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美术

更新时间:2024-09-09 15:50

新古典主义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的美术流派。流行于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初。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概念简述

新古典主义出现于法国大革命前夜。18世纪初,法国的传统封建贵族仍然把持着国家政权,他们掌控着政治、经济、艺术界,流行精致的洛可可风格。但是,资产阶级在此时逐渐壮大,他们对政治经济环境开始感到不满,逐渐在政治上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伴随着革命的热情,新古典主义慢慢显露。新古典主义被罗伯斯庇尔等革命领袖在掌权后定为新政权的官方艺术风格,不过这里的古典主义已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的古典主义。虽然还是如同古典主义一般以古希腊和古罗马题材为典范和样板,但表现和宣扬的内容核心却变成了体现革命精神和维护共和政体,它“以希腊为典范的旗帜”,追求古典文化和英雄精神。

发展历史

新古典主义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衰落的巴洛克美术洛可可艺术风格相对,它代表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了一种新的美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与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样式。

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的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维安是法国最早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他试图反对情欲的、过分雅致的艺术,力求恢复古希腊艺术的朴素、庄严。由于他的才能和个性的局限,他没能实现艺术上的根本变革。维安的学生达维德在大革命爆发前夕,从罗马留学归来,他非常成功地展出了他的绘画《乞食者贝里塞赫》。随后他的《荷拉斯兄弟之誓》在1785年的 沙龙上展出,这幅画明显表现出庄严、雄伟的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影响,对公民道德加以颂扬,又同法国革命的步调一致,引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共鸣。

1789年他创作了《布津蒂斯》,这幅画具有明显的向路易十六王朝挑战的意味。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大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

19世纪初期,在达维德无可置疑的领导下,新古典主义在法国取得了胜利。在达维德的周围,他的追随者众多,其学生就有400多人。他们大都成为法国画坛上的活跃人物,其中最享盛名并就某种程度来讲获得了独特地位的是热拉尔、吉罗代和格罗

达维德的同时代人普吕东的艺术表现了革命年代艺术理想的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家,有人认为他并不逊色于达维德,在某些形象的严整和作品富有生气的处理上还在达维德之上。

达维德的学生安格尔不久成为当时最有独创的艺术家并被推崇为古典画派的首领。新古典主义从达维德到安格尔是一个转折,从描绘与时代相关的事件转向了脱离现实的神话和纯艺术,从形式上由严格的古典主义风格走向了带有华丽东方色彩的古典主义安格尔的一生艺术活动极为活跃,他的女性人体和肖像画成就最高。

法国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对欧洲的一些国家也产生了影响,其中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同时期的英国绘画。

当时一大批优秀的画家活跃在画坛上,其中有风景画家威尔逊、桑德比和动物画家斯塔布斯。富塞利则是一位独具风格的英籍瑞士画家。明显受新古典主义影响的画家还有巴里、韦斯特。同时期的德国画家有希克、科赫和杰内利。

历史背景

社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建立社会新秩序。在这一时期西方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继英国美国之后,法国处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风暴之中。社会的发展与政治的革命,促成了文化的大发展:文艺复兴发展到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主宰了社会思潮,反映在美术领域就是借助复古表达理性。这种时代的变革反映出当时社会精神文化的新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古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以推动革命前进。

19世纪法国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它题材新、风格新,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的创新。它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受理性主义美学的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与衰落的巴洛克美术罗可可相对,它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与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样式。

西方对于古典美术的关心早在18世纪初就已出现,特别是一些意大利的文化遗址,如庞贝古城被发掘(1748)后,美术家对古典美术就非常向往,他们经常去希腊小亚细亚考察旅行,从而使新古典主义获得发展。在美学上,德国美学家JJ.温克尔曼的《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 (1755)、意大利美术家G.B.皮拉内西的《关于罗马人的豪奢和建筑》(1761),对新古典主义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19世纪,拿破仑罗马帝国的向往更促进了这一发展趋势。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中,建筑师有英国的R.亚当、W.钱伯斯,法国的J.-G.苏夫洛,德国的K.F.申克尔;雕塑家有法国的J.-A.乌东,意大利的A.卡诺瓦;画家有德国的A.R.门斯,英国的B.韦斯特,法国的J.-M.维安。新古典主义画家J.-M.维恩的弟子J.-L.大卫大卫的学生J.-A.-D.安格尔都取得了优秀的成就,并达到了高峰。

新古典主义被19世纪的学院派视为典范,长期成为正统。但对远古和异国的热烈憧憬和官能性的倾向,也使它成为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在托拉斯时代的德国一度也流行“新古典主义艺术”这一概念,但内涵不同。在埃及美术现代建筑和日本现代美术中,也常借用这一名称指某种追慕古典的美术样式。

代表画家作品

安格尔

代表作品:《》《大宫女

安格尔的《》追求线条与色彩之间的平衡与巧妙结合。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一位举罐倒水的裸女形象,女性直立的站姿占据了画面三分之二的面积。少女身姿呈S形,头微微向左侧倾,胯部向右,身体姿态上下线条流畅,与肩上水罐中的流水形成对比,呈现出和谐的比例和韵律美。

大宫女》又称《葛兰德·欧达丽丝克》,这副画是安格尔描写近东主题中最感人的作品,欧达丽丝克侧卧在华丽的丝缎,毛皮上,脱掉的衣服,珠宝等优雅的散置在正中央,柔和优美的背部面向观者,越过肩膀投射出超然冷峻的视线。由水烟,香烟袅袅上升的香炉等小道具,能看的出来是在后宫场所,所描绘的女人不是土耳其人,而是具有雪白肌肤及拉斐尔风格,美貌兼备的西洋人。头发中分,装点着意大利式的发饰。

格罗

代表作品:《埃劳战役》

埃劳之战是1807年2月8日在东普鲁士法军和俄军之间的一次大战。

特征

1.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题材),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

2.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

3.在造型上注重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4.注重唯美写实的结合,有别于传统的古典主义

评价

新古典主义自诞生以来,很快成为整个西欧艺术界的主流。即便后来的欧洲各国艺术开始出现本国本民众的特点,开始重点表现区域的民族特性,但新古典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流正统,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很长时间内,新古典主义都作为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官方艺术。此后,艺术作品虽然开始走向多元化,但新古典主义的深刻影响已深深印刻在西方艺术家的思维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