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

更新时间:2024-02-05 18:19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各大城市均面临着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就业压力增大、生活成本较高、生活效率低下、住房问题日益突出、产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等大城市通病。有些城市容量已经饱和,甚至在超负荷下“运转”。因此,开发城市新区成为各大城市进行空间整合优化、人口疏散、产业跨越转型发展、解决各类社会发展的矛盾、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新区内涵

新区界定

新区,又称城市新区。关于城市新区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梁宏志在其博士论文中定义为在距离上离主城较近,经济发展落后于主城,但与主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紧密联系并享受各种特殊政策,具有各种城市要素功能的区域。马书红在其博士论文提出,城市新区是地处主城的郊区,有明确的发展界限,它的发展是城市向郊区延伸的结果。吴文鑫,杨永春等指出城市新区的建设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在未开发的空间里重新建设一个新城,二是由于母城的辐射作用将周边郊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同化成一个新区,这两种模式都是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形成。

综合以上概念,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市新区开发是在原有城市郊区的一定区域空间内进行;

(二)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要有目的进行;

(三)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应以满足一定的城市功能为要求;

(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

经济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均面临着交通拥挤、就业压力增大、生活成本高、效率低以及住房问题日益突出等“大城市病”。为解决城市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各大城市均在“城市边缘的新型社会空间”开辟新的空间区域一城市新区。

设立城市新区、发展新区经济,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目前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快,导致的发展空间不足,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社会矛盾突出等各种“大城市病”问题;另一方面,发挥好城市新区的经济功能,能够促进母城与新区空间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跨越发展,培育出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以此来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均衡发展。因此,设立城市新区、发展新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形成发展

伦敦新城运动

19世纪初,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己将近有100万人口。城市的密集一方面达到了不可控制的灾难性程度;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不寻常的活力。灾难总要被控制,1854年,伦敦成立了改善工人住房委员会,1899年霍华德发起成立了花园城市联合会,并在伦敦郊区建设了两座新城一1902年的莱切沃斯和1919年的韦林。两次世界大战后伦敦受到重创,英国政府开始讨论重建城市的方案。1942年,英国皇家学会MARS小组的建筑师提出一个规划报告,将伦敦由原来封闭的城市形态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由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组成的大伦敦。新城运动的理论源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和卫星城一样也是为了解决大城市问题,发展中小城市。新城的特点之一是位于城市远郊,之二则是低廉的农地价格降低了新城的建设成本,当时在伦敦周边一共根据这种模式建设了11个新城,解决了将近200万的人口居住问题。这些城区与伦敦有绿带隔离,距离大概仅为1个小时的车程,范围相对独立,虽然有经济互补、功能独立等多点优势,但因为异地工作、交通不发达等当时存在的种种原因,这种模式被证明确实过于理想化,但绝对是在新城建设的历史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美国城市更新运动

美国城市化开始于18世纪末期,至20世纪20年代基本实现了城市化。其郊区化在二战之前经历了萌芽阶段和形成阶段,到二战之后,郊区化进程才大大加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1956年通过了《洲际高速公路法,自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大规模洲际高速公路建设。郊区化引起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人口就业分散化,市中心区人口和财富大量流失,城市中心区逐渐衰落等。同时1954年《联邦住宅法》针对城市中心衰落的趋势,要求对住宅区进行重建,并提出了“城市更新”的口号。城市更新运动的萌芽阶段是“城市美化运动”,更多的是解决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过度集聚而导致的污染等问题,不过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依然是采取工业化思维。“规则,秩序,唯美”成为当时城市改建的主要指导思想,但以物质环境改造为重点的城市美化运动由于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使其意义有所折扣。郊区化加快后,同时住宅法出台,美国更是迎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城市更新运动高潮,城市更新运动本来计划加强市中心区的功能,恢复城市中心在整个城市中的重要地位,但大量的拆建并没有带来预想的生机,反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诸如消灭了城市现存的邻里和社区,使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遭到破坏,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便是“联邦政府最关注的首先是在于改变地点,其次才是人。

总之,美国城市郊区化是在高速公路、住房政策、种族歧视等系列诱因作用下,形成的中产和富裕阶层纷纷涌向郊区寻求好的居住环境,低收入人群不断向市中区集聚,使环境更加恶化、财政税赋减少、社会问题严重,这就是美国城市郊区化的教训。曾经影响和预计将会影响美国城市发展的因素,已经作用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研究城市郊区化因素对城市建设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注重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优惠政策调节、注重城市规划引导等措施的落实,对我国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将是十分有益的。

国内形成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以区域整合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城市新区建设结合当前形势取得重大进展。区域整合要求城市格局要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以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沈阳沈北新区、郑州郑东新区等为代表的全国各地新城区应运而生,成为拉动各自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上海浦东新区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从此浦东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本着求真务实的开拓精神,结合上海特点,以国际思路进行建设开发,为建设新兴国际化大都市努力开拓。

