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6 23:23
新包办婚姻,和“包办婚姻”一样,同样包含父母牵线搭桥、认可对方身份、出资举办婚宴等过程,在适婚年龄的青年人中引起巨大争议。有人认为经父母操办,获得父母认可的婚姻是一种更加稳固、更有安全感的婚姻;也有人认为“我的婚姻我做主”,父母不应该过多干涉。
父母是最忙碌的人
婚姻
一直在单位任领导职位的田女士为了给儿子一个完美的婚礼,从布置会场开始,直至婚礼正式开始前一个小时,她才重新化妆更衣,出来迎接宾客。
年轻人的婚礼开始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从预定酒店到送走宾客,新人父母成了最忙碌的人。由父母全部出资、全权打理的年轻人婚礼还不少。
双方认识之前先由各自父母评审过目
华先生对自己订婚的经过,跟女朋友感情是不错的,但是不是到了结婚这一步,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才认识半年,双方父母觉得不错,吃了顿饭就把婚事定下来了。
自己的母亲和女友的父亲有个共同的朋友,双方家长把两人的照片、学历、工作单位和收入情况交给“中间人”一合计,觉得不错,母亲还特别到女友公司楼下偷偷看过本人,才确定那场饭局。
两人交往不到半年,双方父母一起碰头吃了顿饭,大致约定婚房一类“实际”的问题,就敲定两人“订婚”,并开始各自做起自家孩子的工作,希望他们春节前领证,来年秋天办酒席。
办酒席和生宝宝,家长说了算
鲁先生和妻子沈小姐谈了3年恋爱,于2011年6月结婚。本来两人准备享受更长时间的二人世界,但迫于双方父母的压力,两人婚后马上就要了孩子,现在孩子已经两个月大。
鲁先生、沈小姐都是1987年出生,均有稳定工作。操办和婚礼有关的诸多事宜时,都是双方父母说了算。订婚、领证、订酒席三件事,他都没有主动参与,都是爸爸在张罗。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也挺感激父亲的。
两人以为结婚后能好好享受一段时间的二人世界,没想到双方父母打电话催他们要孩子。现在,小两口把孩子交给鲁先生的父母带,两人的工作、生活都没受多少影响。虽然如此,但自己这么年轻就当了“爸爸”,总有没玩够的感觉。
婚后闹矛盾,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以前人家说回娘家,我还回妈家呢。31岁的唐先生结婚两年,从小没做过家事的他常常为了些琐事跟妻子起争执。2011年5月一次争吵后,妻子一怒之下竟然回了娘家。唐先生下班回家没东西吃,干脆也会去父母家“蹭饭”。
此后又有两次,夫妻两人因小事起争执,两人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先把矛盾说给父母听,让父母出面沟通后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唐先生和妻子都意识到遇事不应该再找父母出面,可两人遇上矛盾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冷战”,最后打破僵局总需要父母先出面“破冰”:双方父母也都说你们都这么大了,遇到问题不要这样处理,可是我们有事不告诉他们,他们又要觉得我们不重视他们的意见了。
得不到家长祝福也一样坚持
有不少听取父母意愿的“新包办”婚姻,但也有不少人坚持自己的选择。
刘小姐是典型的“白富美”:长相姣好,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家里“底子”厚。她有个谈了5年的男朋友,刚刚硕士毕业,工作不到半年,基本没有存款,父母都已下岗。但刘小姐就是看中了他,他非常自信,没有自卑和仇富心理,我觉得他可以给我幸福快乐的生活。
之后,刘小姐和她男友筹备结婚,刘小姐家全款买了婚房。也许是看到了我的坚持和付出,后来爸妈就不太说要求他们分手的话,但刘小姐自己对我的未婚夫很有信心,也非常感谢父母的开明。
某知名婚恋网站在某地调查显示,30岁以下首次婚姻的男女,近半数人的另一半是通过父母亲友介绍的,这近似过去“媒妁之言”的交友方式,依然占不小比例。
另一项“关于80后父母包办婚姻”的网络调查也得到近似数据,其中有7成左右网友表示经过父母认可后才确定结婚对象,更有8成网友不反对这种行为,认为“他们是过来人,意见值得信赖”。
一家知名交友网珍爱网曾于2012年7月举行过一次社会婚恋情况调研,以30岁以下首次婚姻的男女为调查对象,调研266人。调查结果显示,其中社会自由交往相识的占39%,亲戚朋友介绍的占24%,父母介绍的为24%,同学关系11%。这意味着由家人、亲友介绍的近似过去“媒妁之言”的方式相识并走向婚姻殿堂的占48%之多。
2012年7月,该网站又对25-30岁的男女注册会员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显示,98.2%的女性表示感受到来自父母对自己婚姻的压力,84.4%的男性也感受到这一压力,“父母之命”在婚姻大事上的影响依然明显。87.6%的被调查者父母都曾给当事人介绍过结婚对象,或帮助安排、寻找相亲对象,而82%的女性会考虑父母给自己安排相亲对象,这一数据在男性方面更高达96%。
网站研究员调研分析认为,常说的“80后”,多处于独身子女或少兄弟姐妹的家庭。从心理学角度,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大家族或多兄弟姐妹的家庭或小时候的伙伴多,有助于给个人的社交能力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有助于提升我们情商。但80后恰恰处于一个相反的社会环境,父母对孩子倾注了更多的关心与担忧,形成情感压力。迫于压力,80后普遍不会拒绝父母给子女介绍的结婚对象需求。
尽管不同于过去指定结婚对象这样的“包办婚姻”,但“新包办时代”的婚姻依然有着明显的特征。关于“新父母包办”,知名网络论坛上曾有一个被网友称为“强帖”的帖子,其主要观点是“自由自主婚姻现在太花钱了”。
发帖网友称,由于要经过相识相知的漫长恋爱过程,少不了要约会,每次看电影、K歌、旅游、泡吧、吃饭、买礼物等等,样样少不了花钱,这对许多小青年来说是一件不小的负担,部分人为了约会资金四处筹借,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由于人相互攀比,房、车、学历甚至高矮、胖瘦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严重违背了婚姻的纯洁性和价值观,什么“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部分人为了分房、分物、拆迁、逃避债务等宁愿选择离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们闪婚闪离,普遍缺乏对婚姻的忠诚。
现在说的“父母包办”与过去的“包办婚姻”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爱情和婚姻不能完全划等号,婚姻需要更多理性和宽容。
部分学者对“新包办婚姻”表示支持。有学者认为,虽然有少数父母将子女的婚姻作为筹码,来换取自身或家族的利益,但更为普遍的情况是,父母对子女具有最强烈无私的爱与关怀,为谋求子女的幸福而奉献与牺牲。因此,在婚姻安排中,父母与子女的利益与目标完全是一致的。
而自由恋爱中的男女往往受情绪左右,容易被冲昏头脑。而父母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更可能做出清晰、冷静、正确的选择。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则表示:结婚所涉及的诸多事宜到底应该由小两口还是各自的父母操办,并不重要。一方面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很开明,不会强加给年轻人一些不合适的东西;另一方面,结婚是两家人的事,具体事宜肯定是两家人在一起商讨中解决的。其实,无论谁来操办,温馨、甜蜜的婚姻氛围才是最关键的。
父母操办婚姻是不是另一种“包办”,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区别对待。对于在婚姻大事上父母和年轻人意愿上出现的分歧,建议年轻人在尊重父母意愿的基础上,也不要完全“放手”,而应该共同协商分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承担一些事情。一方面,这其实已经是婚姻磨合的开始,通过操办婚礼可以增加对对方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婚姻生活留下美好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