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岩蜥

更新时间:2024-01-26 04:05

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 Blanford)为鬣蜥科岩蜥属动物,雄性全长(140 + 222) mm,雌性(132+ 206)mm。 体型较大,背腹扁平,四肢健壮,指趾及爪发达,尾圆柱形,头略呈三角形,鼻孔较小,位于近吻端两侧,眼大小适中,耳孔较大,无外耳道,鼓膜位于表面。尾圆柱形,基部微平扁,被覆起棱大鳞,尾腹者棱弱,各鳞排列呈环,每4环组成一节。 新疆岩蜥多生活于黄土及黄土沙质荒漠地带,以洞穴为生。新疆岩蜥为昼行性动物,晴天日出后开始活动。岩蜥奔跑快捷,善攀援,常爬到树干、灌丛或岩壁上觅食。 新疆岩蜥以植食性为主,兼吃少量动物性食物,以卵生为主要的繁殖方式。新疆岩蜥垂直分布范围海拔100m左右(吐鲁番)到1760m(哈密星星峡)。

形态特征

全长雄性(140 + 222) mm(新疆库尔勒),雌性(132+ 206)mm(新疆哈密庙儿沟)。

体型较大,背腹扁平,四肢健壮,指趾及爪发达,尾圆柱形。头略呈三角形,鼻孔较小,位于近吻端两侧,开口向外后方;眼大小适中;耳孔较大,略小于眼径,无外耳道,鼓膜位于表面。吻鳞宽大于高,上缘弧形;头背鳞片大小不一,吻背者最大,眶背面者最小,均平滑无棱;吻背与额部(两眶背面中间区域)略隆起。顶眼鳞在头顶中央略大,围以一圈小粒鳞,顶眼鳞上一小白点即顶眼。头侧鼻鳞较大.鼻孔位于其后半部,恰在吻棱下方;鼻鳞前方与吻鳞间相隔2枚小鳞;上睫脊发达,几乎平伸向外,不明显上翘;眼下方有一行起棱鳞片,此行鳞片与上唇鳞之间有2-3行平滑小鳞;颞部鳞片较大,部分鳞片具棱;耳孔前缘及上缘有少数锥鳞;颌角、颞角、颈背及颈侧均有若干成丛锥鳞,极为显著;上唇鳞每侧11-15枚。头腹前端颏鳞几近圆形,仅下(后)缘略窄,中央或有一小窝;下唇鳞是头腹最大鳞片,每侧11-14枚,与下唇鳞平行的鳞片有5-6行,愈往内侧愈小,逐渐过渡到颔部的细小粒鳞;头腹鳞片均平滑;没有喉褶与领围。躯干背面脊区鳞片较大,具棱,鳞棱相连成纵线,由前向后斜向中线;脊区两侧背鳞细小亦具棱;体侧鳞片远小于背鳞几,具棱,鳞尖略翘出。躯干腹面鳞片大于脊鳞及体侧鳞片,平滑无棱,呈整齐的横排,且斜向中线。雄性有肛前胼胝鳞。四肢中等发达,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指趾超越甚多,后肢贴体前伸达肩前;四肢背外侧被覆强烈起棱鳞片,外侧者棱尖翘出如刺;四肢内侧鳞片棱弱,股内侧鳞片平滑;指趾发达,指式4>3>5>2>1,趾式4>5>3>2>1,爪侧扁尖锐。尾圆柱形,基部微平扁,被覆起棱大鳞,尾腹者棱弱,各鳞排列呈环,每4环组成一节。

液浸标本通体浅褐色,背面散以黑褐细点,体背及四肢背面尤为密集,头背者稀疏;腹面带黄白色,头腹灰褐色,前部散以较大浅棕点斑;上下唇缘浅棕色,有黑褐色略呈横斑;尾有黑褐与浅褐相间环纹。

核型:2n=36, 12V+24m, NF=48,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吴敏,1987),一对NOR位于微小染色体(曾晓茂等,未发表资料)。

生长习性

栖息环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观察到多生活于黄土及黄土沙质荒漠地带,在河岸阶地、胡杨林内、荒草灌丛、洪沟岸壁及居民废弃的土墙缝中;在砾石荒漠灌渠边偶尔也见到。王国英等认为:在极度干旱的砾石荒漠和沙地不能生存。成都生物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在哈密庙儿沟发现大量岩蜥,虽然该处有一小河,但岩蜘多在完全裸露的干燥石山上活动,在星星峡西北西9.6km采到一成年雌蜥在附近无水源、两边为裸露而干旱的石山中间的公路旁活动。

