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2 21:37
新质生产力(英文:New Productive Force),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凝聚了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即新的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新类型、新结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力),是以前没有的新的生产力种类和结构,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二十大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验室里的新技术,还需要通过新产业,不断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物质”的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如今,新的物质生产力,正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条件下形成。
——“本质”的质:这是依靠创新驱动形成的生产力,从本质上,已区别于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生产力。
——“质量”的质:这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面对着高质量发展下的更高要求。
——“品质”的质:这是以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焕发,需要跃升式的新逻辑。它不是“1+1+1”之后再多加几个“1”,而是在“1+1+1”的基础上再“×2、×3、×4”。它的成长,告别传统路径,走上新的赛道。它是能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还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之一,就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所以,“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围绕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至关重要。
新质生产力,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信息化、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关键提升点。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羽《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指标的思考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指标分析与研究》中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公式:
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优化组合
2023年,于我们,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于世界,是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一年。动荡中有变革,危机中有先机。在捕捉新机遇、创造新空间上,我们在拼,别人也在拼;我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上正超前谋划、步步推进,别人也没闲着,动作很多、很快。
2023年9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说,“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一句话中,出现了五个“新”,落脚点是新动能。
2023年9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前一天的表述放在一起看,两次都提及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这三个经常被提及的关键词,有鲜明的时序感,由近及远,从今天指向明天。
从“十四五”蓝图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都是其中要义。2023年以来,包括此次在黑龙江考察和开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讲话,频率很高,内容很多,分量很重。这次在东北提出“新质生产力”,既是因为新时代以来他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一招,也并非只针对黑龙江、东北。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显创新性、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党领导下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深刻体现出党对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孕育先进生产力。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融合度使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先进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涉及领域新、科技含量高、交叉属性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了生产力的跃迁和质变。
(二)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逐步摆脱传统的人力和资源能源驱动型增长模式,实现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变,创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与高速增长相比,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机制、发展模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就要求大力推动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就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科技创新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并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国之间围绕产业、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赋能支柱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并发展先进程度跃迁的新质生产力,从而为全球生产力创新性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的吕天祝表示:通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地推动更多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壮大与发展。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科技水平,促进品牌价值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还可以有效促进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协同和资源整合,有助于我国构建完整的高产业技术链和价值链,进而实现我国民族品牌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天空海洋产业等。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在科技和经济发展前沿,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的关键所在,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对未来产业不仅要精准 “选种”、精心“播种”,更要悉心“育种”、用心“培苗”,让其更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科技对国家命运、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的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如何挺立时代潮头、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谁在科技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其主要载体是产业,核心引擎是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一是新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二是新劳动对象。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高端智能设备,还包括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和新劳动对象。三是新劳动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四是新型基础设施。要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模式重构的新需求,统筹布局大科学装置,围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完善新型基础设施。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回顾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其实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传统生产力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依靠高度消耗的资源能源。所谓传统生产力是以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机械化、电气化、化石能源、黑色化(或者说灰色化,即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不可持续为主要特征。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概念,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条件下因科技持续突破创新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质态。
新质生产力是当今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其“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其“质”主要体现为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关键主要是面向新兴领域,面向未来产业,着力高质量发展。既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又是新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即新类型、新结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力,也就是以前没有的新的生产力的种类和结构,相比传统生产力而言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人工智能、高端算力和算法、高端芯片的设计生产技术和设备、高端机器人的生产和运用、5G和6G移动通信技术和设备、量子通信技术和设备、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和设备、深海探测和开发技术和设备、高端发动机和盾构机等各类机械设备及操作控制系统、高端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设备、核能和氢能等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设备、现代生命医药技术和设备等,以及能够创新、开发、运用、改进和优化各种高新技术和发展高新产业、改造优化传统产业的高素质的劳动力。新质生产力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关键提升点。
(一)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新兴领域的先进生产力。新兴领域主要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在新一代高新技术群的孕育催化下,不断拓展、衍生并独立形成的领域,是认知域、物理域、信息域、产业域、资本域等综合构成的统一整体。每个新兴领域的形成、发展和演变,都建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曾经的新兴领域可能成为当前的传统领域,而现在的新兴领域也将成为未来的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大多孕育脱胎于传统领域,但其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不同时代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当前的时代发展阶段和科技创新背景下,着力培育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即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未来产业的先进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改进了劳动工具,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带来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给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大驱动力。而新质生产力作为当前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推动着未来产业的诞生和成长,也有赖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的培育,并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壮大。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产业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