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新的浦东面积为1210平方公里,占全市五分之一左右。以此为标志,浦东进入二次开发新阶段。作为上海重要的交通枢纽,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港、外高桥港区等多种重要交通枢纽均落户浦东,随着浦东建设的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也大为改观,“园林城区”、“环保模范城区”和“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生态奖项纷至沓来,浦东也成为上海环境质量最好的区域。

浦东新区不仅成为带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增长极,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窗口和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标志。浦东新区的建设成功,再次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也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经验。

天津滨海新区

毗邻渤海湾的滨海新区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对内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天津港是中国最大人工港、城市配套设施完善。对外与日本和朝鲜隔海相望,依靠海洋线这种得天独厚的运输方式,拥有广阔的发展机遇。

滨海新区不但拥有辽阔的海岸线,而且陆地面积也极为广阔,包括南港工业区、临空产业区、海港物流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九大产业功能区和世界吞吐量第五位的综合性贸易港口—天津港,滨海新区目前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的发展策略。“一核”指商务核心区,由响螺湾商务区、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蓝鲸岛生态区等组成,“双港”则为天津港的南、北港区,支持着中国最大的人工港高速发展。

沈阳沈北新区

2006年3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将新城子区与辉山农业高新区合署办公,组建沈北新区。同年10月,新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国家批准的开发区管理权限,实行封闭式管理。新区规划面积1098平方公里,人口40万。

沈北新区是沈阳重点推进的四大发展空间之一,是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新型产业的集聚区、生态市建设的先行区、和谐社会的示范区。沈北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区、东北城市群枢纽重地,素有东北地区“陆上门户”之称。

沈北新区被授权在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科技创新、土地管理、金融创新、对外开放、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政府,现己成为东北最佳的投资服务区。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沈阳北部再造一座“生态沈阳城”,的目标要求,沈北新区将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力争到 2020年基本建成一座由6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型经济区组成,绿化率达到50%,形成辉山、虎石台、道义、新城子4个现代化城市组团,城市规模达到3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万的创新型、生态型、现代化的新城市。沈北新区是沈阳市重要的发展空间,它的建设和全面兴起将拉动沈阳的全面振兴,使沈阳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增长极。

动力机制

动力模型构建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与力学理论,城市新区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位置和空间结构上,可看作由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所组成的系统一城市新区系统,这个系统在环境外力和自身内力的双重作用下,实现经济运行和发展。

动力作用机理

动力是促使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需要动力,动力强大,经济发展就加速,动力减弱,经济就发展放缓,甚至出现衰退。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产生影响的力量因素,它能够促使并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质量、经济数量、改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效果。动力的作用总是体现在一定的空间范畴,动力的指向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经济结构的转变与经济发展的动力直接相关。

对于城市新区这一系统,它总是受到系统内部与外部力的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它深刻揭示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外部动力的划分方法,揭示了动力的本质特征,是动力类型划分的基础。

模式路径选择

人类历史上早期的城市,是主要通过人类社会与经济机体内蕴的自然生长力和自发调谐力不断协调而形成的。城市新区的形成与发展与这些老城市的出现方式完全不同,而是新区资源享赋、区位因素、产业集聚效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政策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城市新区经济的发展路径以新区的建立和建设为起点。城市新区的设立和建成,是新区经济赖以立足、形成、生长、聚合的基础性前提,新区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是新区设立后最早开展的主要经济活动,是这些新区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启动。从哪里起步、往哪个方向去,是确定发展路径时必须首先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城市新区的起步模式,既包括它以什么方式来开发、靠什么经济力量来建设的启动方式、建设动力方面的内容,又包括它按什么城市类型来设计、按什么经济功能来规划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方面的内容。

从城市新区经济发展路径的起步阶段来看,可以根据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动力因素及所遵循的战略目标,将我国的城市新区按起步模式划分为产业带动型新区、大学城文化带动型新区以及大型公建带动型新区。

产业带动型

以产业带动型为主的新区成长的路径,应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入手。基于产业链的优化和提升,发展高端化的特色产业集群;通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的全面提升,加速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转变;通过进一步密切关联,加强互动,打造良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

大学城文化带动型

随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人员、文化向城市新区聚集,将有为教育、科研、文化活动服务的中介机构、咨询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逐渐进入新区,形成信息产业的初步汇集。到上述第二阶段,这种信息产业将形成群落,依托科研成果、信息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创意产业等也将发展起来,支持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最后,随着城市各要素的集聚,一个典型的以科教文化为依托的城市新区经济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大型公建带动型

以大型公建带动型新区发展的基本路径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直接投资推动或者通过以各种融资方式大力兴建市政性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性基础设施,然后通过完备的基础设施通过“反磁力”来吸引母城以及周边人力资源、技术、资本以及产业等经济要素集聚新区。在政府的引导、协调下,各种产业通过自我整合、自我强化内部力作用下,产业开始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拓宽产业链。最后通过内力与外力的强化作用,城市新区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