魏文帝曹丕不卑不亢,维护了吴国的尊严,得到了曹丕的赞叹,完成了使命。现实生活中,人们要养成谦虚、好学的习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车载斗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举人、进士、我和表兄两家车载斗量,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东西。”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五〇回》:“一想要是单懂英文的,只要到上海去找一找,定然车载斗量。”
现代作家孙犁《白洋淀纪事·吴召儿》:“这不算什么,要是像今天,好墨水,车载斗量,就不再会为一个空瓶子争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