(三)新质生产力是着力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而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当然,高质量发展还包括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内容,但这些都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来实现和引领,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来推动和支撑。
科学技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去发展,科学技术只有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这一转化过程就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人的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劳动者是生产力的能动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直接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体现为高新科技开发、融入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方面,更体现在提升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不同时代对劳动者的要求各不一样。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当数据成为劳动对象、算法成为劳动工具时,劳动者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掌握一定的数字技能。能够操作、控制、维护数字技术和设备,成为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劳动者的标配。教育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迁的基础支撑。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十分必要。
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够驱动科技创新、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型人才。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力度,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构建全方位基础学科教育体系,推进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型人才。二是能够与时俱进,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围绕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针对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针对新质生产力对应的新产业、新业态,培养一批能够熟练应用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伴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不断迭代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等将蓬勃发展。产业结构的变迁需要人才结构与之匹配,应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外籍科学技术人员等承担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为全球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
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各方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大力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工具,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掌握和用好新型生产工具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其中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重中之重。制度层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鼓励科技创新;持续实施“专精特新”计划,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强化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技术层面,要补短板、锻长板,重视通用技术。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攻克“卡脖子”难题;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持续增强高铁、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全产业链优势。产业层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型生产工具发挥作用提供更大舞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激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进行加工使其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那部分物质资料,也是物质生产的前提,劳动只有与劳动对象相结合,才能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对象是人类活动对象化发展的产物,直接体现了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有不同的劳动对象,同时,劳动对象的质与量也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劳动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劳动工具使劳动者的获取能力、计算能力、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使其不再局限于有形物质对象,信息、数据、知识等都成为了新的劳动对象。伴随着科技创新的推进,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数据等新型劳动对象在各行各业中广泛渗透,“浩瀚的数据海洋就如同工业社会的石油资源”,当数据被有效收集、整理、分析、挖掘和处理后,可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效能。
拓展劳动对象种类形态,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拓展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能够不断开辟生产活动的新领域新赛道,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增长引擎,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统筹谋划,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进行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做好生产力储备。
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正确处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正确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十分必要,只有保证其关系的系统、科学,才能使新质生产力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匹配。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使得科技创新的收益最大化,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推广和应用。例如,破除地方保护,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统一数据要素标准,建设全国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保障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通,打通束缚要素流通的堵点卡点,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等。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给予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回报。二是处理好新质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多管齐下培育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生产工具、拓展新的劳动对象,促进新质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匹配。三是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之间的关系。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共进,在开放环境下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全球共同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共享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福利提升。四是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二者发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全要素生产率也称多要素生产率,是度量经济单元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系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中用来衡量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的指标的又一名称,它是以索洛等人为首,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的增长核算中,作为长期经济增长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纯技术进步包括知识、教育、技术培训、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改善,但还不能具体化为,或不能归因于,有形的效率更高的资本设备、技巧更高的劳动、肥效更大的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增加投入量,所以又称为非具体化的技术进步。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指全部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但通常分析时都略去土地不计)的投入量都不变时,而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非所有要素的生产率,“全”的意思是经济增长中不能分别归因于有关的有形生产要素的增长的那部分,因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只能用来衡量除去所有有形生产要素以外的纯技术进步的生产率的增长。
经济学角度来讲,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某个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由于“余值”还包括没有识别带来增长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度量上的误差,它只能相对衡量效益改善技术进步的程度。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M·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提出了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性的总量生产函数和增长方程,形成了通常所说的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含义,并把它归结为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
全要素生产率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进行经济增长源泉分析,即分析各种因素(投入要素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确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次,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是制定和评价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基础。具体来说,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与要素投入贡献的比较,就可以确定经济政策是应以增加总需求为主还是应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为主。