洞穴:有两种类型。一是利用土岸壁自然裂缝或废弃房舍土墙裂缝加以修整;一是岩蜥自己挖掘的洞穴。洞穴主要在河岸阶地沙土带,洞口椭圆形,高50-80mm,宽80-150mm,通常有两个以上洞口,多者可达7-8个,洞道彼此连通,纵深1m以上。岩蜥挖洞时,头吻紧贴地面,两眼闭合,用两前肢轮换挖土,继用后肢将挖松之土推向后方,或者用一侧的前后肢同步,两侧轮换挖运沙土。曾见岩蜥与棋斑水游蛇或子午沙鼠同穴现象。

日活动周期:新疆岩蜥为昼行性动物。晴天日出后开始活动。开始先静伏洞口或离洞不远处晒太阳取暖提高体温约30分钟到1小时左右,然后四出活动觅食,一般活动范围不超出50m。中午气温与地表温度较高时活动的数量显著减少。午后又有一活动高峰。阴天外出活动减少,雨天基本不外出活动。岩蜥奔跑快捷,善攀援,常爬到树干、灌丛或岩壁上觅食。岩蜥的日活动周期与气温及地表温度有密切关系。罗宁等((1991)报道,一般于日出后气温17. 5-25°C,地表温19-31°C出洞,日落前1小时左右气温16.5-34.5°C,地表温18-40.5°C归洞。最适活动气温为24-34°C,地表温为27-39°C。

季节活动周期:在阿克苏地区4月上旬出蛰,10月上旬出现冬眠前兆,10月底全部进入冬眠,当时气温已降至18oC以下。有群聚冬眠现象,曾在一洞穴中挖出30多只岩蜥。

食性:植食性为主,兼吃少量动物性食物。罗宁等(1991)分析胃内容物显示,岩蜥所吃食物有季节性变化:4月出蛰时,摄食活动不频繁,此时植物多未返青,胃内容物主要为骆驼刺枯叶与嫩芽,兼吃苦苣菜与芦苇嫩芽;5月主吃骆驼刺、苦苣菜及黑果枸杞花叶;6月多摄食锦鸡儿、新疆旋花及白麻花朵;7月大量吞吃黑果枸杞浆果,致胃内呈黑红色;9-10月以吃骆驼刺叶为主。夏季胃内容物还发现少量昆虫,如金龟子、其他甲虫、蚂蚁等。幼蜥食动物性食物较多,如直翅目昆虫、蟋蟀、瓢虫等;所食植物性食物亦多新鲜幼嫩的花、果、叶、茎,如蒲公英、油菜花、打碗花、沙枣花和枸杞花、果等。王国英等在胃内容物中还发现棋斑水游蛇幼蛇的短截,说明岩蜥能以牙齿切断幼蛇,吞吃植物也是靠牙齿切断;此外,在有桑椹地方的岩蜥胃内容物几乎都是桑椹。

年龄组划分:王国英等根据温宿县80余号标本头体长和体重为指标,求其相关分布状况,并参考生殖腺及输卵管状态,划分为3个年龄组:头体长73-103mm,体重20-40g个体为第二年幼体;头体长110-134mm,体重51-89g个体为亚成体,11只雌蜥中有8只已产过卵;头体长300mm以上,体重100g以上者为成年及老年个体,由此推算出性成熟年龄是出生后第三年。罗宁等(1990)研究结果也认为岩蜥出生后第三年的雌雄两性均开始参与繁殖,其时头体长大于110mm。

繁殖:卵生。5月交配,每年产卵一次,产卵盛期在7月,每次产卵6-10枚,以8-10枚较多。怀孕后期的雌蜥摄食后常静卧少活动,临产前,挖洞行为频次增多;产完卵后,雌蜥以沙土将其掩盖。卵椭圆形,具革质卵壳,刚产出时乳白色无斑,几天后微黄,卵长径平均21.lmm,短径平均15.2mm,重平均2.51g。 9月上旬见到当年孵出的幼蜥,推算孵化期30-45天。

分布范围

垂直分布范围海拔100m左右(吐鲁番)到1760m(哈密星星峡)。

主要价值

南疆兄弟民族将新疆岩蜥晾干入药,民族医院用其脂肪体治白癜风,也有人吃岩蜥肉治腰腿关节痛等(王国英等,1986)。嗜食直翅目昆虫,大量消灭蝗虫有益农牧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