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06 23:27
斩旱魃,是我国北方民间的一种古老祭祀仪式,目的是为了求雨。
古代求雨的祭祀。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大旱雩祭而请雨,大水鸣鼓而攻社。”
汉 王充 《论衡·龙虚》:“龙与云相招,虎与风相致,故董仲舒雩祭之法,设土龙以为感也。”
《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 图 必造之。”
《清史稿·高宗纪一》:“癸酉,定雩祭典礼,御制乐章。”
旱魃是文化史上资格最老的一位旱神,因是女性,又名女魃。
《山海经·大荒北经》是这样说的 :有人衣青衣 ,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 ,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离水 ,蚩尤请风伯、雨师 ,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 ,雨止 ,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 ,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 ,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 ,令曰“神北行 !”先除水道 ,决通沟渎。
在上古时代 ,旱魃已经成为“干旱”一语的代名词 ,说到旱灾 ,人们想到的首先是“旱魃为虐 ,如忄炎如焚。”
较早提及旱魃形象的是《玉篇》和《神异经》。
《玉篇》云 :“女 (同魃 ) ,秃无发 ,所居之处 ,天不雨也。”
《神异经》则说 :“南方有人 ,长二三尺 ,袒身 ,而目在顶上 ,走如行风 ,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 ,赤地千里 ,一名旱母。”
看来 ,这旱魃原是个个头不高、赤身裸体、秃头高目、行走如风的女子。相貌丑陋 ,反映出民间社会对她的态度。这也是后来旱魃在民间信仰中发展成为一名丑妇人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