全要素生产率是和单要素生产率相对而言的,顾名思义,单要素生产率指产出与单一要素投入之比,全要素生产率指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之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工作论文的数据,1978-2020年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6.6%,低于资本要素的贡献44.1%,但高于劳动要素贡献。从趋势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在2002-2007年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贡献率达到45.1%;此后逐步下降,2008-2012年为33.1%,2013-2020年为25%。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前者依赖于科技创新,后者依赖于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释放。具体而言,既需要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如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也需要深化改革开放,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资源配置状况、生产手段的技术水平、生产对象的变化、生产的组织管理水平、劳动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以及经济制度与各种社会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其主要依托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两种途径实现,这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基本一致。即新质生产力强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驱动,其结果直接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能助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一是具有强大的战略引领力。在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引导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头雁效应并辐射相关产业,形成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兴产业未必都是战略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站在科技进步前沿,又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带动作用。
二是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静态的、停滞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新兴”的内涵处于不断衍变过程中。19世纪和20世纪钢铁、石油等都成为不少国家的新兴产业,甚至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1世纪,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料,未来世界一定会在今天各种“新”产业的基础上产生出更新的能源、更新的材料、更先进的制造和更先进的电子信息以及因颠覆性技术而产生的新产业。
三是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一定意义上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就是未来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竞争,也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国际市场竞争中可以出击对手的“拳头”,未来产业就是未来可以形成强大出击力的“拳头”。未来产业虽然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但它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高成长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犹如一棵刚破土而出的小松树,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对全国其他地区同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依托科技,依托创新
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
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
经济发展从来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持续迭代优化。光伏、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这些促进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都是从曾经的“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来。
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我国生产关系总体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释放活力。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要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平等竞争的环境要胜于任何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压力又是其发展的动力,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优化政府服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二是要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要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状况及时优化、调整和完善,要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各地区要对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对龙头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和摸底,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从中选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选择上,要力避盲目铺摊子,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规划,既要制定共性的支持政策,又要根据企业诉求,“一企一策”制定个性化政策,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于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要给予精准的政策支持,促使其尽快地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要打通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堵点和痛点。
三是要培育一大批懂科技、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的战略企业家。人才是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才,特别是需要千百万个“四懂”战略企业家。企业家不是温室中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激烈竞争的商战中打拼出来的。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家具有“单打冠军”的特点,存在懂科技的未必懂市场、懂市场的却不懂金融等问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的是“四懂”人才,也就是复合型的战略企业家,政府在培养“四懂”人才方面大有可为,特别是可以为企业家成长提供实战型的学习交流平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在时代的关键时期,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生产关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带动整体发展,以创新力量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深化“四链”“四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推动高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系统性、整体性带动发展
传统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决定了我国必须转换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和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其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把创新发展置于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与核心之上,以创新为核心、为动力、为先导,才能真正实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更好地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贯穿于全局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纵观人类发展史,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着力发展高质量经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注入强大动力。新时代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只有以创新力量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以强大科技作支撑,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着力点、主要支撑体系和新的成长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落地。
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力。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加大统筹力度,加强科技资金、人才队伍、科研基础设施的统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家与科学家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供给。建设高质量标准体系,强化产业标准系统化、国际化布局,以标准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提升工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五、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基础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增强新能源汽车、光伏、移动通信、电力装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打造更多中国名片。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力发力,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六、推动“四链”深化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安全保障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事关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找准“卡脖子”、“掉链子”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能力,保障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围绕重点产业链深入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调整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完善产业安全发展环境,开展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调查和产业安全评估,建立健全产业救济机制和政策体系。
七、推动“四化”深度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底色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立足点,瞄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深度发展,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高阶信息通信、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八、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企业力量
生产力跃迁主要力量在企业。通过创新创业和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生态构建和文化重塑等方式推动企业由低阶(L0级)向高阶(L5级)迈进,既可以直接支撑生产力的跃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可以引领地区的经济社会由低阶(L0级)向高阶(L5级)迈进。要充分发挥大企业主力军和中小企业生力军作用,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激发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微观主体活力和动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坚持发展和帮扶并举,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大企业在技术、标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中小企业在产业创新、强链稳链中的支撑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供应链,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九、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突出管战略、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加强行业指导,加强企业服务,健全产业治理体系。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增强产业竞争力。持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高效协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供给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不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创新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十、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质人才保障
