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6-10 18:01
新平镇境域,原属太和乡。
1958年,设太和大队,属双福公社。
1976年,改为新民乡。
1985年,更名新坪乡。
1986年,更名新平乡。
2019年12月,撤销川主镇和新平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绥山镇管辖。
截至2011年末,新平镇下辖7个行政村:新民村、仙塘村、净安村、新建村、汪坝村、任严村、万福村。
截至2019年,新平镇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太和社区、新民村、万福村、仙塘村、净安村、新建村、汪坝村、任严村;镇人民政府驻新民村。
新平镇境内属平坝,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境内最高点位于万福村,海拔501米;最低点位于新建村,海拔498米。
新平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秋两季气温暖、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较低,多年平均气温17.2℃,1月平均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4℃(1976年);7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39.3℃(2007年),平均气温年较差20.5℃,年平均降水量2033.9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3000毫米(196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500毫米(1970年)。
新平镇境内河道属粗石河,境内河道长7千米。
新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风灾、低温、霜冻、洪涝等,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1985年,水稻全部被打落,风灾均发生在每年7—8月,吹毁水稻田2000亩,洪涝每年均发生一次,多在新建村与汪坝村。
新平镇境内无矿藏资源,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20万立方米。
2011年,新平镇有耕地面积1.2万亩。
截至2011年末,新平镇辖区总人口1.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55人,城镇化率6%,总人口中,男性5618人,女性5484人;18岁以下1278人,人口均为汉族。
截至2018年末,新平镇有户籍人口11694人。
2011年,新平镇财政总收入1121万元,比上年增长70.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2万元,比上年增长70.11%。
2018年,新平镇有工业企业32个,规模以上企业有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2011年,新平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种植水稻、玉米、蔬菜为主,农业总产值553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生产粮食6843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蔬菜种植面积6695亩,产量1.7万吨,主要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苦瓜等,其中黄瓜7000吨,西红柿3165吨,苦瓜9351吨;食用菌种植面积2150亩,产量为1.5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3900头,年末存栏3750头;家禽饲养量50万羽。
2011年,新平镇工业以机械加工为主,工业企业43家,职工800人;工业总产值2.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
2011年末,新平镇有商业网点41个,职工12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乡镇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量3000万元。
2011年末,新平镇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2亿元。
2011年末,新平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35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1所,在校生292人,专任教师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16万元,比上年增长29%,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50%,比上年增长8%。
2011年末,新平镇有乡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7个,藏书1.1万册。
2011年末,新平镇有村卫生室7个,乡医院1个;病床16张,专业卫生人员11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8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万人次。
2011年,新平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56户,人数593人,支出56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78.7元,与上年持平;供养农村五保16人,支出2.8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00人次,共支出98.4万元,比上年增长4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5万元,社会福利费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800人,参保率52%。
2011年末,新平镇有邮政代办所1个,电信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500户,移动电话用户3000户,宽带接入用户2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100万元。
2011年,新平镇有成昆铁路过境,境内长2千米;103省道过境。
新平镇,历史上为太和乡,因地处平原,后从太和乡分置新乡而得名。
新平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龙灯、狮子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