科学技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去发展,科学技术只有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这一转化过程就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人的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教育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迁的基础支撑。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针对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山东省发力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3月13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支持磁悬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八条措施》。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发展磁悬浮产业,大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原创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优质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加强标准体系和品牌建设,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大磁悬浮产品推广力度,强化金融、人才等保障支撑,提高磁悬浮产业发展质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红网发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正确处理好“新+质+生”的关系》,提出衡量新质生产力标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和生产关系的创新;二是质优,即高质量,包括创新高质量及其提升生产力贡献程度;三是生产力提升,包括生产力提升幅度、产业转型升级或者形成新兴产业能力;四是“新+质+生”有机融合度,三者深度有机融合才是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
2023年11月,伊利凭借国际化举措和数字化成果闪耀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其多款高品质产品吸引国内外消费者,也让更多人看到,伊利对“新质生产力”的有力诠释。正如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所说,“要加快形成‘奶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奶业走向更创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既是现实所需,更是未来所向。”
2023年11月,16件大国重器上周已在电商平台上架,虽然只作新品展示,但“最硬核”国货展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也显示着更广阔的市场前景。盛会广受欢迎,购物车装满“尖货”,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给世界带来更多新机遇。
2024年7月2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针对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在“元宇宙工作委员会”基础上进行升级,更名为“新质生产力与元宇宙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
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2023年11月10日至11日,2023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家年会·香蜜湖在深圳举行,并发布《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圳)倡议》指出,上市公司是孕育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激发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携全体会员上市公司发出相关倡议。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一组图,一起了解新质生产力的含义,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相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023年12月,2023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发布,新质生产力在列。
2023年12月4日,“新质生产力”入选《咬文嚼字》编辑部“2023年十大流行语”。
2024年1月,入选2023劳动热词。
从演进逻辑的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深远意义。有学者指出,从“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整个过程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推进。“经济新常态”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语境,“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塑造我国未来前途的大逻辑,“新质生产力”则释放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党中央将以更大决心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有学者指出,从词源学上看,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是“生产力”,“新质”则是这种生产力的修饰语。所谓“新质”,就是在质态、本质上,这一生产力与“旧”的传统生产力有所区别,在驱动方式上不同。而定性是“生产力”,就是说这一生产力要应用到现实的生产中去,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有学者认为,“新质”即新的质态,新质生产力就是新质态的生产力。创新驱动成为“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成为“质”的锚点。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有学者认为,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指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中的“质”,指物质、质量、本质、品质;新质生产力中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学者指出,新质生产力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创新性、融合性、引领性和超越性为基本特点。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推动体制机制变革,以改革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形成并发展先进程度跃迁的新质生产力,以更高的发展效率和效能持续升级产业体系,从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打造发展新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壮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1.统筹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
2.统筹好科技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开放的关系
3.统筹好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4.统筹好新兴产业壮大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密切相关。因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理念在于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这包括绿色技术的发展,其应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与绿色发展相契合。而且,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而绿色产业的涌现正是这一创新性配置的重要体现,有助于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另外,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存在。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与绿色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辅相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面而综合的战略方向。
这是因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而其中绿色技术的应用成为关键。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不仅包括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还包括对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探索,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新质生产力”的这个概念的内涵,强调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在这一过程中,绿色产业的崛起将成为推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加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而绿色产业的发展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意味着在新的生产力理念中,绿色产业将不再是边缘性的选择,而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预想,不久的未来,就跟穿衣吃饭、以及日常呼吸空气一样,会习以为常。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断增加,人类活动的不断“破界”、对于土地用途的改变,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威胁。正是人类活动,一手制造了将我们自己置身于“第六次大灭绝”的窘困境地。在新质生产力的框架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只有确保了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存在,才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2024年2月1日,世界数字技术院元宇宙委员会(筹)秘书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元宇宙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吴高斌认为,元宇宙作为数实融合高级形态,能够推动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可以做为新质生产力的抓手和引擎,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在红网发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正确处理好“新+质+生”的关系》,文章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的深度有机融合。只有一方面或者两方面都不是新质生产力,只有三方面有机深度融合才能催生新质生产力。如果创新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创新只有理论意义,对新质生产力没有帮助。我们要充分认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具有时间属性,有的创新成果很短时间就形成生产力,有的则需要漫长时间,一般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只有质优,高高在上,看得见摸不着,质优成为奢侈品,那么质优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无法产生新质生产力。只有“新+质+生”深度有机融合,新质生产力才焕发蓬勃生机。这需要我们埋头苦干,集中力量和智慧,扎扎实实地进行高质量创新,并且创造条件,将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催生新质生产力,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第二条第(六)项: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三(八):畅通人才评价渠道。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第三自然段最后规定: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
不同的人才评价机构不一样,以泰安社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布的新质生产力人才评价公告为例,破除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障碍,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含大陆和港澳台)居住、工作、生活、学习(满足任一即可)或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含大陆和港澳台)的人士均可平等参加;凡是具备前瞻性、颠覆性、原创性的设计、产品、观点等均可申报,不限学历、户籍、身份关系、均可申报;